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小学生作文文本能力的提高

2016-01-21 11:29马善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0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提高

马善梅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但也是难点所在,加之农村小学生缺乏课外阅读量,视野相对也比较狭窄,写起作文来就更显吃力。文章从农村小学生不会写作文的几种情况入手,并就小学生作文文本能力的提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文本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281-02

笔者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清醒地认识到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它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由于农村小学生缺乏课外阅读量,他们的视野狭窄,见识少,再加上教师对学生作文引导不得法,所以,农村小学生最害怕写作文。他们一写作文就无从下手,在作文课上抓耳挠腮、左思右想、啃咬笔头,脑子里一片空白,无话可写。笔者经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农村小学生不会写作文或作文写的不好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对作文没有兴趣;②审题能力薄弱;③中心不突出;④选材不新颖;⑤表达方法不具体、不生动;⑥作文思路不清晰。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就如何使用教材,从文本出发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几点做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从文本出发,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怕作文,一提起写作文就发“愁”。作为老师就一定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消极的写作态度。创设情境可以调动他们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好习作的信心。他们一旦有了信心,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兴趣和追求。美好的写作兴趣和优美的文字功底是分不开,而好的文字功底只能是来源于阅读中,我们的语文课本就可以完全具备这样的优势。语文课文里的语言生动优美,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如果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再加上教师入情入景的诱导,使学生因读入境,由境生情,缘情创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情动而辞发”。例如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笔者先出示詹天佑的画像,问学生这是谁?他是一位怎样的人?文章都从哪几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描述。在讲述课文的时候,作为教师也要围绕这个中心适当进行提示,等这个中心越来越明确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就高涨,学生人人开动脑筋认真阅读课文,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地位,也为写作文做了有的放矢的良好开端,也为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打下基础。

二、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学会审题的能力

审题是指通过对题目词语的研究,对题目的含义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正确把握题意,弄清题目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看清题目的每一个字,弄清写人还是写事,弄清楚写什么人、记什么事。写人的哪一点或记事的哪个方面,还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笔者指导学生,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个人物有怎样的品质。通过文本的分析,培养了学生学会审题的能力。等学生自己写文章时,也要如此,先弄清楚文章是要写人,还是要写事,写人要提前想清楚从哪几件事去写人物的特点。写事要理清写作顺序。

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过程,若有心得体会或有感而发,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时间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写真人、记实事、抒真情、发实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会慢慢得到提高,教师的培养目的就会渐渐达到。抒真情写实感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必要条件,而生活即是真情实感这一写作灵魂的源泉。“写作”实际上是一种通过观察生活来思考人生和表达自己对某事某物感受的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也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所以无论是什么文体,不仅要描写得细腻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更要写出文章的论点或事件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作者从这一事件或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和感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一双会从周围事物中发现、有着新奇独特视角的眼睛,有一个会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创新的大脑。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平中出新,有创意、有见解、立意新,这样才能够慢慢培养出写作兴趣,水到渠成地写出出类拔萃的好文章。

三、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学会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表现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的立意。立意和审题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两步,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说文章的形式是山水的话,那么中心思想就是“仙”、就是“龙”。失去它,文章就黯然失色,有了它,文章就光彩动人,因此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不仅可以考查孩子们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可以考查孩子们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所以学生在作文中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对于写好作文至关重要。例如:笔者在教学《詹天佑》一课,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让学生思考: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不难回答:“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具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有一种美的情操,学生初步感受人物的形象。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表达中心的能力,又要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因此,笔者指导学生作文,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寻找归纳文章中心思想。从文章中心思想中寻美、学美、颂美,培养学生学会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另外,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都需要借助想象来提高质量,通过想象可以再现文章或诗词中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能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写作更离不开想象,因为写作活动是运用具体生活中的感性材料来表达作者感悟感受的过程,所以,想象的配合,可以使作文思路活跃,写出来的人和物有血有肉,有声有色,鲜活生动,反之,失去想象力的思路狭隘迟缓,使文章中的语言平淡无味,不能打动读者。根据当前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很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运用学生的想象力,使用一切教学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四、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学会文章的选材

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无话可说,脑子里空空的,没有材料可写,更不用说写好文章,这就是所谓人们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道理。围绕文章中心选材,是为了表达中心,要选择哪些材料。哪些是主要的材料?哪些是次要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否突出表现中心,都要慎重考虑,认真做出取舍,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感人。例如,笔者在教学《詹天佑》一课,让学生思考:为了表现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文中是怎样表达的?学生不难找出“不怕帝国嘲笑,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路线。”用这些具体的材料来表达中心,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会文章的选材。

五、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学会作者文章的表达方法

材料是文章的骨架,表达方法是文章的血肉。理清语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表达的顺序,领会文章的主题,感悟写作方法。表达能力的优劣虽然取决于作者认识能力的高低,但也受表达能力强弱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必须重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文章结构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在于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例如,笔者在教学《草原》一课的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写草原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问学生是怎样表达的呢?引导学生:(1)作者写作的顺序(从上到下);(2)抓住颜色之词(一碧千里、翠色欲流);(3)运用生动的比喻句(①比喻走到哪里都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4)作者的感受(“既……又……”,“静立不动”,回味“无限乐趣”),这种表达使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这种让学生在文本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获得一份审美的喜悦,学会作者文章的表达方法。

六、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学会理清文章的条理

理清文章思路,使文章具有条理性,就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事物的内在联系。如果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灵魂,表达是衣裳,那么文章的结构就是骨架。先要有文章的中心,然后进行搭架子,搭架子过程就是理清条理。反映在文章上,就是先后有序,意思连贯照应严密。让学生从文本出发学会安排文章的思路,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过渡等,对于提高作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笔者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一课,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说出“詹天佑是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用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爱国和他是杰出的工程师,最后照应开头,人们看到詹天佑的铜像都赞叹不已。这样真正从整体上和部分上,把握文本,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仿佛如韩愈所述:“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就是这个道理,学会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条理。

综上所述,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虽然有多种渠道,然而笔者认为利用文本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是科学的。因为文本是教育专家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经过科学的研究、精心地筛选编入教材的,所以它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因此从文本出发,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学会文章的选材,培养学生学会作者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学会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条理是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最科学、有效、现实的做法。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提高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