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然
摘 要:小学识字教学,要坚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构字规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兴趣,创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断提高小学识字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认知规律;兴趣;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6-0052-02
小学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识字教学,为今后语文学习打牢学生准确识字、规范用字的根基呢?
一、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儿童在入学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言语能力。他们通过口头语言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口语语汇和简单的生活用语,为汉字的学习和阅读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中的《认一认1》一课,共有16个生字。这些字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在生活用字中经常见到,教学时,打破以往一个字一个字教学的惯例,利用课件把16个字全展示出来。然后提问: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想一想这里面有你认识的朋友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自己认识的一些字。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而是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识字教学初始阶段的对象是6~7岁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记忆力较强,但学得快,忘得也快。呈现一个汉字时,儿童对其形状的辨认经历的认知过程是:①先整体后局部,即识字总是先感知字的整体,然后辨认个别笔画;②先轮廓后内涵,即低年级儿童往往对字形的轮廓容易掌握,对内部细节难以牢记;③先上部后下部;④先左后右;⑤先熟悉后生疏。了解儿童的这些认知特点,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就要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来考虑,为儿童探求新知识提供可能。教学内容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教学难点要分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儿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记忆,从而促进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
汉字的特点及自身规律就是它的构字理椐,简称字理。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从结构上可分为独体字(象形、指事)与合体字(会意、形声)两种。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椐进行汉字教学。这是我国传统的识字方法。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王筠的《文学蒙求》等诸多识字教本,都是依据字理来解析和识记汉字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也是根据字理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在小学阶段,运用字理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类字的教学。
(一)象形字的教学
中国汉字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教材的识字内容也是遵循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编排的。如冀教版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中的“日、石、燕、川、竹”等就是最简单的象形字。这些字都具有实物的形象而且笔画简单,有的与图形非常相近,如“日”“石”等字。教学时,利用这类字的特点,先让学生读字看图,展开想象,字形就很容易掌握了。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重点指导一个字,归纳学法,再组织自学其他相关的字,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会意字的教学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象形字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演示法、图示法,会意字也很容易掌握。譬如,学习“笔”字,可以拿一支毛笔,问学生这是什么?(毛笔),接着从上到下观察毛笔的结构,竹子做的笔杆,羊毛做的笔头,合起来就是一支毛笔,然后出示“笔”字进行学习,它的音形义迎刃而解。
(三)形声字的教学
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最多、接触最多的就是形声字。形声字的教学重点在于“形”。教学时,运用转盘,通过加减偏旁和换字偏旁的形式,以了解字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学会一串新字。如:“青、请、清、晴、精、睛、静”“包、泡、炮、抱”。成串的比较会让学生在字义、字形和字音方面产生联系,快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三、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法,提高学习兴趣
目前,识字教学方法很多,比如,图示法、演示法、表演法、绘画法、游戏法、故事法、猜谜法、编顺口溜法、比较法、联想法等。这些方法为识字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但是,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把握这样几点:(1)要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而不仅仅拘泥于某一种;(2)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提倡改革创新;(3)方法的运用应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为目的,不流于形式。总之,识字教学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识字方法,开拓识字渠道,探索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
(一)变换角色,让学生主动识字
识字教学要改变或避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互换角色,给学生创设主动识字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比如,在生字教学中,我们不是领读,而是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自己会认,鼓励学生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完成识字任务。这样的教学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
(二)利用多种手段,增强识字的趣味性
实践证明,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识字。如上面所说的“笔”字的教学。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手段有:挂图、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表演、绘画、音乐等等。
(三)拓宽识字渠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与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空间识字,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学生可以利用的识字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校园里的墙报、师生的姓名、社会上的广告牌、建筑物的名称、商品的标签、实物名称、各种图书、电脑、网络等,都能成为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必将使学生跨入更大的识字乐园,也必将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有更多、更新奇的发现。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