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与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及意义
肖林1,郭梅2,李凤焕2,杜丽敏2
(1天津二七二医院,天津 300020;2天津二五四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增生组)及同期体检健康的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血清HE4、SCCAg,分析血清HE4、SCCAg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SCCAg水平显著高于增生组、对照组(P均<0.05),增生组与对照组血清HE4、SCC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FIGO分期Ⅰ期、Ⅱ期者血清HE4、SCCAg水平显著低于Ⅲ期、Ⅳ期者(P均<0.05),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者的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者血清HE4、SCCAg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不同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尤其是发生淋巴结转移者血清HE4、SCCAg水平明显升高,检测血清HE4、SCCAg水平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鳞状细胞癌抗原;盆腔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45.036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志码:B
收稿日期:(2015-05-19)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近年来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20%~30%[1]。子宫内膜癌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及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进展程度。探索临床应用价值高的肿瘤标记物有利于早期诊断及准确评估肿瘤进展,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们观察了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与磷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年龄34~75岁。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诊断与分期标准参照国际妇产联盟标准(FIGO)。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的妇科肿瘤疾病的患者;接受血清HE4、SCCAg检查前曾接受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临床检查、治疗、病理检查结果不完整者。FIGO分期:Ⅰ期21例、Ⅱ期26例、Ⅲ期15例、Ⅳ期12例,肌层浸润情况:未发现肌层浸润9例、浅肌层浸润37例、深肌层浸润28例,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淋巴结转移52例、淋巴结转移22例,肿瘤直径:≤6 cm 38例、>6 cm 36例,组织学分类:子宫内膜样腺癌54例、非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增生组),年龄41~77岁。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年龄35~71岁。三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血清HE4与SCCAg检测空腹采集三组外周静脉血3 mL,1 400×g离心处理10 min后,放入-20 ℃冰箱保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E4与SCCAg。人血清HE4及SCCAg ELISA试剂盒购自瑞典康乃格公司。酶标仪Rayto6100购自深圳雷杜公司。阳性标准:HE4>150 pmol/L;SCCAg>1.5 g/L。
2结果
2.1三组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增生组比较,*P<0.05;与Ⅲ期及Ⅳ期者比较,#P<0.05。
2.2是否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子宫内膜癌组发生淋巴
结转移者血清HE4、SCCAg水平分别为(359.2±86.7)pmol/L、(1.09±0.39)μg/L,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232.1±58.3)pmol/L、(0.74±0.30)μg/L,发生淋巴结转移者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P均<0.01。
2.3不同浸润深度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28例发生深肌层浸润患者血清HE4、SCCAg水平分别为(372.2±77.5)pmol/L、(0.89±0.31)μg/L,37例浅肌层浸润患者血清HE4、SCCAg水平分别为(210.6±55.7)pmol/L、(0.83±0.33)μg/L,9例发生肌层浸润患者血清HE4、SCCAg水平分别为(195.3±46.2)pmol/L、(0.80±0.28)μg/L,不同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P均>0.05。
3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位于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其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及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进展程度。而目前研究尚未发现能广泛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因此,探索关键性的肿瘤标志物,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HE4是新提出的一种癌症标志物,其基因被发现位于人附睾上皮细胞染色体,能发挥自然免疫的作用。HE4最早用于卵巢增生的良恶性鉴别,Cristina等[2]研究指出,HE4诊断卵巢癌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卵巢癌组织中可发现HE4高表达,而非卵巢癌组织中HE4水平较低,Karolina等[3]研究亦得到相似结论。研究[4]还发现,对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HE4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A125。田峰等[5]对比了HE4、CA125和CYFRA21-1三种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意义,结果显示,HE4的阳性率(88.24%)高于CA125(74.12%)和CYFRA21-1(77.65%)。另一项Meta研究中发现,HE4在卵巢癌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有较好应用价值[6]。研究还显示,HE4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显著相关,高水平HE4能预测患者疾病分期较高,预后不良[7]。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及健康者,且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FIGO分期Ⅰ、Ⅱ期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E4水平低于Ⅲ、Ⅳ期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提示HE4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病程预测。
SCCAg是特异性较高的一类肿瘤标志物,常用于不同部位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与病程评估。梁卫江等[10]研究发现,在宫颈磷癌患者中,SCCA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诊断敏感度为53.42%,特异性达100%,且能预测肿瘤大小、类型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荆结线等[9]研究发现,宫颈鳞癌患者SCCAg水平与肿瘤分期、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SCCAg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但研究并未发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出现血清SCCAg水平升高,其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还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上述关于宫颈癌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未发现SCCAg水平与浸润深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可能由于子宫内膜癌多为腺癌,而SCCAg对于磷癌与腺癌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具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血清HE4、SCCAg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高表达,能较好反映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可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对病程进展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 劳明,吴芸,朱波,等.血清HFA和SCCAg与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J].检验医学,2014,29(5):488-492.
[2] Cristina A, Filomena MC, Elci IO, et al. A comparison of CA125,HE4,risk ovearian malignancy algorithm(ROMA),and risk malignancy index(RMI)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ovarian masses[J]. Clinics, 2012,67(5):437-441.
[3] Karolina P, Bjorg KJ, Karin S, et al. Evaluation of ovarian cancer biomarkers HE4 and CA125 women presenting with a suspicious cystic ovarian mass[J]. Gynecol Oncol, 2012,22(4):244-252.
[4] Anderson GL, Mclntosh M, Wu L, et al. Assessing lead time of selected ovarian cancer biomarker:a nestedcase-controlstudy[J]. J Natl Cancer Inst, 2010,102(1):26-38.
[5] 田峰,易梦璐,齐素文,等.联合检测HE4、CA125和CYFRA21-1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4,29(7):697-700.
[6] 金霞霞,沈波,颜海希,等.血清HE4和HE4/CAl25并联检测对人卵巢癌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72-76.
[7] 李莉,王睿,周欣.血清CA125和HE4水平与卵巢癌病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5):829-832.
[8] 梁卫江,李文,超杨,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鳞癌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4):353-356
[9] 荆结线,武晓红,杜丽莉,等.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与子宫颈鳞癌预后的关系[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2,39(7):54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