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乡村艺术大秧歌的审美文化透视

2016-01-13 15:29程明陈琛张雯靖
雪莲 2015年30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程明 陈琛 张雯靖

[摘要]选取具有艺术性和地域性的民间艺术东北秧歌作为考察对象,把现实的文化现象、文化问题同对历史的深入思考结合起来,从审美文化的角度解读东北秧歌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和精神意蕴。

[关键词]东北秧歌;审美属性;文化传承

秧歌,是中国东北农村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北方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它原为模仿稻作劳动的一种原始舞蹈,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期间的化妆广场表演形式。

东北秧歌表演形式有地蹦子秧歌、高跷秧歌、舞龙、撅杆、跑旱船、老汉背妻、猪八戒背媳妇、傻柱子等,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今天的郭尔罗斯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郭尔罗斯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郭尔罗斯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近年来,在秧歌服饰上又出现了蒙古袍,从而更加增添了地域和民族特色。

一、东北大秧歌的历史传承

东北大秧歌,历史悠久。早期多有地秧歌和踩寸子(形似高跷,但比高跷矮,不足一尺,方叫“寸子”),后来高跷秧歌多了起来。清代中期,随着内地居民继续向漠北的迁移,东北地区开始出现秧歌,逐步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农村百姓喜爱的文艺形式。早期的秧歌,是城乡居民自发组织开展。参与人数不多,多半是一支队伍二三十人。改革开放以后,秧歌发展成为重要文化活动。

东北秧歌,旧时就有神话与戏剧角色于其中。大型秧歌队伍中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白蛇与青蛇(全白、全青装束,各持两剑,或背于身后),瞎子观灯,小老妈儿,磕(阔)大爷,傻柱子(源于《傻姑爷》的民间故事),老托(头箍脑包,身着青色老妪装,双耳各垂挂一枚红尖椒,手持两支棒槌,边扭边磕打,形态犹如刁婆。有者不持棒槌,而是大号纸糊烟袋,作戏耍之物)。以上这些秧歌人物,都由演技高超者担任,在表演中扮演孙悟空,老、傻柱子和瞎子者为“压轴子”戏,而小老妈、二大妈及磕大爷为“大轴子”戏,在秧歌队最后边。秧歌打头的两个角色,最具引领能力。男装称“伞头”,着肥大红裤,裤角为尺巴宽敞开白布边(唇),上着粉或白对襟、底襟、袖头镶绦子的内衫,外罩敞怀绿绸面的古典戏装,头载如意伞帽,故称“伞头”。扭秧歌时,伞头左手扯起衫襟,右手舞动彩扇,很是气派。另一打头者,男扮秀女装素,绿色花裙,红色上衣,披着玻璃珠串编织成的彩肩,一手持扇,一手持彩色手帕,装素靓丽,舞姿动人,很是好看。秧歌队伍中多数女装者,长裙、系绸腰带,一手持腰带长的一股端边,一手抖扇;不系腰带者则一手持彩帕,一手抖扇,翩然扭动。

二、东北大秧歌的艺术形式

东北大秧歌是以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地秧歌”、“寸子秧歌”、“高跷秧歌”等。在这几种秧歌中,最常见的是“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东北秧歌,每队(伙)少则四、五十人,多则百余人。

1.秧歌着装。在秧歌队中分“上装”和“下装”。扮演女角色的为上装,用鲜艳的绸缎被面当裙子,头戴用彩纸扎成的“山花”,左手舞彩带,右手舞彩扇。扮演男角色的为下装,下装的打扮比较随便,有的斜披彩带,有的腰缠腰铃,手持两根金钱棍。金钱棍是不足一米长的木棍,两端中央嵌铜钱数十个,上下左右舞动,发出有节奏的响声。

2.秧歌的演出形式。东北秧歌非常讲究“走阵”,走阵要大方、朴实、对称、美观,既体现出千姿百态的舞姿美,又能展示队形的巧妙变化。阵形有葫芦阵、龙门阵、天门八卦阵、地门八卦阵等。如果两队秧歌碰在一起,除了拉秧歌队的车老板施碰鞭礼外,秧歌队的领队还要互相施礼,其动作有卡肩、对膝等,礼毕,锣鼓齐鸣,唢呐高奏,两队秧歌互相用“编蒜辫儿”的阵形穿插而过。这时,两队秧歌队的队员都憋足了劲儿,扭出各自的风采来。

3.秧歌的演出时间。旧时,秧歌皆为正月初一至初五,走街串户的扭。现如今,从腊月二十六开始,各村寨的秧歌队就热闹起来。不分年龄辈分,人们披红持绿,手舞彩带和彩扇,脚步灵活,舞姿优美,令人叫绝。在那惊天动地的锣鼓声中,伴着喜庆欢快的小喇叭,人们尽情地扭,撒欢儿地跳,反映了东北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试论彝族“跳菜”的文化传承及其特殊功能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