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华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多功能“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践研究
刘安华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摘要]作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目前,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多功能“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也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校企合作;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基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4.072
2006年11月,以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也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显著特征,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出路。
1多功能“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内涵
目前,关于校企合作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一般认为,校企合作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断创新,例如:“订单式”合作模式、“2+1”合作模式、“工学交替”合作模式等,都是对校企合作理论的有益尝试。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吸收校企合作优秀研究及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与顺丰速运(沈阳)有限公司合作,协同创新,经中国物流学会指导,构建了一个校企共建共管共育共享的多功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它以系统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始终坚持校企参与、系主任负主责“教学与生产管理合一”的管理机制,建立了“产学互动,以产促学”的运行模式,“教学与助学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和“校企互设工作室”的技术服务范式,并建成了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作为保障。多功能“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现了企业、学院、学生、中物联四方(位)的共建共管共育共享。其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的局面;其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最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多功能“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内容及功能
2008年,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顺丰速运(沈阳)有限公司开始商谈合作,2009年2007级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2009年12月顺丰公司与该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009—2013年在08-13级学生中共组建了六期“顺丰班”,2010年顺丰公司在该院内建成“顺丰模拟点部”,后转为正式营业点部,2011—2013年每年引进1万元“顺丰速运慈善基金”,2012年在该院成立顺丰速运输单实训基地,同时完成“顺丰速运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经过6年多实践建设,实现了校企无缝隙对接,该基地在该院建设的顺丰速运虎石台点部、顺丰输单室、顺丰订单班、顺丰勤工助学基地、顺丰见习培训基地、校内专家工作室、在公司设教授工作站等给学校、学生、企业、学会均带来了收益,实现了“四位一体”。从学校和学生角度讲,实践基地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在输单室和公司顶岗工作,公司支付一定报酬,同时每年提供1万元奖助学金,每年近百名同学受益,表现优秀的学生被企业选用,解决了就业问题,学校利用专家工作室和教授工作站建设了“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从企业角度讲,顺丰速运公司基地点部和输单室从事公司实际业务,经济效益显著,为企业培养了后备人才;同时,该实践基地为中国物流学会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平台,为物流行业和企业提供了物流方面的咨询、诊断、培训、评审服务。具备了教学、 生产、助学、团队建设、咨询服务和培训六大功能:
2.1顺丰人才培养基地—教学功能
2008年年底该院与顺丰速运(沈阳)有限公司正式合作,向公司推荐4名实习生,开启校企合作先例。2009年7月公司又在该院招聘12名实习生,为解决公司岗前培训和与公司文化对接问题,学院建议在该院成立“订单班”和模拟点部。随后于当年9月双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下半年经过四轮的严格选拔,在该院(包括物流、电子商务、商务管理、国际贸易专业)2008级选拔20名同学组成第一期“顺丰班”。该订单班除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外,还需要完成顺丰速运公司制订的教学计划。该学院与顺丰速运公司共同制定144学时的课外培训课程,主要涵盖企业文化、职业能力培养、业务操作流程等内容,课程主要由企业专家讲授。经过一年的培训和点部的实操训练,订单班的同学到大三离校实习时,已熟练掌握公司收派员业务和输单业务,可以直接到公司顶岗工作。
2.2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生产功能
以“引入服务、引入管理、引入设备、引入企业”形式与顺丰速运公司合作,公司提供设备和技术,学院提供场地,2010年5月在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建成“顺丰速运模拟点部”(顺丰速运见习实习基地),为物流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等提供了实践岗位,有效解决了物流专业学生实习问题。顺丰模拟点部的管理与运营由顺丰班同学来完成,他们主要负责学院内部的收派件工作。2011年6月顺丰模拟点部华丽转身成立“虎石台营运点部”,负责公司虎石台地区速递业务。该点部校内业务由“顺丰班”同学负责完成,校外业务由公司员工完成,点部负责人负责对“顺丰班”和物流专业学生的实习进行培训和指导。
基于公司速递业务三大工作内容:收派工作、客服工作和输单工作以及后备人才培养的需要,双方研究决定在我院建立“输单实训基地”和“客服实训基地”,形成公司完整的业务链,为学生实训和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有效的支撑。
2012年6月在该院成立了“顺丰速运输单实训基地”,设备及培训由企业负责完成,基地完全按公司的技术规范建设,该基地既承担物流专业学生实习任务,又承担公司部分实际输单业务,输单业务全部由校内“顺丰输单订单班”学生来完成。
“顺丰运客服实训基地”和“嘿客店”的建设正在实施,届时也将开展公司生产性业务。
2.3顺丰勤工助学基地——助学功能
为更好地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引进“顺丰速运慈善基金” 设立“顺丰奖助学金”项目。从2011年起顺丰慈善基金每年拿出1万元资助我系10名优秀贫困大学生。2012年双方签订了共建“顺丰速运人才培养基地”协议,明细了多功能人才培养的内容和运作模式,其中包括成立“顺丰勤工助学基地”。此基地包括校内输单室、寒暑假公司顶岗工作、顺丰速运奖助学金等项目。顺丰输单订单班的同学是从优秀贫困学生中选拔出来的,每期40名两班轮作。自基地建成以来,在校内提供近70个勤工助学岗位,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到顺丰输单实习基地完成输单工作,平均每月报酬在600~900元;每年寒暑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40余个,公司累计资助学生20余万元,帮助了60余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4产学研基地——咨询服务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共赢原则,在开发实习就业基地的同时,也积极为公司提供咨询服务,为公司提供了“后备人才培养”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依据方案,在我院组建订单班、建立模拟点部,有效解决公司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节约大量岗前培训费用;还为公司提供“校园风暴”活动方案和支持,扩大公司影响力和业务量。
2010年该学院与顺丰速运企业共同建立的“速递产学研基地”获中国物流学会产学批准。该基地具有开展物流研究、运作、实习、实验等基本条件,近年来承担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辽宁省及沈阳市物流协会及企业重点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5项,积极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物流方面的咨询培训服务,支持物流新技术的试验推广。该院物流管理教学团队2名教师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物流企业5A级评审员,5名理事,常年为物流企业咨询、诊断、评审。
2.5团队建设功能
基地利用在公司设立的“教授工作站”和“物流管理专家工作室”,把行业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请进来,作为该学院的兼职教师,先后派7人到学院授课;把学院的专任教师送到工作站,到企业一线实践学习,特别是在校内建立的营业点部和输单室,为专任教师学习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条件和机会,提升了专任教师的专业技能,学院有5名教师到公司生产现场顶岗学习,物流专业教师基本掌握速递公司业务操作技能,从而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2.6培训功能
经过6年多的建设,基地现有比较完整的速递业务工作场景,已成为公司东北地区人才培养基地,为培训两批储备经理,共100人;同时也为速递行业在职人员培训奠定了基础。
3多功能“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实施效果
3.1促进了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是产学结合的重要特色。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企业可以参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的制定,依据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将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将能力与知识相统一,构筑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建设可充分利用企业优势,探讨以模块形式组合课程,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此外,及时了解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更新教学内容,将“虚”的内容“实”化,使课程、教学和技术同步进行。
3.2有利于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而学校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源都很有限。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将企业定点为自己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实习,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利条件,保障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整合校内外实践性教学资源,建成创新型实训基地。该院将已有实训室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教学设计、生产要素连接,使其成为具有产品生产特征的校内实训基地,在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上参照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完善建设,使学生能够按照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依托此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辽宁省创新型第三方物流实训基地,以订单培养的形式,达成了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在内的契约关系。
(2)在学院内同类专业的推广应用和效果。本项目研究成果在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应用,培养了大批物流专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其研究思路辐射影响了学院站务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
近年来,依托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大力推进了教改质量工程建设,建成“辽宁省创新型第三方物流实训基地”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速运物流产学研基地”、依托基地建成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级教学团队1个。
(3)在国内职业院校的推广应用和效果。该院与顺丰集团校企合作的多功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思路、运作模式、管理思想已为顺丰集团各分公司和省内外许多高职院校认同和借鉴。顺丰集团将此合作模式在辽宁省乃至全国各分公司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3.3加快“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
让教师暂时走下讲台,在企业中挂职锻炼,增进专业技能,体会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要求,为日后在教学中补收集素材,积累实践教学经验奠定基础。校企合作模式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又丰富了理论知识,有利于“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培养。
总之,多功能“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成功实践了一个学校、企业、学会三方共建四方共享的多功能校企合作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系统化建设方案,解决了人才培养基地“如何建好”的问题;实践探索了校企参与,系主任负主责“教学与生产管理合一”的管理机制和“产学互动,以产促学”的运行模式,解决了人才培养基地“如何管好”的难题;充分发挥了顺丰速运基地在物流业领军优势,创新实践了“校企互设人才培养基地”的技术服务范式,通过与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员工培训等项目,真正成为企业战略合作伙伴,解决了人才培养基地“如何用好”的问题;实践探索了基地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机制,走出一条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平台,成功开展全流程速递业务培训基地队伍建设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7).
[2]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多功能‘四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实践研究”的成果,负责人:刘安华(项目编号:JG14EB147)。
[作者简介]刘安华(1962—),男,山东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