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要:工业企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内部经济要想得到有效的控制,就离不开会计的电算化,由此,电算化在工业企业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现下,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还存在着对于电算化的认知有一定局限性,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电算化在工业企业当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在每一次的探索中对于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算化 工业企业 问题 对策
电算化在我国实行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时间了。现在我国大部分的企业中都在运用电算化,而且已经有完整的会计系统在一些企业中建立起来了,从而依靠电算化来对公司的账务等进行核算。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比例还在快速的增加中。我国工业企业的不断扩大,其中内部的财务工作也变得繁琐起来,把电算化运用到工业企业中会降低许多的人力物力,但是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阻挡电算化运作的脚步,因此应给予相应的应对措施,让电算化在企业当中能健康长远的发展。
一、我国工业企业中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相较于其他的国家,电算化运用到企业当中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在二十一世纪,大多数的企业才开始把电算化运动到会计当中,现在也只是对电算化在探索的初始阶段。所以在电算化的认知上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甚至有的企业对电算化是一无所知,认为电算化只能降低企业内部的人力与物力,其它的概念还没有深化到员工中去。如果对于电算化没有清楚的认知,财会人员在做财务工作时候的效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长久以往下去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些不利的因素。
由于我国运行电算化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在其中也没有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所以在电算化运行中,效率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这两个方面是组成电算化的两个结构,而目前我国的工业企业只是对会计信息系统比较重视,管理方面的系统却备受冷落。虽然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建立了管理系统,但是却也是针对相应职能的部门方面来建立的,所以存在的局限性也相对较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计的一部分的工作被减轻,但是在资料的共享上却还有欠缺,在有要了解的信息时,各部门的也就只能经过其他的渠道,如查资料或询问同事等效率较低的方式来进行。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加大其人力与物力,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在管理财务工作的时候也没有发挥出相应的管理职能。
虽然运用了电算化之后,工业企业中的财务工作效率与质量被大大的提高了,但是在其中机制的灵活性还不足,在工作中进行财务核算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而且电算化在工业企业当中运用后,以往传统的会计工作程序减少,进而被人们所忽略,找不到核对的凭据,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也被提升。
通用与专用这两种软件是电算化软件当中的两个分类软件。在一定的范围当中适合个别单位使用的是专用软件;在一定范围中都适用的就是通用软件。两者相比之下,专用软件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比通用的软件更具适应性,操作的方式也比较简单,能轻松的掌握到窍门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专用软件也有一些弊端,它所需的开发时间与技术难度以及费用都是很大的,后期软件的维护工作难度也比一般的软件要困难,所以此类的软件一般都用于较大型的公司。通用软件虽然安全性与稳定性较好,但是也有着不足之处,有很多细节上面的问题还不能满足单位的需要。
工业企业中运用了电算化之后,员工的许多工作都被减轻,但是也因为此功能的集中让管理人员的职责也集中了,在这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信息发生错误与工作人员舞弊的现象。有的员工自身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不高,甚至会出现一些违法的行为。员工会在系统中改变输入来达到自己一些利益的目的;或者说在一些较小的资金中通过某些特定的设置程序让转入自己的工资有一些浮动,但是却又看不出来有任何的不妥之处;还有就是在对电算化操作的过程当中没有按照相应的规章程序来进行或者是未经允许就私自上机操作,盗取公司内部的支票,来满足自身的非法利益。企业当中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没有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在操作软件的时候还不能灵活的运用其中的功能,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不能达到这些标准,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的时候会降低工作的质量。还有就是对计算机出现的问题无法进行及时的处理,财务知识与计算机突发故障的处理没有很好的结合到一起,企业缺乏了高素质的人才,就会影响企业工作的开展。
二、提升我国工业企业电算化的措施
电算化从起初到至今,已经不仅仅只是把财务与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结合了,它已经被逐步运用到了我国的各大企业当中,也是会计从业人员考核的一个必备科目之一。会计电算化在目前也不只是只能做会计的工作,已经朝着管理系统的路线发展了。先要在企业中做好财务的工作,就必须在管理方面下工夫,建立健全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在各部门之间做好沟通,让一些财务信息能在互相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查看,让信息资源实现各部门间的共享,规避效率低下的查阅方式,让工作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
要对信息的管理系统进行一些改变,建立起适应自己内部的系统,让其中的信息能被真正的使用上,使得新建立的系统在企业当中能派上用场。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体系,把与财务密切相关的一些部门串联起来,再逐步分层的建立到其他的部门当中去。
根据两种软件的各自的优缺点进行结合与整顿,研发适应力较高的软件。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发现的一些问题来对软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作进一步的完善工作。
在交易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数据做好管理工作,就很容易被一些不法网站或黑客攻击与影响,造成商业机密的外泄,对自身内部的资金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在数据录入之前要先对其进行核对,对其的处理也要细致,数据在录入前,录入中与录入完的真实性要保持一致。也可以通过二次开发对引进的会计系统进行完善,加强数据的保密性。
针对工业企业中财务人员道德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的情况,可以让没有会计证的员工先进行会计人员的从业考试,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再上岗,确保上岗的员工都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给员工深造学习的机会,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在内部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保证财务人员能有专业的知识应对日后的工作,这样对以后会计系统的开发也有一定的帮助;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与计算机容易发生的故障进行培训,让日后工作期间有了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计算机的突发故障也能及时的进行处理,保证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的进度也不会被拖慢。企业内部建立相对强硬的规章制度,对财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做到没有经过允许就不私自上机操作、不篡改会计电算化程序等事情,不做违法与破坏企业利益的事情。
加强工业企业中财务人员对电算化的认知程度。针对这一现象设立一些管理部门,挑选出一些专业知识较强的员工负责电算化的工作,让其各司其职,做好财务工作,保证财务工作的质量有进一步的提升。财务人员对电算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之后,在财务工作中才能充分的利用电算化中的技巧,严格的控制工业企业的支出与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收益。
三、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的运用减少了人力与物力的同时也有许多的问题还要进一步的对其改进。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有效的应对措施,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提升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对电算化的理解,有助于电算化在企业中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推动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前进。
参考文献:
[1]王玲玲.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下水,2011,01
[2]陈宏.我国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02
[3]李文.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对策思考[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SB
[4]王蕊.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4,08
[5]张利华.浅析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3
[6]姚晓宇.浅析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7
[7]高兴芳.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1
[8]刘紫瑞.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