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2016-01-07 13:14苏晓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双困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群体,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导致“双困生”出现了“心理贫困”问题。如何帮助“双困生”摆脱自卑、虚荣、意志消沉等心理问题,引导“双困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重塑价值观,积极地面对“贫困”带来的主观和客观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双困生”;心理贫困;思想政治教育

贫困大学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拉大,高校中“双困生”群体逐渐代替了“贫困生”群体。“双困生”的出现是基于一些“贫困大学生”不仅背负了巨大的“经济贫困”压力,还由于长期压抑和心理失衡,导致了“心理贫困”问题。特别是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广大农村、部分城镇特困家庭的学生在与社会环境接触时,往往出现自卑、虚荣、消沉、攀比等偏激心理,甚至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

1 “双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成因分析

“双困生”出现“心理贫困”并非偶然形成,而是基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固有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所致。从“双困生”的心理问题表征来看,尽管将贫困视为耻辱是人们固有的传统观念,但归根结底是“经济贫困”滋生了“心理贫困”问题。

1.1 外在因素

造成高校“双困生”产生“心理贫困”的外在因素有很多,其中客观环境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这里我们所提到的客观环境是一个大的范畴,既包括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地区的经济和人文环境,也特指学校这个重要的教育环境。

通过调查显示,经济贫困的学生主要来自三种类型的家庭,一是经济落后地区或农村;二是家庭可支配收入在城市平均线以下的城镇家庭;三是家庭遭逢变故失去经济来源的家庭。无论哪一类家庭,对于“双困生”心理成长造成的阴影都是不容小觑的。长期生活拮据,导致这些学生在人文修养、文化涵养方面显得与城市脱节,再加上物质诱惑,很容易滋生自卑、虚荣、攀比等偏执人格。

另外,高校过多关注“勤工助学”、“企业助学”、“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对提高学校知名度、创造社会效应投入较多师资力量。但对于“双困生”的人文关怀方面有所欠缺,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渴求,间接地引导“双困生”对“贫困”产生了错误认识。

1.2 内在因素

尽管外在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心理贫困”问题还是主要取决于“双困生”的内在因素影响。也就是学生对于“贫困”的错误认识,以及失衡的心态,导致了自我否定和自我封闭。

2 “双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心理贫困”对学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贫困”。之所以一部分“贫困生”没有转化成“双困生”,不乏有外在教育环境影响的作用,但更主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心态和对“贫因”的正确认识。

2.1 营造环境——外因推动内因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双困生”摆脱“心理贫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可为“双困生”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空间。通过环境的渲染,尽量抚平“双困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和心理落差。

首先,学校方面不仅要关注“双困生”的经济脱贫,更要关注心理脱贫。特别是“贫困学生”在接受社会捐助、进行勤工俭学的同时,多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一些企业通过学校给予贫困学生经济救助时,校企双方应尽可能少地以公益活动之名,以被救助学生作为打响知名度的噱头,而是切实关心学生的内心成长和实际需求,增加经济资助的人情味。

其次,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避免贫困生滋生不劳而获的心态。建立奖励、贷款、减免学费、补助等多等级的资助体系,不仅对贫困生予以相应的考核,也通过这一机制树立“劳有所得”的思想意识,使“双困生”从所得奖励中认识到自身价值,扭转“双困生”的自卑、虚荣等偏执人格,改变其对“贫困”的认识。

2.2 心理疏导——内因促进行为变化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彻底改变“双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还需要进行切实有效的心理疏导,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下,督促学生付诸行动,使之外化为日常行为。

一方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双困生”与其他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给“双困生”适当的心理成长空间。过度关注与呵护,反而会使“双困生”产生被区别对待的感觉,对于淡化其“经济贫困”的影响起反作用。对于个别“心理贫困”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但应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调适空间。

另一方面,构建“双困生”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一些“双困生”受客观条件限制,才艺匮乏,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来实现。校方可鼓励“双困生”建立自己的社团,通过社团活动,为“双困生”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以帮助其树立自信。

对于“双困生”这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盲目进行,“双困生”存在的问题较之“贫困生”更加严重和复杂。面对内心敏感又极度脆弱的“双困生”,要认真分析其“心理贫困”的成因,从外在教育环境和学生自身探讨问题与答案。再通过营造环境和心理疏导等策略,运用外因来推动学生的内因转变,再引导学生将内因变化付诸行动,进而根治“双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对“症”下药,成为“双困生”成长之路上的一盏明灯。

参考文献:

[1]朱新力.高校双困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09(5):175-177.

[2]孙晓东,苏晓玲.高校“双困生”现状及思政教育帮扶措施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113-114.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B328。

作者简介:

苏晓玲(1971-)女,河南南陽人,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级审计师,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