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仙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进行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治疗喉源性呼吸困难和呼吸功能异常等疾病的主要方法。该手术的原理是将患者喉部的环状软骨切开,并向其颈段气管内置入气管套管,从而使其呼吸变得顺畅,改善其呼吸困难的症状[1]。不过,调查资料显示,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大多都会因担心病情和无法说话而出现焦虑及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并容易合并切口感染、坠积性肺炎、呼吸道梗阻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降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2]。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对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的情绪,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气管切开术的60例患者。在这6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他们的年龄在1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3.1岁。他们中有19例患者合并有脑出血,有14例患者合并有颅脑外伤,有21例患者患有食管癌。他们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在这60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期间,我院对他们进行了综合性护理。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方法是:
1.2.1 进行基础护理 在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人员要让其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并定时对其病房进行通风换气,将其病房内的温度控制20~22℃之间,将其病房内的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同时每天使用紫外线灯对其病房进行一次消毒。此外,护理人员要严格限制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探视,并嘱咐患者家属在探视患者前要对全身进行消毒,以降低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3]。
1.2.2 进行心理护理 在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人员要嘱咐其不要开口说话,有什么要求可以写在写字版上。同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对于焦虑和抑郁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让其家属配合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其不良的情绪[4]。
1.2.3 进行呼吸道湿化护理 有研究发现,呼吸道湿化不足是导致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呼吸道湿化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使用输液泵向患者的呼吸道内持续滴注由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和庆大霉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的滴入量应在250ml左右[5]。或是使用由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和庆大霉组成的混合溶液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可每天治疗3次,每次治疗20分钟。此外,护理人员还可在患者呼吸道套管的外口覆盖无菌的湿纱布,以增加其呼吸道的湿润度。
1.2.4 进行手术切口护理 在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人员要在其喉部的手术切口上覆盖湿润的无菌纱布,并每天对其手术切口进行消毒和换药,定时更换其手术切口的敷料,同时密切观察其手术切口是否存在分泌物。对于手术切口存在感染迹象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按照医嘱给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6]。
1.2.5 进行吸痰护理 临床研究发现,呼吸道内痰液过多是导致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直接原因。因此,在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人员要为其制定详细的吸痰护理计划。一般来说,护理人员应每隔2个小时对进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实施1次吸痰。对于痰液较多或存在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每隔1个小时对其进行1次吸痰。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吸痰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以降低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7]。
1.2.6 进行气管套管的护理 在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人员要妥善固定其手术切口内的气管套管,以免患者在进行翻身等活动时引起套管脱落。同时,护理人员要定时检查套管的通畅情况,并每天更换三次套管的内管,每天对套管进行1次消毒。
护理结束后,观察这60例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焦虑症状的评分、抑郁症状的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其中,患者焦虑症状评分和抑郁症状评分的满分均为10分。患者焦虑症状的评分和抑郁症状的评分越高,说明其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越严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是通过让其填写我院自拟的护理服务满意调查表获得的。该调查表共有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8]。
我们使用SPSS18.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60例患者接受护理后焦虑症状的评分和抑郁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接受护理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这60例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焦虑症状评分和抑郁症状评分的比较(分)
在这6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并发症,有2例患者发生了坠积性肺炎的并发症,有1例患者发生了呼吸道梗阻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
在这60例患者中,对护理服务感到非常满意者38例,感到满意者有18例,感到不满意者有4例,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3.3%。
总之,对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的情绪,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张建英,何正香.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措施.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37-38.
[2]李有莲,郭楼英.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测与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41.
[3]游吉萍.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306-307.
[4]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方法[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
[5]Pedersen C M,Nielsen M R,Hjermind J,et al. Endot racheal suctioning of the adult intubated patient: What is the evidence? [J]. Int Crit Care Nurs,2009,25(1): 21-30.
[6]Rotheray K R,Cheung P S,Cheung C S,et al.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lasgow coma scale and ai rway protective reflexe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J]Resuscitation,2012,83( 1) : 86-89.
[7]董敬昀,唐枝媛.18例肺结核患者全肺切除后行气管切开术气道的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387-388.
[8]安聪娟,张瑞丽,魏忠梅,等.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痰液黏稠度患者泵点湿化液量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A):3918-3918研究方向:神经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