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全世界都在呼吁保护环境,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益成熟的绿色循环技术成为当下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即将进入蓬勃向上的新时期,以市场化运作实现循环经济效益的理念正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共识。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十年峰会在北京举办,峰会以“绿色发展新引擎”为主题,对循环经济十年大事件和关键节点进行回顾和展望。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发展循环经济应当改变过去财政依赖的状况,让循环经济真正创造经济价值,着重经济效益。
循环经济的理念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之中,物质循环是推行一种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是处于不断的转换中。
循环经济则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 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是:
第一,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第二,新的经济观。就是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循环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要求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
第三,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新的生产观。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经济,用清洁、环保要求从事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是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第五,新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这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这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循环经济进入发展主干道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践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2015年3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发展,同时将“绿色化”与原来的“四化”并提,纳入“新五化”体系中。
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也将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部署,为循环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专家表示,循环经济在我国从理论研讨到探索实践,正逐渐走向完善,“绿色化”的提出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家污染物总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组组长夏青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在经济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将迎来极好的发展时机。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在对比了各国循环经济发展计划之后表示,我国推行循环经济,既是节能减排和走向绿色的战略设计,也是最大程度获取“可持续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
面对经济新常态所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阶段性特征,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模式,同时也成为我国进入新发展常态的绿色动力之一。
循环经济创造经济价值
“十二五”规划之后,国务院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提出,到“十二五”末期,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随着“十三五”的临近,循环经济再一次成为重点被关注。
北京市海淀区和丰台区作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较早的试点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取得不少成绩和经验。例如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丰台园,积极打造生态低碳环境,构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市空间结构,并积极打造中国高铁创新中心、智能控制创新集群、国防知识产权投资交易中心、国家应急救援示范基地、智慧园区和生态园区等。
回收行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潘永刚介绍说,2014年全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总体规模趋于良好发展态势,国内回收总量达到2.16亿吨,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人民币。“进入2014年,一些回收企业主动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尝试推出新型回收模式,出现了‘盈创回收等互联网回收平台;一些企业突破资本困局,与资本市场展开联姻,行业出现了并购、重组、上市浪潮。”潘永刚说,“正是通过创新性举措,2014年行业总体规模取得逆势增长,显示出循环经济模式的生命力。”
为了更好地展现我国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实践成果,推动循环经济大跨步向前发展,经过权威专家推选,峰会发布了“循环经济时代人物”以及“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优秀城市、区县、企业”。其中,夏青、牛文元、贾峰、程会强等入选循环经济时代人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石化、加多宝、通用磨坊、黑龙江尾山农场等入选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优秀企业;北京市海淀区、丰台区,四川省广安市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等入选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优秀城市及区县。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产业融合
峰会期间,同时举办了“循环经济发展与绿色城市建设”分论坛。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参与论坛,就建设城市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言献策。业内人士表示,循环经济已逐步延伸到社会生产生活全过程,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是未来发展方向。
城市垃圾及废弃物的处理是每座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应对的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市容市貌。而城市垃圾及废弃物处理水平的提升,更离不开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
潘永刚表示,从总体上看,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促进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自主研发饮料瓶智能回收机,盈创回收开创了我国首例将物联网技术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结合的先例,实现智能化的一级、二级至再循环的回收体系。同时还有强大的短信平台及门户网站平台予以支撑,为客户提供各种型号的自助回收机具及管理咨询服务。”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涛说。据悉,盈创回收是我国惟一一家可生产食品级再生聚酯切片的企业,带领国内固废回收行业不断创新技术成果。
但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地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绿家园志愿者召集人汪永晨表示,其中既有废旧物资价值不大的客观原因,也存在主观原因。调查发现,多数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废旧物品的回收集合。但在互联网的使用群众中大部分是年轻人,而家庭中卖废品的则以中老年人为主。另外,大部分小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是由进城务工者承包,他们参与废品回收的积极性并不高。
对此,潘永刚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城市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体系,需延伸到社会生产生活各环节,与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搭建科学高效的逆向物流体系;需要搭建电子废物流向跟踪及城市废物回收平台,提高回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需要完善废品回收利用政策,形成合理的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比价,同时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