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梅?石彩晓?张杰磊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76例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53.21±11.46)、(60.41±12.58)分, 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45)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2.36±15.34)、(50.61±16.52)分,
GMFM、FMFM评分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神经行为发育测定检查量表(Gesell)中 DQ能区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DA能区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康复护理根据脑瘫患儿及家属的实际需求进行, 可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最大程度发挥康复治疗效果。
【关键词】 儿童;脑性瘫痪;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85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 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引发的综合征, 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 部分合并癫痫、认知障碍, 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也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1]。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很多, 过程复杂而漫长, 目的在于缓解临床症状、控制或消除病因、提高其生存能力与生命质量。康复护理可以巩固治疗效果, 提高患儿生命质量。作者对近年来本院收治的76例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76例脑瘫儿童, 男43例, 女33例, 年龄11个月~7岁, 平均年龄(4.31±0.89)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异常32例, 基底节信号异常12例, 脑室旁白质软化21例, 脑积水7例, 其他4例。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心理护理 脑瘫患儿病情复杂, 患儿及家属多有紧张、焦虑等情绪, 精神压力大,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 了解患儿及家属的需求, 为家属讲解脑瘫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康复护理的意义、注意事项、安全性, 减少家属对治疗及护士专业性的顾虑, 护理人员要耐心地为其解答各种问题, 服务态度要好, 切勿有厌烦情绪。对患儿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价, 为家属讲解成功案例, 增强患儿家属治疗信心。患儿康复训练及处在陌生环境中往往带有抵触情绪, 护理人员要耐心并多对其进行鼓励、引导, 使其尽快适应早期训练。
1. 2. 2 制定护理计划 由专业康复医师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治疗、康复计划。治疗方法包括中医针灸、中药熏蒸、按摩等,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 护理人员在充分评估患儿基本情况、病情的基础上, 结合治疗、康复计划制定护理计划。
1. 2. 3 饮食护理 患儿口腔器官存在协调运动功能性障碍[2], 在咀嚼、吞咽食物时出现一定的阻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摄食功能障碍的程度选择食物, 从糊状饮食过渡到软食, 然后是固体食物, 最后转为正常饮食。喂食时注意保持患儿正确的姿势, 身体要双侧对称, 喂食应少量多次, 使其充分咀嚼。
1. 2. 4 姿势护理 在进行护理时, 应帮助患儿保持正确的坐姿、抱姿。坐位时, 要将患儿双腿分开伸直, 躯干的垂直面直立位。对痉挛性髋关节外展不良者可盘腿坐。正确的抱姿有利于纠正患儿的异常体位, 刺激患儿对大脑的自控力。
1. 2. 5 肢体关节被动训练 护理人员与家长合理配合对患儿进行肢体关节被动训练。训练时根据患儿的情况控制力度、速度, 避免用力过度使患儿产生疼痛, 训练要循序渐进, 避免突然加大训练力度, 若训练过程中患儿情绪变化较大, 应暂停训练, 避免拉伤肌肉。
1. 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GMFM-88、FMFM-45评价患者运动功能, 以Gesell评价患者发育情况, 包括DQ及DA各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GMFM、FMFM评分比较 76例患儿GMFM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53.21±11.46)、(60.41±12.58)分, FMFM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2.36±15.34)、(50.61±16.52)分, GMFM、FMFM评分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
2. 2 治疗前后Gesell中DQ、DA能区各维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DQ能区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A能区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3 讨论
对脑瘫儿童进行综合治疗, 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减轻家属负担[3]。但脑瘫儿童的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治疗影响因素多, 不确定因素多, 放弃治疗的患儿也较多。治疗依从性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脑瘫家属史、自身应对方式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康复护理开始, 先通过主动交流、健康教育等方式与患儿及家属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通过有效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信心, 尽量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求等方法, 增加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 减轻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不确定感, 从而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由于患儿家属的文化背景、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 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培训, 使其充分掌握基础康复技能。
总之,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 可以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与中枢神经发育水平, 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巧青 . 49例脑瘫儿童的康复护理分析.医药前沿, 2013(20): 229-230.
[2] 郑雪芝.脑瘫患儿系统护理的康复效果.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4):135-136.
[3] 冉小蓉.脑瘫儿童家长康复护理需求的调查与研究.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37):246-247.
[收稿日期: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