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缘
【摘要】语文教学要有创新,常教常新,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结合工作经历,认为做到语文创新教学有三个途径:一是更新教学观念实现创新教育,二是改进教学手段实现创新教育,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创新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88-01
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艰巨而又有意义的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对此作了一些思考。
一、更新教学观念实现创新教育
语文课对于很多老师来讲,往往潜意识地认为就是由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这样,学生思维处处受到控制,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这样的教学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常常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质疑、多发现,允许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语文教学中许多问题确实就有不同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看一切事物、分析问题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想、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这样,学生才可能更多地体检到独到的创新乐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具有价值。此外,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在课外,还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二、改进教学手段实现创新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授课往往是采用三尺讲台、两支粉笔。但随着课程改革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走进了课堂,它几乎无所不能。电脑容量大、直观性强,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可是,很多老师觉得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费时费精力,懒得制作课件。但是,在特殊学校的老师认为多媒体并不是多余的。这些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帮助盲生进行缺陷补偿,投影仪和放音设备恰恰有助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反而为课堂增色不少。在特殊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其实我们完全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可以有选择的使用多媒体,比如,针对有视觉障碍的学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放音设备功能。现代汉语的语音明朗响亮,和谐协调,加上特有的四声声调,更增添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现代汉语是一种极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的语言。有些版本的语文教材配有课文范读录音材料,这些录音带读课文时轻重缓慢的节奏感掌握得都很好,有的还配有音乐,不失为师生朗读的范本。没有配备的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录音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如何读好课文,大多可先让学生听录音来获得感知——充分展示教材中文字的语音美,让学生受到课文语音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此基础上然后让学生加以摹仿,最后可举一反三,进行个体的创新。 不同体裁的课文,运用录音设备的方法应当有所不同。例如,古诗诗歌这种文体,特别讲究语言的韵律美。诗歌语言的声音本身就暗寓和传递着审美信息,所以在教学诗歌这类课文时,听录音的反复范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录音富有节奏感、音韵美的范读,可以把诗的情绪通过音乐般的语音表现出来,诗的思想感情也会在有节奏的声音起伏中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了。学生在听范读的过程中,不但欣赏到了美妙的韵律,同时也领悟了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外,还有散文、记叙文等文体。因为这些文章有许多都出自名家的范文,故极为崇尚语言的音乐美。有的课文中有许多叠音词,它们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表意又自然传神,真是美不胜收。除了运用录音整体感知外,可把节奏强、音韵美的重点句、段多次感知,这样学生在反复欣赏录音范读的过程中,感知了文字所体现的优美意境,领会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了语言文字的精工细雕,受到巨大的艺术感染,从而达到了认知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认真学习信息技术,掌握课件制作本领,特别是对学生吸引力较大的媒体效果,更要精心钻研。实践证明,经常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兴趣浓,课堂气氛活妖,创新思维培养的效果显著。
三、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创新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一篇课文通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自导自演的教学,与创新教育相差甚远。因此,教法要不断改进。而改进教学方法,首先要使教师转变观念,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的“学”成为主体,不是“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打破自我范式,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或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问题的解决,要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谈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急于认同或下结论,而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再想想看”,鼓励他们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因为多一种思路就多一种答案。为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客观环境,如开展模拟采访、组织文学社团活动、鼓励指导学生投稿、开展语文智力竞赛、组织探究式学习……这样,语文的教学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时时处处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