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上海经验探索天津自贸区财务外包发展

2016-01-16 07:08曹屹
会计之友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贸区

曹屹

【摘 要】 继上海自贸区设立一年多后,天津自贸区于2015年正式挂牌成立。积极探索促进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成为天津自贸区发展方向之一。从上海自贸区改革成果中得到启示,为天津自贸区利用现有优势、拓展财务外包服务内容等探寻可借鉴办法。

【关键词】 自贸区; 财务外包; 环境分析; 路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2-0025-04

一、财务外包概况

作为一种日益兴起的业务流程外包,财务外包(financial outsourcing)逐渐成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热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财务外包作为一种财务战略管理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将部分或全部流程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代为操作和执行。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外包主要以代理记账、代理报税、代办工商税务登记、出具审计报告等初级内容为主,也有部分企业采取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财务资金管理、通过收账公司管理应收账款等形式,将企业不擅长管理或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部分外包出去。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企业可以通过与应用服务提供商(ASP)签订合同或协议,将全部或部分财务系统业务外包给服务商,服务商则通过专营网站替代企业执行财务操作流程及财务信息的生产职能,而分析、决策的职能仍由本单位高层财务管理人员执行,同时服务商保证财务信息质量并给予必要的咨询和指导,成为财务外包发展的高级形式。各项外包财务职能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形成有机的逻辑联系。

二、财务外包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业务内容单一,需求不均衡

在对天津自贸区的调研中发现,金融服务类企业较少,制造型企业所占比例较高,且业务范围更多局限于区内或市内。这些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主要通过IT外包解决其业务数据的实时传输,且多为集团子公司,公司内部财务人员专业化程度较高,大多能胜任本职工作,对财务外包需求不高,而子公司也无权决策公司的财务外包。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2015《国际商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致同调查)显示,国内企业将财会、薪酬发放/人力资源的后台流程外包的分别仅占10%,而全球范围内这两项分别达到20%和25%,国内企业明显偏低。

同时,内需市场没有充分利用财务外包。目前开展财务外包的企业多为小型企业。该类企业规模不大、业务量较少,国家对其又有建账等要求,企业仅为减少机构人员设置、降低管理成本而主要将工商注册变更、代理记账、纳税申报等日常财务活动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等,并没有涉及成本控制、财务报告分析等高端财务外包业务。

(二)企业认知度不高,顾虑较多

传统观念中,财务工作历来被视为企业机密,财务信息不能对外,尤其是考虑到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为避免财务信息被泄露、被窃取丢失等,很多企业将财务外包服务拒之门外。

也有很多企业并不了解财务外包,谈及此项业务,更多地停留在代理记账的浅层认知上,或只是为应付工商税务而由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公司完成企业外账记录,并不考虑或并未意识到可以通过财务外包将企业不擅长的业务流程外包后腾出时间、精力、人力来更专注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还有一些企业在进行财务外包活动时,有意保留一部分重要信息和重要数据,使接包企业不能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不能向发包方反馈真实可靠的财务管理建议,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实施,也使得财务外包失去了帮助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价值。

(三)缺乏高端财务外包的供给

德勤公司《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研究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型外包企业将ITO、BPO、KPO三者结合,以整台式外包模式发展,凸显其在创新、成本、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整台式外包需要在业务流程外包基础上利用技术优势为财务外包服务提供高端技术支撑,但目前拥有技术优势的ITO机构基本没有提供财务外包服务,即使涉及财务外包领域,也仅提供系统设计、维护和数据传输,而财务外包机构在缺乏高端技术支撑的情况下,无法对IT信息进行深加工,获取对企业财务管理、资金运作等高端财务服务的有效帮助。

财务外包工作的良性发展需要一批既精通财务工作又懂IT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包括数据传输和处理在内的业务流程优化建议等服务。但目前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谈到外包,多以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为主,缺乏根据市场需求形成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直接影响了自贸区财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四)发包企业更注重外包服务商的软实力

致同调查显示,中国内地企业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将可靠性放在首位,其次是对企业业务的理解和信任度,比国际化、创新能力、同业经验等专业能力更受重视(如图1)。而高达90%的内地企业看重外包商在24小时内对要求的快速反应,认为沟通能力是评价一家外包商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的占93%,甚至比外包服务商的相关资质、项目管理状况、资源管理情况和质量合规等都重要(如图2)。数据显示,59%的内地企业在使用外包服务后不考虑再将业务转包,而是希望现有服务商能提供更优化的流程管理。

三、上海自贸区财务外包环境分析

上海自贸区属贸易型自由贸易区,区内服务贸易、离岸贸易等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随着行政审批的简化,区内注册企业在贸易、投资、金融、人员进出、服务进出等方面获得更多便利,为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为财务外包提供便利条件,机遇和挑战并存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核心是制度创新,突出体现在金融、航运、文化、商贸等服务业的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是自贸区最主要的政策突破点之一,如果区内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将对区内拓展金融服务外包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也会带动以金融机构为立足点的金融信息技术服务、财务技术支持等典型外包的更快发展。“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备案制管理”三项极具吸引力的措施在促进投资便利化的同时也对外包企业形成挑战。此制度下,试验区外的财务外包企业可以很方便地在区内建“外包交付中心”、“离岸信息中心”等,提高了财务外包企业承接项目的能力,增大了其融入境外市场的可能性;同时,在试验区内外商投资项目准入方式由全部核准改为备案管理,同样方便了外资进入试验区开展业务。若国内财务外包企业不抓住机遇,很可能将这一便利条件变成挑战。

(二)试验区功能定位为财务外包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上海自贸区作为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原有三个片区分别定位为“以国际贸易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功能为主,商业、商务、文化多元功能集成的”国际贸易城,国际航运功能服务区,现代商贸功能区。伴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扩围,自贸区功能定位转型升级,金融创新既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上海自贸区辐射浦东、扩区浦东的重中之重。

试验区力争在服务贸易创新、离岸产业配套支撑、对外投资服务机制及政府管理和监管方式手段等方面走在前沿,积极探索服务贸易新领域、新途径、新模式、新制度和新政策,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提升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行行政管理现代化,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贸易创新的最好抓手。

(三)开放的措施和经营环境激发客户新需求,为财务外包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试验区在法律法规设计方面尝试着一系列的突破,限制措施少、政策优惠、开放程度较高等特点,使更多企业有机会进入试验区,区内更规范安全的运营环境和更便利自由的人员进出条件,为更多高端人才包括外包人才的引进提供了更畅通的渠道。结合自贸区的特定功能定位,以及试验区发展需要,自贸区内咨询、法律、金融、医药、信息技术、业务流程、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人力资源九个服务外包领域会得到鼓励和发展。而财务外包作为服务外包中的业务流程外包,自然会存在于各个行业领域,提供专业高效的会计咨询、战略规划、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服务。

四、天津自贸区优势与定位

天津作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不仅具有天然港口和区位优势,还在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综合商务成本等方面集中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和潜力。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天津自贸区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努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制度创新试验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园区”,增强口岸服务辐射功能,带动内陆发展,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更加促进天津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中投资和服务贸易便利化的途径。

2015年二季度,天津市商务委发布《北京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转移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天津调研)显示,天津成为北京企业外移的首选目的地之一,滨海新区则被作为重点承接地,ITO、BPO和云计算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是天津承接的重点领域。

五、天津自贸区财务外包路径思考

(一)继续减政放权,营造良好氛围

上海经验强调以制度创新、体制改革为基础,以风险可控为底线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备案制+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可在贸易监管、投资监管、金融领域等方面吸引更多企业入主自贸区,为财务外包提供更多机会;在吸引众多企业入驻的同时,强调分类、综合、动态监管,一站式单一窗口等模式可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建立行业风险审慎管理、经营者风险过程管理、企业诚信管理,再加上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国家安全审查等,增强自贸区开放的信心,为进一步扩大吸引外资的规模和范围做好保障工作。

天津自贸区挂牌以来,已有4 000多家企业落户,同比增长96.66%,注册资本(金)共计837.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76%。从市场主体类型看:内资企业3 549户,注册资本(金)共计561.27亿元;外商投资企业156户,注册资本(金)275.99亿元;个体工商户303户,申报资金0.21亿元。第一批制度创新清单形成,三大片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包括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租赁、汽车金融和财务公司在内的30家金融机构已经入驻。华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等10个以总部、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大型项目落户该区,总投资额近40亿元。制度的吸引力已然显现。

(二)加大宣传力度,抢占自贸区财务外包先机

虽然天津是京企外移的首选地之一,但天津调研显示,京企对天津产业发展和政策仍了解不够,97家企业中,只有6%的企业“比较了解”天津外包政策,34%的企业“知道一些”,60%的企业“不太了解”或者“一点不知道”,“天津地区市场机会少”成为影响企业外移天津的重要原因,同时本地财务外包业观念也比较陈旧,内外因素制约了天津财务外包的发展。因此,借京津冀协同发展、京企外移的契机,加大对天津环境优势、产业基础、政策规划的宣传和对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宣传,尤其是ITO、BPO、云计算等产业领域,将企业最为关心的政策力度、市场机遇、人才后备、环境配套、外移成本等以最真实、最客观、最醒目的方式向外移企业进行宣传。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落户,势必存在对本土政策法规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通过宣传,使更多跨国公司意识到,进入新兴地区或国家市场时选择外包,可以借助外包服务解决在法律法规方面遇到的问题,避免出现自身不可控的风险,能更迅速进入新兴市场并在自身主营业务方面获得成功。

(三)拓宽业务范围,打造高端品牌

大数据时代,发达的网络技术环境使传统的财务外包业务已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自贸区内财务外包企业坐拥各项优厚条件,更应树立品牌意识,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在商业模式、品牌、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快速反应。

第一,从营销角度完成商务策划。借鉴国外经验,以引导模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如前已述及的ITO、BPO、KPO三结合的整台式外包模式,在方案策划过程中可细化到用人及用时等细节问题,向顾客提供一份精细方案,彰显企业服务能力。

第二,从技术角度开发高端业务。遍地开花的中小财务外包企业,提供同质性低端服务产品,并更多地采取价格战方式抢夺客源,这样的恶性竞争使财务外包企业疲于应付低端业务而不能提升服务质量。自贸区内企业可利用政策优势,率先获得区内建“外包交付中心”、“离岸信息中心”等机会,提高财务外包企业承接项目的能力。

第三,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品牌附加值。财务外包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致同调查已说明发包方在服务质量上尤其重视双方的有效沟通,主动而真诚地沟通才能打消发包方的顾虑。所以,对于外包服务商来说,为提升品牌质量,应在确保财务外包基础服务质量过硬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软实力”。外包服务商应打造出一支“24小时快速反应部队”,能实时保持与客户的良好互动,并在客户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确保客户经理洞察客户的真实需求。财务工作本身就是长期且周而复始的工作,企业前后期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具有极强的连贯性和可比性,长期的合作关系能确保对发包企业真实财务情况的把握,更有助于做出有利于发包方的财务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外包服务商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双赢的有效保障。

第四,外包项目中往往富含商业机密和软件版权,由于以前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负面形象影响较深,因此成为外国客户对中国产业环境产生质疑的因素之一。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综合应对能力

吸引京企外移至津,人才资源结构不足成为一个制约因素。京企看重人才的产业适用性和人才招聘、引进和落户等服务,而天津市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较北京偏低,缺乏各类高层次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而且在人才政策和人才服务方面与北京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技术开发和推广能力较弱。

第一,“放长线”,与各地政府或高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或试验基地,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随着现代学徒制理念逐渐在全国高校推行,可与高校联合培养财务外包高端人才,解决企业用人难、学生就业难的错位难题。通过一个长期规划,逐步形成与高校在专业人才上的依托关系,把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向有效对接,使基地成为外包企业人才蓄水池。

第二,“钓大鱼”,通过互派人才的合作或聘用国外人才,并创新管理来积累经验。可通过猎头公司引进和挖掘国内外高级人才,快速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和团队培养水平。加强内部培训,也是公司长久发展的基石。

第三,“放养”人才,分享计划,探索新的人才管理模式。“放养”是为了创新思维,使产业灵活化,以管控开头和结果的方式对人才高度授权,包括授权一个小部门自行挑选行业、顾客,甚至定价,管理层只对风险和预算进行控制。分享计划则是以分层合伙制方式将项目、部门甚至分公司均拿来分享,建立利益回报机制,让每个员工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可探索新的模式如人才租赁,以差异化的模式转变将代理及派遣服务运用到财务外包中,既可以减轻发包方的人力成本,又可以为企业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汪玲玲,高皓.财务会计外包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199-200.

[2] 张瑶.滨海新区财务外包产业与发展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11):29-32.

[3]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企业更注重外包服务商的软条件[R].国际商业调查报告,2015.

[4] 金世和.上海自贸区给服务外包发展带来新机遇[DB/OL].金融咨询网,2013-10-12.

[5] 服务外包面临3大困境,破解低端宿命需面向纵深产业链[DB/OL].中国经济网,2010-07-29.

猜你喜欢
自贸区
港口企业“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跨境融资途径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建立中加双边自贸区的前瞻性分析
福州平潭自贸区法律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天津自贸区辐射效应研究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融资与税收视角下上海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自贸区制度创新及发展趋势
自贸区视角下高职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