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义下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016-01-08 23:10周盛
雪莲 2015年29期
关键词:欲望梦境

周盛

【摘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撼动人心的巨作。主要通过故事环境、人物穿插,向我们展示了人类不能承受的轻与重,论述了人类本身的欲望。通过梦境来阐述人的灵魂思想,在某些意义上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精神分析法不谋而合。本文旨在带着弗朗伊德主义下的观点对该文进行探讨。

【关键词】弗洛伊德主义;梦境;欲望

一、梦里花落知多少

(一)梦的困惑

主人公托马斯是文中主要的男主角,他是幻想主义的代表。稳定的生活使他坐立不安,周旋于女性之间他才会找到存在感,当他梦到自己身处一群半裸的女人当中时,却又急于逃离,逃离到一个娴静温婉的女子身旁。当他遇到特蕾莎后,混乱的女性友谊也成了困惑他的牢笼,他用灵与“肉相分离的观点”来说服自己和特蕾莎,但是深深的负疚感却形影不离,导致最后和女性约会也不能随心所欲。在梦里他还是处于矛盾体,他内心的羞耻感、负罪感时刻打击着他。“好了,你就待在上面吧!自己想想清楚,是选择轻,还是选择重?是选择灵,还是选择肉?”一个狰狞的声音低沉地咆哮着……

(二)梦与愿望

我们知道,当某些希望变成失望甚至绝望时,我们就会把这种寄托变成幻想。所以潜意识会在我们梦里出现,造成梦想与愿望相混的精神状态。在特蕾莎的世界里,母亲的行为举止压抑着她使她渴望寻求一个精神之父,她认为母亲的行为是一种羞耻,继父的无赖也让她需要一个感情释放区,急切寻找一条心灵压力的出路。直到托马斯的出现,让她有种看到父亲的感觉,将托马斯看成自己愿望中的寄托品。努力在他身上索取归属感。特蕾莎梦境象征着她被现实压抑的愿望,她渴望成为别人独一无二的灵魂,依赖这个精神之父。导致最后将真实想法隐藏心中,所以她的潜意识中的愿望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解放。

二、唯美曲折的悲剧原因

(一)环境影响

这部作品创作与一九六八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在民主改革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的环境下,人们急于探索生命中的意义,急于平衡生命里的轻与重。该作品从不同层面描写了爱情的真谛,涵盖了骨与肉、朋友、亲情、祖国的爱。在这种大背景场景下人们背负着生活的欲望,利益的压榨使人们负担累累,人们急于从这种重担下解脱出来。昆德拉将环境与人物塑造结合起来,阐述了人与社会,政治与性的深层联系。让人们通过作品的视角探寻社会动荡下人们的追求和渴望。

(二)人物性格

昆德拉的作品,不仅在环境中烘托人物,更善于将人物性格通过临摹比喻展现给读者。当托马斯再文中一出现,作者就赋予他一种可以选择和掌控女性的权利。文中的托马斯是自私的,属于只享受不负责的人,在他的世界里永恒轮回是他为自己披上的自欺欺人的外衣。他敢于追求爱情追求生命中的轻,却害怕承担,犹豫不决是他最突出的性格,对于要不要接特蕾莎来就纠结了无数次……这些导致最终特蕾莎的离开。不过最后找到也承担了生命的重,没有辜负爱他的人。

特蕾莎,是个特立独行追求人格平等的女性,在她的意识里,身体是忠诚灵魂的,她做不到托马斯所谓的灵与肉是分开的。她也是执着的,对于爱的人义无反顾的付出,可是就是因为性格的塑造,导致托马斯的一次次背叛,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她肩负着绝对的权威,承担着托马斯的轻与重,她的性格导致最后心灰意冷离开心爱而一次次伤害她的托马斯。由于她公正的认识及坚持,最终让她获得婚姻幸福,在她身上体现着的婚姻的真正意义和时代的追求。

萨比娜,社会环境造就了她的性格,这是个渴望自由、热情如火的女性,她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和托马斯有相似之处。她是他是生命之轻,她讨厌媚俗喜欢站在媚俗的对立面,她勇敢善于追求自己的爱情知道如何获得幸福。三角恋从未让她有过愧疚感,她也是“灵与肉分离”的追求者。她的存在就像昆德拉认为的那样,轻得逃离了陆地成了别人不能承受的轻。

三、轻与重

只要人存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就会有无穷无尽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着我们的躯壳。所谓轻与重,无非就是在乎的多与少。特蕾莎是托马斯的生命之重,萨冰娜是他的生命之輕。在作品中,“性和生活”成了该作品里设计最多的成分,在托马斯没有遇到特蕾莎时,他把性与生活视为鸿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特蕾莎对他的全心全意打破了他的规则,对于特蕾莎,他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总觉得她是他无法推卸的责任,这种重重的感觉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特蕾莎是世界里,性却是重于泰山的。母亲的行为让她渴望自己的肉体是唯一的,但是亲爱的托马斯把性看得无比的轻,让她无比失望与痛苦。因为她无法承受这种灵与肉的分离。特蕾莎是托马斯生命中的无法承受之重,而情人则是他的生命之轻,他同萨宾娜一样,也讨厌忠诚与世俗的眼光,喜欢没有责任轻松的生活。特蕾莎和萨宾娜是托马斯生命中的轻与重,他注定要徘徊于她们之间。在徘徊中生存、在徘徊中结束。

猜你喜欢
欲望梦境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神奇的梦境
奇妙的梦境
《冬》:孤独的狂欢
面向“忏悔”——奥古斯丁《忏悔录》的现代启示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那个香草美人的斑驳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