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兵
【摘要】及时的布置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拓展延伸,又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强记忆,并将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才可以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习惯,才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判断意识,形成自己的思想。因此高效课堂下课后作业就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关键词】课后作业 高效课堂 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98-01
初中阶段现有考试制度的限制(陕西省语、数、外在中考中均占120分,历史仅占40分)使历史学科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主科中;而历史作业模式单一,缺乏层次,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但没有课后的复习巩固,又容易让学生遗忘。为此笔者在课后作业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多元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摸索。
一、趣味性
很多老师的课后作业是对课堂知识机械训练式的重复强化和记忆,题型死板单一,这样虽然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兴趣学习则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并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因人而异,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型的作业。例如:笔者针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课《千万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和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两课设计的作业:“仔细阅读课文并结合p83的活动课二,描述一位农村少年在春节前后早起进城的故事。用他的眼光来看看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习俗等。”
设计思路为:这两课需要学生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通过学习了解对历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拉近与历史的距离;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能力。
二、多样性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优势、风格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布置时效性强的多样性作业。
1.多样性的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之有所改变。
(1)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作业:①给学生一个相对矛盾的命题,让学生确立自己的观点,并围绕其观点组织史料进行论证。如“有人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有人却认为开凿大运河是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人却认为辛亥革命取得了成功。为什么?”②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行想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假如你是×××,你会怎样想?”等等。③提出历史现象的反面假设命题,要学生求证,如“假如没有曹操,历史会有什么样的发展?”。④由古至今,由中至外地进行联想,如“由商鞅的死你想到了什么?”。
(2)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如“用语言或绘画的形式描述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所居住的房屋”;“自己的姓氏是怎么来的?”、“你所知道的孙中山”、“我看美国”等等。这些作业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答案,以语言表述为主,形式可以自由选择。
多样的作業为学生展现各种能力创造了多种机会,使其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和学习意识,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三、多元性
在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笔者还注意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庭之间、师生与社会之间的多元化的合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以全员互动为基础,以团队状况为评价标准,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
多元化的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团队间的竞争,如成语典故知识竞赛;
2.分小组编演历史剧,如商鞅变法;
3.社会调查,如询问父母或其他长辈近20年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本地区民族分布或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4.寻找知识疑问,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如寻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为什么”;
5.分观点进行正反双方辩论。
趣味、多样、多元化的作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长久发展,要适应高效课堂的需求就应该从创新思维的角度,积极提高历史课后作业的时效性,引发学生积极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与同学、教师、等的合作,并在合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主动能动性,为自己和团队的荣誉,积极合作找寻有用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多样时效性的作业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应了当下高效课堂的实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