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芬
【摘 要】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必须实施教学的互动。这里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配合的一种互动。我们需要关注课堂的互动,以此来提升课堂魅力。
【关键词】互动课堂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学生在互动中不但能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在互动中可以不断生成智慧和造就人格。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一、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能力,以提升课堂魅力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而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只有准确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才能深入课堂。因此,要提升课堂魅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是十分宝贵的,老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探索知识的奥秘。如教学《军神》这篇课文,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为什么一开始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态度非常冷淡?为什么后来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呢?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教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积极探索。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学生很快就能明白,纷纷举手回答:沃克医生被刘伯承坚毅顽强的意志所折服,因此,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全文就为了表现这个主题而展开叙述的。此时,学生思维活跃,讨论达到了高潮。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火花
教师要帮助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于无疑处见疑,进而能自己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发现问题而质疑,是对学习活动更深入、更广泛参与的体现。学会质疑是探索的开端,是启智的关键。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引发学生探索思维的火花。如在教学《狼和鹿》时,我问学生:“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疑惑?”学生默读完课文说出自己的不解:“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鹿大量繁殖后怎么会只剩下八千只病鹿?”提了几个问题之后就没有学生举手了,我看学生没有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就鼓励道:“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一些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课文,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学生纷纷皱眉思考,一位男生举手说:“为什么说人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一位女生疑惑地问:“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怎么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呢?真是不可思议。”这是两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才能明白这篇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请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引发了学生探索思维的火花。
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思考,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切实提升了课堂魅力。
二、生生互动,让课堂呈现别样的活动与风景,极大地提升了课堂魅力
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互动形式。生生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归纳为补充、互辩、示范三种基本形式。
(一)相互补充,使学生思路更清晰,理解更多元,思维更开阔
补充,就是同学之间在肯定对方观点的情况下从不同角度将一个问题阐释清楚,使答案更加丰满。受年龄的限制,学生对于某个问题的理解,很难回答得十全十美。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补充,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路更清晰,理解更多元,思维更开阔。
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请同学们谈谈“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的理解。一个学生说:“我们应该严于律己,遵守社会规定。”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来补充,不要因为别人看见了就要遵守规定,别人没有看见,我们也要自觉遵守规定。”一个胖胖的女孩说:“汤姆的爸爸让汤姆自觉遵守规定——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没有到,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必须把钓到的这条鲈鱼放掉。”一个戴眼镜的男孩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规定,比如乘公交车时,要主动投币,不能因为人多拥挤而逃票。”学生的发言真好,从斟酌词语理解句意,再联系课文解读这句话意思,最后联系生活实际阐释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我想,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已经深深刻在学生的头脑中了。
(二)相互辩论,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互辩,就是辩论,反驳。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辩能促进他们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天游峰的扫路人苦中作乐的精神,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发学生争辩的问题:“你认为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辛苦吗?说说你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有学生说:“天游峰是那样的高而险,游客们登山都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而这位老人已经七十岁了,他每天要一上一下地打扫一千八百多级台阶,该是多么辛苦呀!”有学生说:“你见过七十岁的老人干这么重的体力活吗?我们身边的老人六十岁就退休了,不是养花,就是遛鸟,过着清闲的生活,相比之下,天游峰的这位老人的生活是不是太辛苦了呢?”有学生说:“天游峰的扫路人生活并不苦。老人每天所做的工作,在别人看来可能是辛苦的,可对于他来说却是充满乐趣的。这好像你非常喜欢一首歌,你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唱,你会觉得累吗?不会的,这叫苦中作乐。”还有学生说:“老人虽然每天上山、下山扫一千八百多级台阶,可他每天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因此这位老人的生活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事实越说越清,观点越辩越明,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在辩论中得到了统一。在这样的争辩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相互示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示范,就是做出榜样和典范,供他人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逊说过:“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大有力。”实践证明,较之老师的示范,学生之间的示范与引领往往更具有说服力与榜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