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读书学习与改造主客观世界

2015-12-31 20:19张海
红广角 2015年12期
关键词:周恩来

张海

【摘 要】“学到老,活到老,改造到老”是周恩来一生都践行的人生格言,他坚持学用结合,努力改造主客观世界,用马克思主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强调不断进行思想改造,适应客观世界发展的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改造客观世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终生。

【关键词】周恩来;学用结合;改造主客观世界

2009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讲话,其中讲到“周恩来同志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把读书学习与加强世界观改造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

习近平的讲话直接指出了周恩来读书学习的主要特点:学用结合。周恩来强调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要读死书,要活用。”②他说:“如果我们不把书本上的知识跟实践相结合,这个知识就是死的,没有用的。反过来说,不相信书本知识,只相信自己的狭隘经验,也是危险的。我们要坚持毛主席倡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③纵观周恩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读书学习的一生,他始终坚持学用结合的读书观,做到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统一,认有字之书与识无字之书的统一,从而达到立足现实,改造主客观世界。

一、改造客观世界,解决社会问题

周恩来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并号召青年学习,他说:“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就是把普遍真理具体化运用到中国的土壤上。我们青年要在这上边来学习。”④他反对学用分离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主张学以致用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客观世界,指出:“单靠多读几本马列主义的书是不行的,问题在于实践。理论要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否则就是空话,于事无补。”⑤周恩来不仅如此说,而且身体力行,努力改造客观世界,解决社会问题。

1915年日本趁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之际,加紧了侵华步伐,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为了达到称帝的野心,卑颜屈膝地接受了“二十一条”,中国前途陷入黑暗。对此周恩来写道:“呜呼!处今日神州存亡危急之秋,一发千钩之际,东邻同种,忽逞野心。噩耗传来,举国骚然(扰),咸思一战,以为背城借一之举,破釜沉舟之计。一种爱国热诚,似已达于沸点。”⑥当时社会上有两种救国方案:一种主张崇尚教育,一种主张振兴实业,两种主张尖锐对立,各执一词。究竟哪种方法能够救国?周恩来在读了孟子和亚当·斯密的书籍后,并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是着眼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将书中观点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提出“民德民生双峰并峙两利皆举”,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民德行“达于尧天舜日之境”,国家富裕“比隆与欧美”。

1917年,周恩来为了表达去日本寻求真理的豪迈誓言与决心,他写了一首七绝诗,诗中写道:“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 在这里“邃密群科”和“面壁”指读书学习,“济世穷”和“破壁”指改造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这首诗表明,他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读书学习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要改造社会,使国家富强,通过“面壁”的勤奋读书学习,达到“破壁”改造社会的目的。他把“邃密群科”与“济世穷”结合起来,把“面壁”与“破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他学以致用的读书观。周恩来学以致用的读书学习态度,并不是他某个阶段的一时兴起,而是贯穿于他人生的全过程。在后来的留法欧洲时期,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正确思想武器,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学以致用,运用到中国革命实践中去,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政务院总理,面临着许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问题,他坚持读书学习,阅读参考了大量的马、恩、列、斯、毛的著作,从中寻找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理论支持和借鉴。据当年在周恩来身边担任财经秘书的吴群敢回忆,周恩来办公室的书柜中,放满了新华月报和毛泽东选集、马恩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还有一些辞书工具书。因为他经常需要查证核对一些著作、文件、资料、日期、数字,这样便于他随时取用。在读书中他坚持学以致用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写了大量的文章,论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问题,这些思想无不闪烁着学用结合的光辉。

周恩来还经常教导年轻人要学用结合,强调“学习是为了劳动,为了社会主义建设。”①建国初期,为了培养人才,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我国派出了一大批留学生,周恩来在不同场合多次对留学生表达了要学以致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殷切希望。1953年在欢送留学生出国的讲话中说:“我们派学生出国留学的目的,就是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的知识。”“你们一定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知识,回来为祖国服务。”②1965年在访问罗马尼亚时对留学生说:“我们到这里来学习,不是为了要什么毕业文凭,而是要把知识学到手,用在祖国的建设上。”“要做到学以致用,使自己学成以后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③

二、改造主观世界,解决思想问题

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周恩来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你能把社会改造好,自己也就得到改造了。”③为此,他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学用结合,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周恩来刚到日本后,由于个人境遇和家庭状况,他一度情绪非常低落,甚至陷入彷徨,曾求助于佛教的“无生”,他在日记中写道:“看着世上一切的事情,都是走绕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不如排弃万有,走那‘无生的道儿,较着像省事的。”④1918年2月开始,周恩来把《新青年》第三卷全文,重新读了一遍,使他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他在日记中写道:“晨起读《新青年》,晚归复读之。对所持排孔、独身、文学革命诸主义极端的赞成。”“这几天连着把三卷《青年》仔细看了一遍,才知道我从前在国内所想的全是大差,毫无一事可以做标准的。来到日本,所谓的‘无生主义自然是高超了许多,然而却不容易实行。总起来说,从前所想的、所行的、所学者,全都是没有用的。”①通过读《新青年》,周恩来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洗礼,开始抛弃旧的思想,接受新的思想,主观世界的改造,使他犹如重获“重生”、“更生”一般,他兴奋地写道:“我自前天忽然的醒悟,将以前的一切事体都看成了不足重的事、不足取的事,心里头非常的快活。‘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我这时候的思想,与这句话一点儿也不错。我这时候的喜欢,好像比平常人信宗教还高兴十倍。宗教家常说人要信宗教就是‘更生、‘重生,我觉得我这回大领悟,将从前的全弃去了,另僻‘新思想,求‘新学问,做‘新事情,实在是同‘重生、‘更生一样子了。”②并下定决心“我愿意自今以后为我的‘思想、‘学问、‘事业去开一个新纪元才好呢!”③

这种学用结合改造主观世界,解决思想问题的原则,周恩来始终一以贯之。1942年,整风运动在全党展开,周恩来积极参加整风运动,他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自己参加革命二十多年来的斗争历程对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写下两万多字的笔记。他说:“经过大革命和白色恐怖的锻炼,坚定了我对革命的信心和决心。我做工作没有灰心过,在敌人公开压迫下没有胆怯过。”“同时,我的本质还忠厚,诚实,耐心和热情。”④经过延安整风学习,周恩来的主观世界得到了进一步地改造,他说:“做了廿年以上的工作,就根本没有这样反省过。”他表示: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对毛泽东的领导确实心悦诚服地信服。⑤

周恩来强调学用结合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还集中体现在他十分重视思想改造上。他把读书学习与思想改造结合起来,指出:“大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改造。我想,凡是要求学习的人,都应该有这样一个起码的认识。”⑥周恩来认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要跟得上客观世界的变化,就必须学习,通过思想改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使人的思想不落伍,跟得上时代,时时前进。否则“即使参加革命多年的同志,如果忽视了改造,革命意志衰退了,还是要落伍的。”⑦他甚至把思想改造比作是“空气”和“洗澡”,来强调思想改造的重要性,他说:“要经常反省,与同志们交换意见,经常‘洗澡。”⑧“要把思想改造看成象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不然,你的思想就会生锈,就会受到腐蚀。”⑨正因为如此,他强调要:“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还没有加入党的朋友,凡是参加革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也应该这样。”⑩周恩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就是学用结合改造主观世界的生动写照。

总之,周恩来努力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学用结合的学习方法,对于加深理解习近平关于学习的系列讲话精神,加强党员干部读书学习,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讲师、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学部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周恩来
论周恩来对新四军的卓越贡献
浅谈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贡献
周恩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研究
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贡献研究综述
心系雪域高原
周恩来与王云五关于宪政的共识
周恩来中西方文化观初步探析
抗战时期周恩来与海外统战工作
周恩来生态文明建设方略对共同体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论周恩来国际关系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