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朱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31-02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师范类大学出于培养中学语文教学师资的目的,一般都开设了本专业;综合类大学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也设有中文系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各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都会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来确定教学内容,所以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模式。我们并不否认这套教学模式的优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套固有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何跳出固有模式的禁锢,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传统高校的教学模式,而应该努力创造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其改革基本指导思想是“两个结合”:一是结合传统培养模式,侧重加强学生的理论修养、提高人文素质;二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在总体改革思路的指导下,本文侧重探讨独立学院中文系语言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实践。并以笔者所在独立学院为例,提供改革和实践的事实依据,希望对同类院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明确培养目标——两种能力目标的分化[1]
目前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目标非常含混地表述为“提高语言文字分析运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以及运用汉语的能力”。这一目标将理论素养和语言应用混在一起,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就使得我们很难兼顾二者,于是便出现了“理论既不到位,实用也不如人意”的局面。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中的语言能力分化为 “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研究能力”两部分。语言应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系统掌握其母语各种语言要素和结构规则的基础上按一定方式运用它们生成话语以实现交际目的的能力。语言能力不是一种专业能力,而是人人都具备的,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的能力。在一个人的智能结构中语言能力是最基本的,可以说它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工具性”能力。而语言研究能力却是一种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只能在语言学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才能发展起来。语言研究能力针对的是以汉语为主要学习对象的学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根据这一培养目标,通过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应该使学习者对汉语(包括它的文字)——它的整体及其各个结构层面、它的运用方式、它与社会文化的联系等有科学而系统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者通过学习应初步获得对汉语的各种现象进行研究的能力,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
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文化传播系为例,我系下设多个专业,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商务文秘、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广告等。语言类课程作为各个专业的都会开设的基础课,面向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我们根据不同专业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而不是照搬传统的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主设定的培养目标。文秘和新闻广告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该是两种能力相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语言类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都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一)结合两种能力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1.根据培养目标择优选择教学内容
根据各个专业需求的不同,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汉语言文学和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注重两种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又要培养语言研究能力,使两种能力相互促进。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教学内容要注重系统性和科学化。所谓系统性即语言知识结构要完整、全面而且深入。所谓科学化即在教材体系的基础上,要融入新的理论成果,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整合各门语言类课程的内容,避免重复内容。
其他专业(新闻广告、文秘等)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结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基础的,与语言实际应用关系密切的内容展开教学,而不必拘泥于教材的知识体系。
2.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
传统的语言教学基本上处在对语言知识的静态讲授上,忽视了语言背后的东西。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语言类课程也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我们应该扩大语言课堂的信息量,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性,提升语言课程的文化品位。尤其是文字和词汇部分的教学内容,更应该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掌握具体的语言理论,还能够了解语言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优化课程设置,增开以应用为主的选修课
在“两种能力”培养目标以及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不能再沿用传统的课程模式。我们的改革目标是整合现有语言类课程,以语言基础理论为依托,增开以应用为主的选修课。课程设置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按照从低到高、由浅及深的规律逐步地、分层次的开设。例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语言基础理论课程,应该作为必修课开设在一、二、三学期,原有的语言学概论课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分专业分方向选修,我院中文系下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需要系统掌握语言学理论,应该在二、三学期开设,其他新闻、广告和文秘专业不必开设该课程。
语言类课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语言类课程和写作、文学课程的相互配合。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在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训练,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如普通话口语、实用交际口语、演讲与口才、公关语言艺术等实用交际训练课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整合现代大众传媒中的语言资源
传统教材中的语言资源有其自身的优势,是众多专家学者长期教学科研的成果,权威、准确、严谨、特点明显,代表性强,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缺少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在实际教学中很难与学生形成共鸣,严重影响了对语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当今社会已进入现代大众传媒时代,各种新兴媒体的传播形式也日益多样化,视频影像、色彩、图画、声音都成为传播的载体,但是语言仍是各种载体传播信息的核心和基础,语言无可争议地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所以,各种新兴媒体都蕴藏了丰富的语言资源。而且新兴媒体的语言贴近生活、贴近情感,新鲜可亲、时尚、个性,迎合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得到普遍青睐。在传统语言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引入新兴媒体中的语言资源,不仅可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强化语言理论,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加课堂的互动。
三、利用第二课堂,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受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总学时的限制,很多环节不可能在常规教学环节展开,但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为例,我们以“四项基本能力”为目标,连续多年在学生中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项基本能力”具体包括“写字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写字能力”是指学生要具备书写规范、整齐的钢笔字、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简化字的能力。“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打造“说话能力”是指每个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达到国家规定的级别要求,并具备和强化即兴说话、演讲能力。“写作能力”是指要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非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具备常用的公文、应用文写作能力,汉语言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公文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之外,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学写作能力。“动手能力”即“现代办公能力”,是指学生应会使用常办公用的办公软件,具有较快的打字速度,掌握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方法。第四种能力不涉及语言应用,本文不做论述。
根据“四项基本能力”的内容我们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了丰富的活动。针对“写字能力”我们举行相关的汉字规范化讲座、硬笔书法讲座,每天坚持临摹一张字帖,举办“写对常用字,告别错别字”汉字听写比赛,硬笔书法比赛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掌握规范的简化字,为未来的就业与深造打下良好的文字基础。针对“说话能力”我们举办说话能力专题讲座,涉及普通话和正音的训练、语用学等语言知识,以班为单位进行即兴演讲比赛,举办朗诵大赛和辩论大赛等,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提升普通话水平,提高语言沟通技巧,把话说得准确、简明、达意。针对“写作能力”举办通用公文的基础培训和专题讲座,开展“语病纠错”的比赛,发现并改正各种书面文献中出现的病句,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参加文学社举办的征文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写作修养,提高其应用写作能力,使广大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规范。
综上所述,语言类课程的改革必须以“应用”为指导思想,结合人文素质,提高应用实践能力,才能真正体现中文专业“宽口径、重人文、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目标。本文是在总结其他院校语言类课程的改革成果并结合我院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语言类课程的改革思路和实践活动,尤其是我们的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反响强烈,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如何将人文和应用结合起来,更加科学的优化语言课程的设置,选择教学内容,对于我们语言教学者来说仍然是任重道远,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尝试。
参考文献:
[1]刘大为,巢宗祺.两种能力的课程分化——关于“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语言文字应用.1995,2
[2]张秀珍.汉语专业语言类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36
[3]靳开宇,闫晶淼.中文语言类课程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2009,1
[4]王丽.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专业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