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书强+马芳
【关键词】 高中;学困生;社会;学校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3—0033—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为了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新课标的理念及教育教学原则,让每位学生都共享教育资源和知识资源,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组织开展了农村高中学困生的教育研究工作,通过对一些学困生进行观察、谈话、跟踪、家访、调查、分析书面资料、进行心理辅导等方法,初步找出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学困生形成的社会原因
商品意识已经侵入一些学生的思想,少数学生从厌学发展到弃学挣钱。社会分配不公,导致了知识的贬值,一些尚无辨别能力的学生只看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未来。大学生就业难使一些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一些学生沾染上了不良习气和不良行为后,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厌学逃学。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使一些情感脆弱意志薄弱的学生,抵挡不住方方面面的诱惑,出现许多问题行为。
二、学困生形成的家庭原因
家庭有缺陷,比如一些单亲家庭,父母长期分居的家庭等。父母教育方法不当,或从小娇惯,或过分赞许,或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学习志趣转移。家庭环境恶劣,一些学生的家庭条件、居住环境比较差,这些都给学生在家学习造成影响,导致他们厌学。有些家长开口谈生意,闭口讲赚钱,影响子女的学习情绪。更有甚者,让孩子辍学,跟着自己赚钱。不少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使孩子压力过大而厌学。因此,家长的生活、行为、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三、学困生形成的学校原因
1.升学的压力导致教师只能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学进度去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不懂—厌学—更不懂—怕学—弃学”的恶性循环。
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教学要求偏高、偏难、偏深,而农村学生大多学前教育薄弱,底子差,面对教材难度大,分量重而不能接受时丧失学习信心,甚者产生厌学情绪。
3. 班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困生的比例。班级风气好,在学习上会呈现出你追我赶的趋势,学困生相应少。反之,会出现逐渐增多的现象。
4. 有些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也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也有些教师对那些在学习上看不到成效的学生不尊重、不信任、不关心,他们在课堂上和班级活动中较少得到正面的激励和积极的强化,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
5. 农村高中学校艺体教育薄弱是普遍现象。艺体教育所需要的场地、器材、设备也十分缺乏。这就导致很多学校不能正常上课,更缺少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本应绚丽多彩、欢快的校园生活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十分疲劳的精神得不到应有的调节。
四、学困生形成的自身原因
1. 学习态度问题。据我们观察,学困生有些是在教师家长监督下仍怠于学习;有些是被迫地学习;有些是自己虽不愿意学但在老师督促下能坚持着学;呈现出来的不同水平,都表明积极主动性差。他们在作业态度方面问题比较严重,表现在经常不完成作业。
2. 学习动机问题。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受社会、家庭及学校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缺少内驱力,缺少责任心、使命感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成天懒散、消极、茫然、得过且过。另一种情况是某些学生在学习上连续遭到挫折后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3. 学习方法问题。我们曾经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方面进行自我评定。综合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困生,基本上不能按老师要求进行预习,而上课注意集中,专心听讲,边听边思考,学困生只占18.2%;能经常做到先看书后做练习题的只占8%;平时复习能在理解基础上找重点,系统复习时能在知识归类的基础上记忆的,只占9.2%,因此,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有利于他们成绩的提高。
4. 缺乏自信心。学困生成绩落后,往往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由于他们缺乏对自身的信任和肯定。“自认为不行”,怕失败的心理使他们对学习产生焦虑,这种焦虑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从而破坏学习情绪。
5. 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调查表明,学困生在学习上往往注意力极不稳定,常常失去控制,不由自主地思想开小差。
6.缺乏良好的性格。学困生往往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学习马虎,粗心,且表现了极大的惰性。取得了一点成绩会表现得骄傲自满,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自卑,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7. 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发现,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在短期内无法适应老师、同学、宿舍环境,当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发生不愉快时,他们就会厌恶学校,情绪不安宁,学习热情减退。
以上分析的几种原因,社会的影响占11%,家庭的不良影响占13%。学生自身原因占39%,学校教育教学的缺陷占21%。其它因素占16%。这些因素在一个学困生身上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时、准确地掌握有碍于学生学习、造成学习成绩提高困难的种种内在、外在、潜在的原因,因势利导,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走出困境。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