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友春
(蚌埠汽车士官学校 基础部,安徽 蚌埠 233011)
● 战略投送Strategic Projection
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应注重“三个强化”
曾友春
(蚌埠汽车士官学校 基础部,安徽 蚌埠 233011)
通过分析中、外军队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特点规律,提出:建设配套化的投送基础设施、信息化的投送环境,强化战略投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建立完善的投送信息网络、高效的投送指挥机构、快捷的投送协调机制、自动化的投送指挥系统,强化战略投送指挥控制能力建设;增编投送战斗单元,做好投送隐蔽伪装,加强投送信息防护,实施投送整体防卫,强化战略投送全维防护体系建设。
战略投送;基础设施;指挥控制;全维防护
信息化局部战争战略投送的特点,既不同于机械化战争战略投送,也不同于一般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略投送。信息化条件下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应从我国国情军情出发,在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进程中,着重在投送基础设施、投送指挥控制和投送全维防护建设上下功夫,实现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投送,快捷高效地完成战略投送任务,为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支撑。
战略投送能力是国家战略后勤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近期几场局部战争来看,组织实施战略投送不仅要依赖军队自身的战略投送力量,还必须依赖国家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战略投送设施建设,既是提高战略投送能力的基础,也是建设“精确后勤”的一个关键因素。战争实践一再表明,战略投送能力是制约后勤保障能力提高的“瓶颈”。要想实现“精确投送”,构筑打赢大通道,就必须加强战略投送基础设施建设。
1.1建设配套化的投送基础设施
配套的投送设施是完成战略投送任务的基本前提。由于信息化局部战争战略投送具有批量大、强度高、速度快的特点,投送设施的配套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战略投送能力的强弱。美国的高速公路分为州际公路、主要交通动脉、战略高速公路网、主要战略高速公路网和沟通交通动脉的联接通道五大子系统,总长达约25.6万km。这样庞大的陆路交通体系,把全国200多个重要军事设施、机场、码头连接在一起,在美军的迅速集结和快速投送等行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长达6.2万km的铁路运输体系,被美军称之为“战略铁路走廊网”,它把重要军火承包商、军火生产基地等近1 000个军事设施连为一体,而专门用于军事物资装备转运的火车车皮就超过1 000节。可见,投送基础设施既是组织战略投送的基本依托,也是组织平、战时后勤供给的重要平台,更是维持和再生军队战斗力的基础。目前,我军战略投送设施还不够完善配套,投送能力相对薄弱,与战时实施快捷、高效投送的要求仍有某些差距,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战略投送设施的准备工作。我国企业的布局、能源的开发、公路与铁路网的建设、输油管道的铺设、机场与港口的修建和电信设施的布局等方面,都应依据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客观需求而发展,着重从解决作战力量投送的“瓶颈”问题入手,按照平战兼顾、军民融合的原则,加快全域机动能力建设步伐。突出抓好边、海防公路和重点部队进出道路建设,搞好主要铁路、公路、枢纽桥梁抢修力量预置和装卸载设施建设,加强对战区内码头、港口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全面提高战略通道的通行能力;加强对公路通驻地和铁路连兵营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陆地投送体系,兴建和完善综合投送基地、迂回公路,改善装卸站台条件,兴建一定吞吐量的机场,完善空运设施,提高投送作业时效;充分考虑到战时投送的需要,加强国防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形成以战略空运为重点,以铁路、公路投送为主体,以水路、管道投送为辅助,纵横交错的系统网络,使投送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打赢战争的需要。
1.2建设信息化的投送环境
信息化局部战争中,“制空权”“制海权”“制信息权”是维系战略投送高效运转的基本保障。美国通信卫星可以汇总从各个渠道搜集来的对整个战场形势做出总体勾勒的信息,并迅速摆在战场指挥官和万里之外的华盛顿决策者面前。军用卫星既可向各类精确制导武器提供攻击目标的准确方位、跟踪和预测战场天气走向,也可在敌方上空执行侦察和谍报任务。美军利用其绝对的制空权,建设了一个单向透明的信息化战场,为赢得近期几场局部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撑。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把源源不断的战场信息,通过“3S”(GPS、RS、MGIS)技术多样的应用手段,使伊拉克战场变得单向“透明”,美英联军对战场情况一目了然,伊军的一举一动全在美军的掌控之中,成为美军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现代战场是陆、海、空、天、电、网组成的多维空间,构成了电磁环境与信息环境融于一体的作战环境。而信息化投送设施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只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某项技术,往往难以满足信息化投送的需要,不能提供所需的地理位置、信息处理、投送模拟和全程可视的综合能力[1]。战略投送的巨大合力,来源于网络的功能和立体投送方式的综合运用,单纯对某一局部的建设与控制,难以实现快捷高效投送之目的。所以,投送环境信息化建设应向集成化方向发展,把卫星、飞机和其他飞行器作为集成的平台,用于航天或航空对地观测及信息定位、侦察、制导和测量,实现天基“3S”集成;把车辆、舰船、飞机、地效飞行器等作为集成的平台,用于投送工具(车辆、舰船、飞机)的电子地图导航,用于对地面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对地面目标的实时定位、动态跟踪、遥感测量等导航作业[2],实现地基“3S”集成,营造一个基于北斗的快捷高效投送平台。同时,要建立各军种通用、实时定位的战场图像系统,与其他作战要素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并构建起三维投送环境,为战略投送指挥员创建和体验敌方目标三维空间提供有力的支持,做到知彼知己,优选投送路线,为实现精确投送创造条件。
指挥控制能力是决定战略投送效能的关键。战略投送组织指挥作为整个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既要担负顶层筹划、指导作战后勤保障全局,又要组织实施战略投送。这就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科学统筹战略投送行动,发挥军民融合、一体保障优势,灵活有效地运用战略投送力量。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引起了军事形态的转变,深刻影响着战略投送诸领域,迫切要求其作相应的投送变革,健全完善战略投送指挥程序与手段,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投送指挥体系,以适应“能打仗、打胜仗”的需要。
2.1建立完善的投送信息网络
现代战略投送系统大量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形成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实施辅助决策。但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使得战略投送系统对网络依赖性增大,为敌方实施网络攻击提供了条件。如果敌方利用网络攻击破坏了战略投送指挥网络系统,将使战略投送组织指挥陷入无所适从的瘫痪状态。因此,为了确保战略投送指挥顺利实施,在平时就要建立战略投送资源信息库,提前做好战略投送资源信息统计,实现战略投送力量静态可视、投送资源力量动态可查,为战时决策和调配物资提供可靠依据;完善战略投送信息网络系统,依托全军指挥网、综合业务信息网,加强无线远程通信网络建设,着力提高部队官兵对无线网络通信设备的安全使用能力,使任何指挥单元、平台都具有战场信息互联、任意报知的能力,实现战略投送各要素结网而行;加强对战略投送指挥员的信息战培训,使其不仅通晓战略投送的各种通信知识,还要精通敌方信息战手段的使用方法和策略,掌握一定的反制手段,以便战时能够应对战场上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在战时,要以国防交通系统既有设施建立专门的指挥控制网,善于借助其他各种军事指挥网建立迂回网络,以确保在网络节点遭毁时不中断整个投送指挥控制;并通过战争动员建立起电子对抗分队、网络对抗分队,使战略投送信息系统依靠军地力量防御敌方信息手段的攻击,确保战略投送指挥的顺利进行。
2.2建立高效的投送指挥机构
战略投送指挥机构,既是军队投送活动的神经中枢,也是战略投送的决策机构。只有建立具有高度权威的战略投送指挥机构,才能真正实现指挥控制实时化,发挥其应有的指挥投送全局的效能,有效运用国家、军队、地方和海外补给点的战略投送力量,完成信息化局部战争中战略投送任务。这就需要我军尽早建立具有权威统一的战略投送指挥机关——战略投送司令部[3]。战略投送司令部作为军地结合、诸军种一体的战略投送联合指挥机构,既要考虑对军队投送力量的联合指挥需要,也要考虑与国家、地方相关部门的协调需要,还要考虑海外补给点的适时运用,更要综合考虑作战任务、战场环境、力量投送与地方经济、交通、通信动员潜力等因素,通过“人—机”结合制订出投送计划,对战略投送全局实施顶层宏观调控和指挥下级联合投送行动,实现国家、军队、民间投送力量的高度集中统一领导,并把战略投送指挥功能高度融合于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实现投送、作战、保障一体联动、实时高效。
2.3建立快捷的投送协调机制
信息化局部战争中,战略投送涉及要素繁多、内外关系协调复杂、时间要求特别紧迫。战略投送指挥机关,只有适时组织投送系统各军兵种与各专业之间的内部协调,组织投送系统与作战系统、装备系统以及国家、地方有关部门的横向协调,研究解决战略投送所涉及到的重大事项,明确各专业、各部门的保障任务和协同方式,才能协调一致地完成战略投送任务[4];只有规范和协调相应的战略投送行动,建立科学完善的战略投送运行机制,才能确保战略投送的有效实施。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在长达500 km的运输保障线上,因没协调好内部的关系,当遭到伊拉克军队袭击时,出现了混乱现象,不仅影响了投送的速度与效益,还影响了整个作战行动。因此,战略投送要科学高效地组织指挥,就要适时调整战略投送力量的规模与布局,紧密衔接各种战略投送方式手段,做到“装、运、卸、转”协调一致,“投、修、防、打”密切配合,形成整体作战、一体保障。
2.4建立自动化的投送指挥系统
从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全局出发,组织实施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投送,是战略投送指挥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信息化局部战争的“全维性”,决定了战略投送指挥控制的“复杂性”。未来作战中,战略投送部队要做到“精确投送”,必须建立灵敏高效的自动化投送指挥系统,对军地投送力量进行实时化、数字化的指挥控制,科学有序地使用各种投送力量,使军地投送力量物尽其用。因此,应完善战略投送动态监控系统,将战略投送指挥网纳入全军指挥网,并与国家交通运输部、民航总局、民政部、铁路总公司等有关部门的网络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要借助自动化的指挥控制手段,不断提升战略投送全程可视化水平,根据投送任务的轻重缓急优化战略投送路线和先后顺序,使战略投送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时地掌握战略投送信息,实现各军兵种、各地方、各部门之间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的连续性、可靠性和及时性[5]。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运用C4IKSR系统把作战空间预警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精确打击武器系统联成一体化的军事系统,基本实现了指挥控制、目标探测、实时跟踪、战场机动、战场防护、火力打击、毁伤评估的一体化。同时,美军在战略投送指挥系统上,通过建立全域作战保障系统、全资产可见系统、在运物资可视系统等,对在运人员、物资、装备进行有效跟踪与控制,基本实现了投送全程透明化,为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护投送生存,掌护后勤保障行动自由权,为现代战争之用兵精要。战略投送是未来战争中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关键因素,是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重要目标,是维系战争机器运转的“命脉”。面对高度信息化的侦察和打击手段,战略投送的具体实施难度更大,务必强化投送全维防护体系建设,大力提高战略投送全程生存能力。
3.1增编投送战斗单元
战略投送安全防护是投送成功的根本保证。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战略投送还是敌方侦察监视的重点,靠简单的伪装和欺骗手段不能躲过敌方的立体侦察监视。同时,战略投送作为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是联系作战与后勤的重要纽带,尤其是战略投送的基础设施(机场、车站、码头、桥梁、铁路)更是敌方精确打击的重点。可以说,信息化局部战争中战略投送将面临陆地、海上、空中以及太空的立体监视和全维打击[6]。因此,必须转变战争的前后方观念,切实加强战略投送系统的防侦察、防精确打击能力。在战略投送方式手段上,改进和采用新的投送技术和方式,运用多路多方向投送、大宗物资分批接力运送、军民总体联合投送等方法,削弱敌方对我军战略投送目标的侦察和精确打击效果。在战略投送部队编成上,实现由单一投送功能向保障与作战兼备的多功能转变,适时、适量地增编战斗单元,以便其在完成战略投送任务的同时,独立地或在作战部队支援的情况下,实施积极的防信息侦察、防精确打击、防敌特破袭等防卫行动,增大战略投送的安全系数[7]。
3.2做好投送隐蔽伪装
实施巧妙的隐蔽伪装是战略投送防卫的重要手段。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中,信息对抗激烈,侦察打击同步,作战进程加快,使投送隐蔽伪装的任务拓宽、工程浩大、风险加大、时效性增加,需要在建设布局上统一组织隐蔽伪装,迷惑敌方侦察。只有根据主要作战对象和可能作战方向,避开敌空中精确打击的锋芒,做到纵深梯次配置,才能有效防止重要投送基础设施过于集中而易遭敌方打击的难题。只有加强对港口、码头、桥梁、隧道、机场等重点目标的全维防护,注重隐蔽性、多点性,使敌方不易发现目标,分散敌方打击火力,才能减少战时投送咽喉的梗塞现象,达到此断彼通、顺畅高效之目的[8]。科索沃战争中,隐真示假、巧骗“天眼”是南联盟军队平时积累的反空袭作战经验。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机场是北约78天空袭重点打击的目标,曾经被反复轰炸。但南空军保存了95%以上的完好率,特别是撤出普里什蒂纳时,南空军的1l架MG-21战机像是从地下“冒出来”似的飞走了。这充分说明,巧妙伪装、积极隐藏、平战结合,仍可有效地保存战略投送实力。当调整应急投送力量部署时,应通盘考虑选择迂回路线;当路桥损毁后,投送保障支援力量要迅速到位;当敌方卫星过顶时,要隐蔽伪装好投送装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物,从而达到隐真示假、保存实力的目的。
3.3加强投送信息防护
信息防护是实现顺畅高效战略投送组织指挥的关键因素。投送信息防护是信息化局部战争战略投送不可忽视的行动,也是总体作战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好比一柄双刃剑,它在极大地提高立体、快速、远程投送能力的同时,也使战略投送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危险。而且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中开放式的互联网络,使投送信息系统易遭“黑客”攻击和“逻辑炸弹”的威胁[9]。因此,在投送信息对抗上,要建立严密的信息防护网络,做好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建立及时的防病毒软件升级机制;在投送网络防护手段上,按功能区设置集中数据备份设施,加强投送网络整体监管,及时配备安全监管软件,根据战场环境需要选择特殊的安全手段,用安全隔离和物理单向隔离来维护投送网络安全;在投送信息防护方法上,运用“静动结合、袭防同步、人机一体”的方法,对战略投送信息安全进行全时空、全领域、全过程防护[10];在投送信息防护安全检测上,针对敌方具有很强的网络攻击性能力,采取测试性攻击投送系统网络的方法,以此强化数字投送环境,加强网络运行安全,尽早发现投送网络的安全漏洞,提升战略投送部队的技术能力;在投送网络自身战斗力建设上,对计算机加装防火墙,采用国产最新加密设备与技术,用信息技术打造“中军帐”,做到软件与硬件都有“金钟罩”,有效地防止敌方对网络的侵袭,减少投送信息的失密现象,确保战略投送网络安全运行。
3.4实施投送整体防卫
加强战略投送防卫,确保战略投送安全,是实施战略投送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关键在于使投送与作战一体化、作战与保障一体化、军队防卫和地方防卫一体化。具体说,在投送防护手段上,统一使用军地防空力量实行一体化区域防空。信息化局部战争条件下防空,同传统的防空有实质性区别,如果仍像过去那样,在投送通道附近部署防空部队,难以有效对抗敌方的精确打击。因此,要将战略投送防卫纳入整体防空作战防卫体系,统一组织隐蔽伪装,加强战场投送设施的防卫力量,组建一定数量的、具有一定安全防卫能力的应急保障旅和应急兵站,采取隐真示假的欺骗手段进行防护,在远离重要机场、港口、码头、桥梁、隧道的海岸、江河边,设置一些假机场、假港口、假码头、假桥梁、假隧道,迷惑敌方卫星、飞机的侦察,提高战略投送设施的防护能力;要依托部队的反侦察与防空力量,建立安全系数较高的投送通道,确保作战力量快捷高效投送;要重视投送保障战斗力建设,加强远程投送装备配备和主要投送装备的自卫火力和电子对抗系统,使战略投送力量具有较强的防护作战能力,有效地防护敌方软硬杀伤武器的攻击,大力提高我军战略投送整体防护能力。
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涉及军地部门多、调用地方资源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军民深度融合战略,以完善配套的投送基础设施来夯实应急应战基础,以权威高效的投送指挥控制来提高联合投送效益,以联合一体的全维防护来提升战略投送生存能力,从而更好地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
[1]周海燕,周铜,黄青山.“3S”技术在“数字黄河”中应用[J].测绘学院学报,2003(3):30.
[2]曹春晖,郭睿.提高战略投送能力浅析[N].战士报,2011-10-11(4).
[3]曾友春.全域整体战战略投送能力建设论要[J].后勤学术,2016(1):65.
[4]曾友春.对建立我军战略投送指挥机制的思考[J].指挥学报,2010(6):35.
[5]宋传平.基于战略投送策略的电磁频谱保障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4):157.
[6]郭兆东.提升我军远程投送能力的对策[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4,16(11):3.
[7]史新生,曾友春,董志强,等.战略投送基本问题[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137.
[8]马丽娜,白英广.现代化军队信息安全保密的形势和对策[J].军事测绘,2007(6):14.
[9]卞广启,何士林.军事测绘网络安全防护的几点思考[J].军事测绘,2009(5):15.
[10]黄余良.沿海地区战场交通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国防,2003(5):56.
(编辑:张峰)
“Three Reinforcings” in Building Strategic Projection Capacity of Our Army
ZENG Youchun
(Basic Courses Department, Bengbu Automobile NCO Academy, Bengbu 233011, China)
To improve the strategic projection capacity of our army,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mies in this respect, puts forward “Three Reinforcings”: reinfor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ategic projection infrastructure by building accommodated projection infrastructure and creating information-based projection environment; reinfor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trategic projection command and control capacity by establishing a perfect projec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an efficient projection command authority, a quick projecti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an automated projection command system; reinforcing the strategic projection all-dimensional defense system by increasing projection combat units, carrying out projection concealment and camouflage, strengthening projection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nd implementing overall defense.
strategic projection; infrastructure; command and control; all-dimensional defense
2016-03-21;
2016-04-19.
曾友春(1963—),男,博士,教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7.001
E234
A
1674-2192(2016)07- 0001-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