许慧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山东菏泽274300
脑性瘫痪合并发作性疾病患儿视频脑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许慧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山东菏泽274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性瘫痪合并发作性疾病患儿应用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该研究将单县中心医院自2012年5月—2015年3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脑性瘫痪合并发作性疾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A组50例为脑瘫合并癫痫,B组50例为脑瘫合并非癫痫发作性疾病。对两组患儿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下的痫样放电发生率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A组50例患儿中,视频脑电图监测下显示痫样放电发生率为72.00%(36/50),B组为28.00%(14/50),A组明显高于B组;A组患儿同步节律放电发生率为88.89%(32/36),B组为28.57%(4/14),A组明显高于B组;以上数据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视频脑电图监测能够提高对脑性瘫痪合并发作性疾病患儿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区分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有突出的诊断意义。
[关键词]脑性瘫痪;发作性疾病;视频脑电图监测;临床意义
有关研究中指出[1],脑性瘫痪患儿通常在运动障碍的基础之上伴随存在行为以及肌肉骨骼层面的障碍,且部分患儿同时合并发作性疾病,可能造成脑性瘫痪病情的加重,需要通过尽早诊断与治疗[2]。近来临床资料[3-5]中证实了脑电图对各类脑部疾病的诊断意义,提示其对脑性瘫痪疾病也有干预价值。为进一步探讨分析脑性瘫痪合并发作性疾病患儿应用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的临床意义与价值,该研究将单县中心医院自2012年5月—2015年3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脑性瘫痪合并发作性疾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视频脑电图展开监测。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将单县中心医院住院部所收治脑性瘫痪合并发作性疾病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儿确诊为脑瘫合并癫痫,将其设置为A组,另50例患者确诊为脑瘫合并非癫痫发作性疾病,将其设置为B组。A组中,男患儿为32例,女患儿为18例,患儿年龄区间为5个月~6周岁,平均年龄为(2.6±0.5)岁;B组中,男患儿为30例,女患儿为20例,患儿年龄区间为3个月~6周岁,平均年龄为(2.8±0.6)岁。对比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应用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具体检测方法为:视频脑电图监测仪(美国Bio-logic),根据国际标准10-20系统分别依次放置头皮盘状电级Fp1、Fp2、F3、F4、C3、C4、P3、P4、O1、O2、P7、P8、T3、T4、T5、T6、Fpz、Fz、Cz、以及Pz20,参考电级取患者双侧耳垂电极,在单级导联、双级导联,以及平均导联状态下对受检患儿的脑电信息进行扫描。摄像机探头对准患儿,对患儿在发作性疾病状态下的具体情况进行记录。两组患儿接受监测期间位使用镇定药物,均采用自然睡眠法,对完整睡眠觉醒清醒周期内的脑电图进行仅记录,时程在3.0 h以上,或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延长监测时间至24.0~48.0 h,要求至少完成一次临床发作的监测,对结果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应用视频脑电图进行监测下的痫样放电发生率进行对比与观察。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50例患儿中,视频脑电图监测下显示痫样放电发生率为72.00%(36/50),B组为28.00%(14/50),A组明显高于B组(χ2=20.154,P<0.05);A组患儿同步节律放电发生率为88.89%(32/36),B组为28.57%(4/14),A组明显高于B组(χ2=25.336,P<0.05);以上数据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痫样放电发生率对比表
表2 两组患儿同步节律放电发生率对比表
脑性瘫痪临床也称之为脑瘫,是导致患儿活动受限制,并以运动以及姿势发育障碍为主要表现症候群,临床表现具有持续存在的特点,临床认为该病的主要诱因是患儿脑部出现非进行性损伤。有关研究中指出,脑性瘫痪患儿通常在运动障碍的基础之上伴随存在行为以及肌肉骨骼层面的障碍,属于危重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常常合并存在于脑性瘫痪患儿中,需要通过尽早诊断与治疗干预的方式挽救患儿生命。在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之下,有关脑电图监测诊断脑部疾病的重要意义已得到证实[6]。
已有数据显示,脑瘫患儿癫痫发病率一般高于正常儿童,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发生率与一般儿童同样存在差异,因此,做好对脑性瘫痪患儿合并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工作是临床值得引起重视的课题之一。对癫痫的诊断包括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发作的性质,其二是判断为癫痫或非癫痫发作,其三是明确发作的类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临床所提出的诊断依据除了临床发作特点外,关键在于脑电图特征。从这一角度上认为,脑电图在癫痫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尚无其他方法可以取代。
常规意义上的脑电图诊断由于描记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检出阳性率存在局限性,且常规脑电图监测时间短,无法在监测时间内确保临床有发作症状,因此,诊断上不够精确[7]。而视频脑电图作为一种持续进行脑电图监测的方法,通过同步录像的方式能够对患儿脑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以明确患儿在发作性过程中的临床表现,监测过程当中所得到的图像、声音能够同步记录到统一屏幕当中,反复进行回放分析,从而方便临床医师对患儿的发作状态进行动态观察,增加在监测期间内患儿临床发作的出现几率,对鉴别癫痫以及非癫痫发作性疾病有重要价值。结合该研究中相关数据:A组50例患儿中,视频脑电图监测下显示痫样放电发生率为72.00%(36/50),明显高于B组(χ2=20.154,P<0.05);A组患儿同步节律放电发生率为88.89%(32/36),明显高于B组(χ2=25.336,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桑艳等人[8]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实数据的可靠性。结合以上数据对临床实践中的提示是,检测过程当中临床发作与同步视频脑电图有痫样放电的患者可确诊为癫痫,有临床发作但无同步视频脑电图痫样放电的患者可确诊为非癫痫事件。
综上所述,应用视频脑电图监测能够提高对脑性瘫痪合并发作性疾病患儿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区分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有突出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刚,郑宏,马丙祥,等.不伴有癫痫发作的脑瘫儿童脑电图分析15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9):105.
[2]张功纯,吴德,唐久来.脑性瘫痪合并发作性事件动态脑电图分析[J].安徽医学,2011,32(1):8-10.
[3]黄艳,王纪文,杨亚丽,等.脑性瘫痪患儿24 h动态脑电图的特征[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12):947-949.
[4]杜娇娇,柴昶虹.脑电图与核磁共振在脑瘫患儿诊治中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信息,2014(19):209-210.
[5]冯刚,郑宏,马丙祥,等.不伴有癫痫发作的脑瘫儿童脑电图分析15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9):105.
[6]陈蕾,李明荣,邵卫国,等.MEG在儿童癫痫诊断与致痫灶定位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3,12 (4):358-359.
[7]赵伊黎,李素云,金炳旭,等.108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分析[J].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3,22(4):252-253.
[8]桑艳,刘晓鸣,张园,等.视频脑电图在脑瘫患儿痫性发作监测中的应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6):545-546.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o Merge a Seizure Disorder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ideo Eeg Monitoring
XU Hui
Shanxian County Central Hospital,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bined analysis of cerebral palsy children with paroxysmal diseases application 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to monitor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Methods This study will be on-site to central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March 2015 range,the inpatient cerebral palsy were combined by A seizure disorder in patients with A total of 100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group of 50 cases of cerebral palsy with epilepsy, B group of 50 cases of cerebral palsy with non epileptic seizure disorders. O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epilepsy video eeg monitoring of sample discharge rate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 Results 25 cases of group A, under the video eeg monitoring display sample epilepsy discharge rate was 72.00%(36/50), group B was 28.00%(14/50),group A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group B; A group of children with synchronous rhythms discharge rate was 88.89%(32/36), group B was 28.57%(4/14), group A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group B; The above data by contrast all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eeg monitoring to improve epilepsy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o merge a seizure disorder sample rate of discharg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epilepsy and non epileptic seizure disorders have prominent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Cerebral palsy; A seizure disorder; Video eeg monitoring; Clinical significance
收稿日期:(2015-07-24)
[作者简介]许慧(1975.3-),女,山东单县人,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脑电图。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10(b)-0188-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