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2016-01-20 23:39:39王志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6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激发兴趣语文课堂

王志辉

【摘要】语文课堂只有讲究教学艺术,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做好情感导控,拨动学生心弦,也可将学生的情感引向体验高潮,亦可用诗的语言创设情境,只要教师匠心独运,就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感受文本内容。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艺术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128-01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可以说老师是导演,课堂是舞台,要使课堂教学这一大舞台充满吸引力,语文教师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并以感染和熏陶学生为突破口,或用深刻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或将学生引向情感体验的高潮,或运用诗的语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我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上注意了如下几点:

一、做好情感导控,拨动学生心弦

所谓情感导控是用与作品一致的充满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情感状态。如光未然《黄河颂》的导引:作者笔下的黄河气势是如此的雄伟,波澜是如此的壮阔,襟怀是如此的宽广,历史是如此的悠久。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文字呢?这和作者个人的经历有关系吗?联系实际学生就会发现古往今来,黄河已成为许多文人共同歌颂的对象,因为他是母亲的象征。作者光未然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歌唱黄河成为他爱国的一种必然的表现。他将这种情绪放置到作品当中,就构画了一幅幅壮美的图画,那一连串的启发,导控,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投入到对作品的赏析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将学生引向情感体验的高潮

为了把学生真正引向深入赏析文章的境界,使之受到作品思想和艺术的陶冶,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利用教学艺术技巧去导演,注意对学生的激发。有时可以通过一个个小高潮逐层铺垫;有时甚至可以筑起一道道堤坎来实施情感的蓄势积累,以造出情感波涛涌支翻腾的胜景。如在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时。大部分学生说他们不喜欢林黛玉,因为她太尖酸刻薄,心胸太狭隘。这就表明学生对林黛玉的认识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了。我选取了三个片断《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黛玉葬花》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才明白“心较比干多一窍”多才多艺的黛玉在初进贾府时的处处留意处处小心是她的情境所使。她寄人篱下,远没有宝钗有母兄可依仗的后盾。在听说了“金玉缘”之后,难免要自嗟自叹终日以泪洗面。面对处处以真心相待的宝玉,出于自身的孤苦无依,她怎能不半嗔半酸?这恰是她内心深处最最惶惑的写照。到此,学生已经完全理解了林黛玉的“酸”。当欣赏到黛玉葬花片断时,林黛玉唱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霜刀剑严相逼”不少女生居然为之泣下,完全和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交融,不禁深深的同情起黛玉的遭遇来。她居候门,四面楚歌,贾母爱宝钗之婉娈,惩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这邪说,而思厌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已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闻黛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之语,惧祸之及,自然要大进谗言。而宝玉虽爱黛玉,又不能将之言于最爱之祖母。至此,黛玉悲怆的葬花词便深深叩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深深同情起她的遭遇来,与人物产生了共鸣。

三、用诗的语言创设情境

诗词是我國文学宝库中的奇葩,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诗句。在讲《天上的街市》时,读到牛朗织女的故事时我们可联想到“盈盈的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在《乡愁》中,我们迁移的诗句比比皆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学习被贬谪的古人作品时领会作者旷达襟怀时我们可吟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诗的语言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加大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也许是学文的,我的教学语言也充满诗意,我可以毫不费力气的把许多妙曼的文字组合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讲诗的时候我能这么说“中国向来以诗国自豪,中国古典诗词融会贯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字艺术,以它的美丽,精致、动人、缠绵、清新、深邃、意蕴深深吸引着每一个爱好诗词的读者。我品悟那些作者的感时之作,同情他们的遭遇,钦佩他们襟怀的博大,更长久的陶醉在那些亘久流传的诗句当中。古典诗词撷取题材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举宇宙人生,羁旅宴游,国计民生、边塞风云、春花秋月、岭云塞草、相思情爱、童真稚趣、鸟兽虫鱼无一不可入诗。诗歌风格多采多姿。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雅、王维的冷峻、苏轼的豪放、李煜的哀婉、李清照的清新,举不胜举却都流淌着诗人的才情。”在讲四大名著时我又能这么说“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会吟诵‘床前明月光,在‘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放飞希望。我们爱唐诗宋词的典雅清新,更喜欢四大名著的气势磅礴。《红楼梦》让我们钦佩作者的博大,为宝黛的爱情掬一抹同情之泪;《水浒》《西游记》留给我们的是对英雄的崇拜,对正义的向往;然而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忘不掉的是羽扇纶巾、谈笑风生、运筹帷幄的诸葛亮的形象,尽管长江之水滚滚东去,但流不去的是我们对超尘绝俗的智者的景仰”。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激发兴趣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如何调节体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1:21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4:59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01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