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摘 要】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舞蹈文化同样肩负着弘扬和发扬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心理的重任。特别是伴随着我国新一轮文化建设的开展,对于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进行探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类型入手,详细探讨了其传承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51-01
民间舞蹈起源于人民群众在长期劳动以及斗争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表达自身情感的形式,且历经数代传承,逐步得到改进和完善。与此同时,民族舞蹈也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相应的文化内涵也比较丰富,这对新时期我国舞蹈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对于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类型及途径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类型
纵观我国民间舞蹈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可以将其划分成农耕文化型、海洋文化型、草原文化型、绿洲文化型以及农牧文化型等五种类型。农耕文化型舞蹈具有优美、安详以及平稳的舞蹈动律,配合着道具,是平原或者山区河谷地带的人民群众在长期从事水田劳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舞蹈文化形式;海洋文化型舞蹈主要是沿海地区或者岛屿地区的人们群众在长期从事航运、渔业以及盐业过程中产生的舞蹈文化形式,包含着浓郁的海洋特色;草原文化型舞蹈具有豪放、粗犷的动律,是草原人民在长期从事狩猎、畜牧以及游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舞蹈文化形式,以娱乐性、徒手表演为主;绿洲文化型舞蹈是长期居住在沙漠边缘地区的人们在从事农耕或者畜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舞蹈形式,具有绿洲文化色彩和娱乐表现性,尤其是继承和发展了古西域地区的乐舞文化;农牧文化型舞蹈是居住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等地区的人们群众在长期从事农业、林业以及牧业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带有宗教观念的舞蹈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审美心理和形式美。
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路径
(一)开展民间舞蹈文化继承工作
从理论上来讲,继承民间舞蹈文化是实现传承的重要基础。随着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文化受到了新时期舞蹈文化以及外来舞蹈文化的影响,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都要始终保持民间舞蹈文化的传统,充分了解和认识它们的固有习俗和文化特色,同时还要保持其固有的文化价值。
例如,在《海石花》这个经典的京族舞蹈中,在保持传统舞蹈风格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入一些新时期的舞蹈元素特征,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民间舞蹈作品,这既可以向现代人传递京族舞蹈最初的原始文化特性,也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接受这种舞蹈形式。实际上,该舞蹈作品主要传承的理念在于回归自然和本体,直观、形象地展现了当代京族人民执着、淳朴的民族特征。借助这个民间舞蹈作品,可知我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本质在于继承和发扬本土民族舞蹈文化。
(二)开展民间舞蹈文化发展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民间舞蹈舞蹈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始终坚持现代民间舞蹈意识和传统民间舞蹈意识的有效融合。而其发展的过程就在于民间舞蹈文化在特定范围内进行改变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继承民间舞蹈的基础上,针对其发展而言,要始终遵循民族风格、民族审美观以及民族性等特征。
例如,朝鲜族女子独舞《扇骨》,其不仅继承了朝鲜族原始的生活特色,还充分借鉴了“闲良舞”的动作词语来发展自身,且相应的动作词汇并非来源于朝鲜族,所以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在发展和创新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充分融入了舞蹈创作思维和时代发展的脉搏,有效突破了传统朝鲜族舞蹈的固有形象,或者可以将其看作是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扩展和延伸,从而进一步增加其民间舞蹈文化的底蕴。由此可知,不断探索和创新民间舞蹈文化是其发展的本质。
(三)开展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教学工作
在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舞蹈教师担负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拓宽自身的舞蹈教学视野,丰富舞蹈教学活动,以便进一步宣扬和拓展民间舞蹈的魅力,同时还要加强舞蹈教学的创新,鼓励学舞者进行大胆创新,以便充分体现他们的舞蹈创作意识和风格,借此来全面弘扬民间舞蹈文化。
总之,民间舞蹈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为了应对多元文化时代对传统舞蹈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快拯救处于边缘化的民间舞蹈文化,需要在保护与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引入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使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传承。
参考文献:
[1]许漓.浅谈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10(7):103-104.
[2]常靖.浅谈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J].美与时代,2014,17(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