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历史贡献

2015-12-31 20:19郭波
红广角 2015年12期
关键词:历史贡献乡村马克思主义

郭波

【摘 要】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中国农运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黄学增创立了雷州青年同志社。资料证明,这个组织是当时中国乡村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雷州青年同志社的革命活动丰富,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在广东南路革命史中留下了较重的痕迹。本文就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创立、活动经过进行分析,试图全方位还原该组织的历史面貌。在此基础上,就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历史定位和历史贡献进行分析。

【关键词】雷州青年同志社;乡村;马克思主义;历史贡献

雷州青年同志社是由大革命时期中国农运领袖之一的黄学增创立的一个革命组织。根据相关史料的考证,这个组织是当时中国乡村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不仅如此,雷州青年同志社在黄学增的领导下开展了丰富有效的革命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特别是广东南路革命运动作出了贡献。然而,无论学界还是官方对于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关注不够。雷州青年同志社遗迹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相当滞后,针对雷州青年同志社的理论研究成果寥寥。为此,笔者通过文献整理、田野访谈、会议座谈等活动,力图就雷州青年同志社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为相关决策者和理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并引起各方的关注,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一、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创立

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革命形势发展的产物。在建党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如火如荼。各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组织也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21年就成为广东共产主义小组成员的黄学增也有了成立马克思主义革命组织的想法。此时的黄学增还是陈独秀创办的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的学员(团广州市委档案室存《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学员名册》可查)。正好在1922年陈独秀来到广州召开广东党组织骨干会议,讨论国共合作等问题,并于同年5月初,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黄学增也在这个时候毕业于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会后,陈独秀指示黄学增返回广东南路组建革命团体,并向粤西地区的民众宣传中共“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政治主张。陈独秀的指示与黄学增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1922年7月初,已经是共产党员的黄学增从广州回到家乡遂溪着手马克思主义革命组织的建立。黄学增先在遂溪县六区敦文村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宣传活动,同时串联六区进步青年薛文藻、刘靖绪、黄而杞等数十人,最后在敦文村黄而杞家客厅成立了中国乡村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雷州青年同志社,开始在雷州半岛传播马克思主义。该社的宗旨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反对军阀统治,驱除法帝,收回广州湾。”①这在《中国共产党湛江历史》《中国共产党遂溪地方史》《中国共产党赤坎历史》都有记载。关于雷州青年同志社成立的时间、地点和宗旨,也可从1924年8月18日,在广州主持召开的雷州青年同志社修改章程及改组工作会议,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备案及后来开展活动的历史材料得以佐证。

雷州青年同志社成立后,黄学增组织社员到各乡村发动农民,联名向雷州驻防军控告遂溪县六区乐民团总陈河广,陈河广平时横行乡里,经常鱼肉乡民,最后,雷州驻防军扣留了陈河广。①陈河广被扣留的消息传开后,六区的农民和渔民个个拍掌叫好。1922年8月20日,黄学增通过同志社的社员发动组织五区、六区、七区农民和渔民,在敦文村井头戏场召开了广东南路首次由共产党员主持的农民代表大会,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路农民斗争的序幕。

二、雷州青年同志社的主要革命活动

雷州青年同志社开展活动的时间,在1922年至1926年之间。活动区域主要在于雷州半岛农村及广州市。有历史文献纪录部分活动自1924年8月18日至1926年6月23日这个时间段;间接记载活动情况的自1922年至1924年8月。其活动涉及到与民团军阀斗争;社员入读黄埔军校、农讲所;加入南征邓本殷的行列;对日本入侵满洲的声讨;纪念“五卅”运动和“六、二三”惨案;反对广州商团叛乱;反对段祺瑞政府勾结帝国主义加重税收;反对法租界广州湾政府等方面内容,下面以时间为顺序去进行综述其活动情况。②

(一)1922年至1924年8月的活动情况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1925年与韩盈等人组建“共产主义青年团雷州特别支部”,1928年出任中共南路特委委员兼海康县委书记的薛文澡,在1950年撰写的《薛文澡自传》中,是这样对雷州青年同志社早期活动进行表述:“时政治不良,官绅贪劣,盗贼蜂起,掳掠焚杀奸淫,哀鸿遍野,满目疮痍,人非草木,谁不愤激,究其祸端,均缘恶霸迫良为盗。因见及此,遂邀同黄学增、黄广渊、黄宗寿、黄成美、王树烈、刘靖绪等数十青年,组织‘青年同志社籍以号召同志,团结力量,反抗恶霸,先择其凶蛮恶极的陈河广(六区双村、历充六区区长,团总等伪职)控诉于防军司令部。该恶被捕后复释,反遭仇恨,诬控通匪事情。因不能立足,乃避难北上广州,投读增埗省立工业学校,肆业两年,对于学术虽无多大进步,但得认识罗绮园、阮啸仙、周文雍等革命同学,潜移默化,对于革命思想,稍树了根基,其感愉快。又因学费无着,迫得辍学,转考黄埔军校。一九二四年夏入学至六月间加入国民党,十二月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2月间卒业军较。”③虽然,薛文澡这段回忆资料,至今未能找到历史文献予以佐征,但根据《农讲所学员名册》和《黄埔军校“三期”学员名册》记载,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其他创建者黄广渊、黄宗寿,黄成美、王树烈、刘靖绪确实分别于1925年1月1日,进入广州农讲所第三期或广州黄埔军校三期就读。因此,这也可以间接地佐证薛文澡的自白应当可信。对于雷州青年同志的这段活动历史,大革命时期任遂溪县农民协会副委员长,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代表黄学新生前是这样口述的:“黄学增赴穗读书后第一次返回家乡,便发动薛经光(文藻)、黄广渊、黄美吉(成美)、王树烈、黄而举及我多人,成立了‘雷州青年同志社。我们在成立会议上商定了由黄学时出资在敦文村东北方修建乡市一座,税务收入按4:3:3分成,即4成归黄学时,3成归敦文祠堂,3成归雷州青年同志社。乡市在次年正月十四日正式开市。市场管理费由黄学思(学增胞弟)和黄学庭(黄学时胞弟)负责收取。”④

关于黄学新口述雷州青年同志社的活动情况,还可以站在黄广渊在1925年11月30日,“社会义义青年团雷州特别支部”,召开的第二次临时会议的讲话记录和遂溪县农民协会执委成员组成的视角下,分析其口述材料是否可信。首先,黄广渊在这次会议的讲话中谈到遂溪六、七区最早的农民运动是由雷州青年同志社乐民分社负责开展起来的。⑤其次,黄学新在遂溪县农民运动的早期开展工作中,应该有很大的贡献,所以,才能在遂溪县建立县农会时被选为副委员长,当选为广东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不然,在此之前一个一直在家务农的青年怎能有此殊荣呢?黄学新在口述中,谈到雷州青年同志社成立大会商议建设乡市的问题,这在历史文献中也是没法找到记录材料加以印证。但是,1927年5月14日,就是在黄学新口述的这个乡市(新圩仔),因税务之争,乐民农军扣押了乐长区署长潘林雄及7个警兵,引发史称的乐民起义的打响。国民党遂溪县县长1927年5月21日给国民革命军司令蒋介石的快邮代电(435)号也提到了农军占领这个乡市,扣留乐民区署长之 事。①1927年冬,国民党乐民区警署警兵放火烧毁了这个乡市——敦文新圩仔,抗日战争爆发后才恢复并坚持营业至1952年,今尚有遗址可考。黄学新在他的口述材料中还谈到,他参加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会后,与海康陈凤鸣以雷州青年同志社社员的名义入读了第六届广州农讲所,并在1962年将农讲所证章,交给前来敦文指导修建黄学增故居的时任湛江地委书记孟宪德,对于黄学新的这个口述有待进一步考证,在此暂不赘述。

(二)1924年8月18日以后的部分活动情况

1924年8月18日,黄学增在广州长塘街内主持召开雷州青年同志社大会,韩盈、黄广渊、薛文藻,陈荣位等20人参加会议。会议研究修订了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宗旨和章程,选出黄学增、韩盈、黄斌、黄广渊、陈荣位、陈荣福、陈遵魁7人为执行委员,陈均达、田乃英、余晃3人为候补委员。由执委选出韩盈为主任,黄斌为书记,陈荣位兼任会计。会后,该社将上述情况呈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备案。②从雷州同志社的这次分工设立有会计的情况看,雷州青年同志社应该是一个组织机构管理较为严密的组织,也是一个有经济收入的组织,不然不会设有账务人员。9月,黄学增从广州返回家乡敦文村,利用雷州青年同志社联络遂溪籍青年黄学家、黄学伦、陈阿隆、陈荣封、黄仲义、刘军、余华柱、刘学明,吴协民、陈克醒、黄铁雄十人,前住广州黄埔军校三期、农讲所第四期、广东法官学校第一期读书学习。③从黄学增返乡推荐青年前往广州读书,也可看出雷州青年同志社,当时在遂溪一带还有社员继续开展活动。10月,雷州青年同志社与“广州新学生社”“广州反帝大联盟”等30多个团体,先后在广州举行“九七国耻纪念大会”和“警告商团示威大会”。会后,联合发表了《为抗议商团军屠杀“双十”节示威的市民告国民书》。10月13日,雷州青年同志社在广州召开会议,发表《反对段祺瑞政府勾结帝国主义加重关税》的宣言。会后,向全省发出通电。11月,雷州青年同志社社员黄杰、陈均达,在广州农讲所第二届结业后,秘密返回雷州半岛开展农民运动。④1925年七月,雷州青年同志社执委黄广渊返回雷州半岛,吸收觉悟青年,组织雷州青年同志社乐民分社,后即分配社员到各乡宣传及组织农民协会。雷社乐民分社当时有社员百二十余人。纪家区分社,也成立起来,有社员十余人。

1925年2月1日雷州青年同志社出席在广东大学大操场举行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大会。”这在1925年2月20版的《中国军人》创刊号《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大会记》上的记载中可以推论。1925年9月26日,学增与黄广渊、黄杰等发动在广州的“雷州青年同志社”与“广东省青年农工社、新学生社、民权社,青年军人联合等团体组成革命青年联合会,选举新学生社代表邓颖超为主席。⑤10月,雷州青年同志社社员韩盈、黄广渊、薛文藻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雷州特别支部”。⑥1925年12月15日和31月,国民革命军南征邓本殷军事即将结束,雷州青年同志社发表了《雷州青年同志社对雷州善后宣言》和《反对广州湾政府收留逆军枪械宣言》。原始资料还保存在中国第二档案馆存370号中。1926年2月17日《广州民国日报》登载的《雷州各界反日大会详情》一文载称,雷州青年同志社联合驻雷第四军政治部等团体发起,召集雷州全体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出兵满州巡行示威大运动;26日,雷州青年同志社联合中国国民党海康县党部筹备处,海康县农民协会、遂溪县农民协会等团体向广东省政府通电要求缓办捐税事宜。⑦

1926年3月11日,《广州民国日报》的报导有载,雷州青年同志社联合海康党部、遂溪县党部组织了“雷州各界欢迎十一师凯旋大会”。1926年5月间,《工人之声》有载雷州青年同志社遂溪分社联合遂溪总工会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控告徐闻贪官污史。①1926年6月雷州青年同志社联合海康县农民协议等团体,通电反对“雷州财政处长李光业私运仇货”破坏省港大罢工行为。②5月30日,遂溪县各界联合举行“五卅”纪念大会,雷州青年同志社遂溪分社发出《“五卅”中杀案敬告民众书》。③6月23日,雷州青年同志社遂溪分社联合遂溪县农协发表《纪念沙基殉难烈士告各界同胞》宣言。④随着大革命的失败,雷州青年同志社事实上停止了活动。

三、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历史定位

雷州青年同志社是中国乡村最早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这是最基本的历史定位。它的成立时间基本上与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的时间吻合。相关史料显示,中共“二大”召开时,中国乡村并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着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这可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所载得予印证。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全国仅有195个党员,早期党组织也只是建立在城市,农村还未有建立任何党组织。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得知:1922年5月,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在广州召开时,全国有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十七个。这些团体具体分布于:上海、北京、武昌、长沙、广州、天津、保定、唐沽、唐山、安庆、杭州、潮州、梧州、佛山、新会、肇庆的城市或县城中。全国团员虽有五千之众,但大多数为工人,次之则学生,在农村农民中,当时还没有共青团员。除此以外,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期间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前后,全国各地由学生、学者、教师等知识分子组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学术团体也只有建立在城市,在乡村间根本没有条件,没有人才去组织这类研究组织或团体。因此,雷州青年同志社是成立于农村,以农村青年学生为主体,由中共党员领导,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团体。这在当时是没有先例的。

四、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历史贡献

雷州青年同志社虽然只是当时中国众多马克思主义革命组织中的一个,并没有特别显赫的声名,但是客观来讲雷州青年同志社对中国革命特别是广东南路革命运动作出了一定的历史贡献。这不应该被后人所忽视。主要来说,有四大贡献:

(一)对于当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

作为在农村创建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小组,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宗旨中就带着鲜明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的。而且雷州青年同志社在革命实践也在很大程度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二)为后来农村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组织提供了经验教训

雷州青年同志社创建于农村,活动范围很大程度也在农村,成员也基本来自农村。从1922年成立到1926年实际解散,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训。这为以后中国在农村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组织提供了经验教训。

(三)直接为中国革命特别是南路革命提供了大量人才

就雷州青年同志社的社员而言,现没法找到统计数字,但是有历史文献记录的社员有黄学增、薛文藻、黄广渊、黄成美、黄宗寿、王树烈、刘靖绪、韩盈、黄杰、颜卓、邓成球、黄斌、陈均达、陈荣位、田乃英、余晃、陈荣福、陈遵魁等人。这些社员后来全部到在广州读书。他们当中除王树烈、刘靖绪、黄成美以外,其余的均为中共党员,南路农民运动的早期骨干。特别是创建者黄学增,被誉为广东四大农民领袖之一,是广东早期党组织的主要成员、深圳党组织创建人、广东南路革命运动主要领导人、琼崖工农红军的创始人之一。韩盈、黄广渊、薛文藻均为雷州半岛党组织创始成员;黄杰、陈均达、黄广渊为雷州半岛最早秘密组织农会的农运骨干。①这些社员中,除了薛文藻、黄成美、王树烈外,均没有离开过革命队伍。解放后他们中的黄学增、韩盈、黄广渊、黄杰、陈荣位、陈均达、颜卓、邓成球、黄宗寿、陈荣封、陈亚醒均被评为烈士。

(四)开展的革命活动有力推动了广东南路革命活动的兴起

雷州青年同志社开展的革命活动融入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革命活动大业中去,在大革命历史中写下深厚的一笔。雷州青年同志社除了在雷州半岛搞革命活动以外,还跑出雷州半岛、跑出广东南路。一些革命活动是直接同全国其它革命活动配合在一起的。例如南征邓本殷和省港大罢工革命活动中雷州青年同志社都作出了贡献。雷州青年同志社创建人黄学增1925年6月2日在广东大学操场主持了中共中央驻临时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的“援沪工人大会”。这场大会被视为吹响了省港罢工人的号角。7月3日,黄学增又受聘为中华全国总工会顾问,为配合国民革命军南征邓本殷,在第二次东征期间,出任中共南路特委书记,发动南路和琼崖共产党、共青团员和青年学习随军宣传,支持南征军事行动。雷州青年同志社社员薛文藻在省港罢工期间,出任省港罢工纠察队委员会军需处主任兼大队长,南征邓本殷战斗打响前,受派潜回雷州策反邓本殷下属的蔡炳煌部队支持国民革命军南征军事行动。②

前文提到,雷州青年同志社受重视程度不高,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因此,笔者能够引证的资料有限。文献资料除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这样的宏观性资料,更多的是《黄学增研究史料》《广东南路农民运动史略》《南路农民运动史料》《中国共产党遂溪县地方史》等关联度较高的资料和刊物杂志发表的相关理论文章。除此之外,一些没有公开出版的资料,例如雷州青年同志社社员及后人的回忆录、一些党史爱好者个人的没有出版著作或文章等等也是笔者重点挖掘的材料。特别强调是,笔者引用了一些相关人物的采访资料。这里特别感谢黄海同志给予的大力帮助。黄海作为黄学增的后人,不仅直接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而且帮助笔者联系了很多相关人物(例如革命人物后人、村民、湛江退休党史工作者)。特别鉴于个人能力、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对雷州青年同志社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一些史料的考证还有待深入;一些历史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全面;一些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例如黄学增通过雷州青年同志社推荐了十三人前住黄埔军校就读,推荐了十九人进入广州农讲所就读。其中,规模人数最广泛的是1924年9月的一批,这批青年90%以上都是贫苦的农家孩子,既无经济又缺少文化基础。例如黄埔三期的黄学伦、黄学家、黄宗寿、黄仲义、刘学明等。他们是怎样筹集到资金前往广州?又是怎样考入黄埔军校?这始终是一个谜。根据黄埔军校三期的招生规定,他们是根本不符合条件的。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也证明了雷州青年同志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大力度,更期待相关理论工作者关注这个课题。

(作者系中共湛江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乡村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
浅析川陕苏区妇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