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炎平和病毒唑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2016-01-11 02:58陈红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4期
关键词:病毒唑平组喜炎

陈红艳

(沛县人民医院 江苏 沛县 221600)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引发此病的病原体主要有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肠道病毒71型(EV 71)等[1]。手足口病患儿可出现发热、皮疹、疱疹和溃疡等症状。此病患儿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其病情会进一步发展,进而可导致其发生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危及其生命安全[2]。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用喜炎平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缩短其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和皮疹消退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为了进一步探讨用喜炎平和病毒唑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随机选取近期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100例患儿分成喜炎平组(n=50)和病毒唑组(n=50)。喜炎平组的50例患儿中有男33例,女17例, 其年龄在1.2岁至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0.2)岁。病毒唑组的50例患儿中,有男35例,女15例,其年龄在1.6岁至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0.3)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以进行对比。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这些患儿的病情均符合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且均经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2)在入院时,这些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手足或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皮疹等症状。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合并有脑膜炎、肺水肿或心肌炎的患儿。2)合并有语言障碍或意识障碍的患儿。

1.4 治疗方法

1.4.1 为喜炎平组患儿采用喜炎平(由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50mg/支)进行治疗。喜炎平的使用方法是:将10mg/kg的喜炎平加入到1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应连续用药5天。

1.4.2 为病毒唑组患儿采用病毒唑(由江西环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0mg/ 支)进行治疗。病毒唑的使用方法是:将10mg/kg的病毒唑加入到1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应连续用药5天。

1.5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皮疹消退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6 疗效评价标准 1)显效:经治疗,患儿的体温完全恢复正常,其咽峡部的疱疹、手足部位的皮疹完全消失。2)好转:经治疗,患儿的体温趋于正常,其咽峡部的疱疹、手足部位的皮疹基本消失。3)无效:经治疗,患儿的病情未好转,甚至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该数据库中,然后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对该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患儿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皮疹消退的时间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 喜炎平组患儿中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患儿有27例(占54.0%),为好转的患儿有21例(占42.0%),为无效的患儿有2例(占4.0%)。喜炎平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48/50)。病毒唑组患儿中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患儿有18例(占36.0%),为好转的患儿有20例(占40.0%),为无效的患儿有12例(占24.0%)。病毒唑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38/50)。与病毒唑组患儿相比,喜炎平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 间和皮疹消退时间的比较 与病毒唑组患儿相比,喜炎平组患儿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和皮疹消退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的比较 ( ±s)

表1 两组患儿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的比较 ( ±s)

皮疹消退的时间(d)喜炎平组 50 2.34±1.25 3.01±1.46 4.89±1.86病毒唑组 50 4.72±1.41 6.71±1.38 7.27±1.97分组 例数 退热的时间(d)疱疹消退的时间(d)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用药期间,喜炎平组患儿中有1例患儿发生了白细胞计数降低,有1例患儿发生了肝转氨酶升高,有1例患儿发生了腹泻。喜炎平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0%(3/50)。病毒唑组患儿中有3例患儿发生了白细胞计数降低,有2例患儿发生了肝转氨酶升高,有1例患儿发生了腹泻。病毒唑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0%(6/50)。与病毒唑组患儿相比,喜炎平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此病的发病率较高,发病人群主要是年龄在1岁至5岁之间的儿童。喜炎平的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磺化物[4]。相关的药理学研究证实,喜炎平具有阻断病毒DNA复制、提升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加快免疫球蛋白合成的作用[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病毒唑组患儿相比,喜炎平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其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和皮疹消退的时间更短。

综上所述,用喜炎平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缩短其退热的时间、疱疹消退的时间和皮疹消退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1] 李碧清.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黄芪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113-114.

[2] 张彦洁.喜炎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6,14(9):40-40,41.

[3] 谢志军.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4):294-296.

[4] 张玉凤,邓慧玲,符佳,等.喜炎平与双金口服液配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00例对照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5):598-600.

[5] 方岚峰,何永红,司徒淑贤,等.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3):112-113.

猜你喜欢
病毒唑平组喜炎
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腰围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大鼠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生姜脱毒快繁与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双相I型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