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莹
【摘要】健康持久的阅读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兴趣入手,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进行有效点拨和引导,搭建广阔的阅读平台,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质量,真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收获幸福人生。
【关键词】阅读兴趣;点拨引导;提升;阅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小学生的阅读,重在兴趣培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阅读殿堂,提升阅读质量,享受阅读的快乐,为精彩人生奠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播下兴趣的种子
人的童年时代是美好而短暂的,这短暂的时光却影响着人的一生。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关键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兴趣是个人学习活动的潜在动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有助于解决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为此,教师和家长在鼓励孩子多阅读的同时,自己也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首先,教师及长辈对情境的渲染非常重要。根据小学生求知欲和上进心都很强的特点,教师和家长要经常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博览群书,而晓天下”等成语和诗句来启发、熏陶学生,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名言引路。运用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来启发学生,如“知识就是力量”“不读书就像生活中缺乏阳光一样”等名言警句,让学生走上课外阅读的良性轨道;三是轶事启迪。经常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大量圣贤哲人热爱读书的经典故事,有助于他们自觉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始终充满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一)运用“故事迁移”法
所谓“故事迁移”,是指用讲故事的方法,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引起小学生的丰富联想,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阅读兴趣。小学生人人爱听故事。好听的故事听上几遍都会觉得津津有味。如果老师讲完故事以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创设“发挥空间”,稳定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必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圈画批注”“概括主要内容”“写读后感”等不一而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记读书笔记。读书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到好文章,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遂成阅读的收获。总之,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在“学海”“书海”之间,稳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利用“集邮效应”,延续课外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感受成功,是学生产生快乐的最好办法。他说:“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的求知欲望之所以从不熄灭,是因为他们总感到自己是知识的挖掘者,体验到因自己边思考边工作而带来的愉快感。”小学生精力充沛,在学习活动中劲头十足,可是持久性差。要在课外阅读中产生“集邮效应”,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系列化:一是阅读时间系列化。每次课外阅读后都在读书笔记上像记日记一样记录阅读的日期,督促自己做到天天阅读不遗漏;二是阅读的形式系列化。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卡片或读书笔记的形式,日积月累,形成系列,成为外在的阅读成果,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加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营造浓厚的氛围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家庭中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将使学校老师的专门引导事半功倍。家庭引导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家庭环境的布置要考虑到早期的阅读活动的开展,从空间布局上、视听感受上有助于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二是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活动。父母始终是孩子的学习和模仿对象,父母亲身参加阅读活动,其效果比单纯的口头教育好得多。三是教师和家长不单纯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这样会扼杀儿童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有些教师和家长把课外阅读当成增强识字能力的辅助手段,却忽略了课外阅读本身蕴涵的巨大价值,这种舍本逐末的片面做法应当及时纠正。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只局限于能多认几个字,那么小学生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真正意义。
学校阅读环境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的基础环境,我充分运用学校的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一是有效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学生阅览室,使学校阅读资源切实发挥作用,为学生阅读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二是上好校本阅读课程。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及时向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书目,以降低学生阅读的盲目性。三是课内外相结合。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只有课外阅读及时充分,学生对课内阅读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
三、搭建广阔的平台
“阅读活动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阅读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般都产生于课堂学习,来自于读写实践。”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成果展示平台,注重体验和分享,激励他们深入阅读。
(一)开展每周一诗活动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校设立了校本课程,选择低、中、高年级古诗词教材,要求各年级段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每星期抽出一节课举行诗词朗诵会,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对那些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能简单介绍诗词内容、并能说出诗歌的写作特点的学生加以表扬。长此以往,古诗词那精炼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交流读书心得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每周做一篇读书笔记,记清所读的书(文章)名、日期、主要内容,还可以摘录重要句、段,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多读、多思。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让他们给文字配上插图。老师对学生所做的笔记,每周一次进行反馈评价,在学生之间传阅那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笔记,借此指导阅读方法,向学生提出阅读建议,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组织学生参观、旅游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即是这个道理。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像《五彩池》《绿色千岛湖》等。读过课文后,如能再实地游览,那么学生对作者的描写会有更深的感受。对作者的选材、遣词造句等语言表达方法会有更深的理解。参观博物馆,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地的历史、人物、风俗、地理。参观科技馆,可以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力。因此,我会适时组织参观活动,使学生多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社会,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
(四)及时掌握学生阅读效果,建立阅读评价机制
“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等。”鼓励小学生课外阅读,除了让他们拿起书本,养成习惯,我还经常了解他们的阅读效果,建立起跟踪式阅读评价机制。作为老师,我制作记录表格,经常进行评比。同时要求家长经常过问孩子的阅读情况,避免学生课外阅读处于放任自流的状况。我还结合学校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利用班队会或者课余时间举行讲故事比赛,或运用小报、展板的形式作阶段性读书成果展示等等。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年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50万字。”体现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阅读兴趣为先导,营造浓厚阅读氛围,进行有效点拨和引导,创设广阔的阅读平台,提升学生阅读质量,使他们体验阅读的成功和快乐,与阅读为伴,收获精彩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周谦.学习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韩雪屏.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4]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