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粤北抗战的特点、历史地位和贡献

2015-12-31 20:19戴利捷
红广角 2015年12期
关键词:历史贡献历史地位基本情况

戴利捷

【摘 要】抗日战争期间,广东人民以粤北为大本营坚持抗战6年,在国共两党的共同领导和各界民众的持续努力下,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顽强抗击为全国持久抵抗、培养战力赢得了时间,使粤北抗战成为中国抗战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关键词】粤北抗战;统一战线;基本情况;特点;历史地位;历史贡献

粤北抗战是指广东军民在国共两党合作的领导下,以粤北为大本营在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与日军展开的战斗,抗战史上共有两次粤北会战。经过6年的战斗,中国取得了两次粤北会战的胜利,两个战场的抗击为全国持久抵抗、培养战力赢得了时间,粤北抗战因此成为中国抗战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粤北抗战的基本情况

1938年10月,日军为策应耗时已久的武汉会战,悍然发动了进攻广州的作战,突袭惠州大亚湾,中国守军猝不及防,挣扎抵抗数日后华南重镇广州陷落,广东党政军当局被迫仓促迁往粤北。粤北①地处粤桂湘赣4省结合部,是沟通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与内陆的重要交通枢纽,向有“入粤之咽喉、百粤之雄都而五岭之奥区”之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广东抗战局势中,以粤北为据点,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位置极具优越性,广东当局为保存实力和发动后方、培养战力的需要,决定将省会迁往粤北首府韶关,同时在韶关成立辖两广的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以此为中心建设粤北抗战基地。

韶关成为战时省会后,国民党省党部及各党政机关、报刊、团体、学校逐步也汇集而来,成为了粤省的军事、政治、经济、文教中心。中共广东省委及各抗日救亡团体为适应抗战需要,也一同迁来韶关,共建粤北抗战基地,给韶关带来了蓬勃活跃的抗战氛围。广东当局首脑在韶关发表坚持抗战的宣言,强调“团结、整军、惩贪、民运、进步”,并实行新政,通过整饬吏治、推进工商业繁荣、开展抗战宣传等措施,各地民众逐渐恢复从广州失陷以来的失落情绪,对当局寄以厚望,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在粤北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社会各界力量,激发民众抗战热情,促使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支持抗战,为粤北持久英勇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次在粤北与日军开展的大战,史称第一粤北会战和第二次粤北会战,均以粤军胜利告终。粤北军民以顽强不屈的意志抵抗了日寇达6年之久,最终虽遭失败,但是在两次粤北抗战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使粤北抗战在中国抗战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对全国抗战大局的支持,使粤北地区成为巩固华南的重要堡垒。

二、粤北抗战的特点

在国共合作共同领导下,粤北各界军民响应“人人抗战”号召,奋斗在各自的战线上,为抗战胜利的共同目标作出了应有的努力,表现了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奋斗到底的决心,为支援全国抗战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粤北抗战呈现勃勃生机。

(一)抗日统一战线凝聚全社会力量,为粤北抗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稳定广东局势,缓和地方矛盾,加强广东抗日力量及对广东的控制,国民党中央改组广东当局,新任当局政要张发奎、余汉谋、李汉魂示以明耻教战,号召社会各界上下一心,整军经武,励精图治,收复广州,洗刷奇耻①;广东共产党组织深刻分析当前局势,努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带领广大群众纷纷行动支持粤北抗战基地的建设,整个粤北出现了坚持团结、抗战、进步的新气象②。

余汉谋丢失广州,遭上下谩骂,为保实力地位,挽回威信,意欲借助抗战之名笼络人心;张发奎受过大革命洗礼,追求进步,坚持抗日,想要有所作为而无人可用,他们因此积极寻求共产党等社会力量的帮助,成立了12集团军政工队,主动招收从广州撤退而来的以“抗先”为骨干的战时工作队和各地爱国青年八百多人开办了政工训练班,不少爱国进步人士和名流学者也充实进来。政工队员在提高官兵对抗战的认识、振奋部队士气、密切军民关系、动员群众支援军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两次粤北会战的胜利。八路军驻韶关办事处认真贯彻共产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主张,在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作出了一定贡献,为广东当局抗战提出了很有益的建议,如通过整军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发动群众参加抗战活动,重视培养青年干部等,还帮助国民党省党部创办《北江日报》,通过香港办事处为其购买新印刷机。

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基础上,文化界人士积极推动抗战文化,形成了文化界统一战线;妇女抗日救亡团体广泛开展募捐献金、医护慰劳、救济收容等大量工作;著名爱国医生陈汝棠率救济总队在前线或敌后开展救济工作,安置难民等等,粤北各地民众抗战情绪高昂,积极应征入伍,协助军队作战,破坏道路桥梁,实行空室清野,运送粮秣弹药,抢救伤病官兵,甚至荷枪参战,成为战场上源源不断的助力,尤其潖江、翁源、佛冈乡民聚众围歼日军,极其英勇。各界各阶层人士在民族危难关头,众志成城,团结御侮,共赴国难,形成了统一战线精诚团结的典范,为粤北抗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二)正面战场英勇抗击和敌后战场不屈不挠相结合,打出了粤北人民的战斗意志

广州、武汉失陷后,中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主导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广东当局基于敌我态势和中央作战指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以坚持持久战为作战基调;以确保粤北,占领英翁线既设阵地为守势作战方针,作战准备上争取主动,积极加强阵地工事,调整部署,补充兵员粮弹,训练部队,加强政治工作和动员发动群众等诸业务。共产党主导的敌后战场组织和发展游击队、自卫队骚扰袭击敌人,使其陷入人民战争的泥潭。

两次粤北会战是广东正面战场上的核心战役,均以粤军胜利告终。这两次会战以打阵地战为主,日军武器装备大有优势,加以飞机、战车掩护,实力大大超过我方。粤军一改广州沦陷作战时的恐惧和怯懦,以同仇敌忾、血战到底的气概,与敌展开多场血肉拉锯战,对战略要地反复争夺,用肉身长城阻挡敌人重炮和战车,第一次会战整个营连与阵地共存亡者凡四五处③,在伯公坳、银盏坳、牛脊背、吕田、鲜竹坑、丹竹坑等地均通过艰苦惨烈而反复的搏杀取得胜利;第二次会战在良口阵地展开血战,双方近身肉搏厮杀,良口几次失而复得。两次粤北会战的胜利坚定了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1945年1月,为求保存实力,余汉谋率12集团军主力避退江西三南,战时省会韶关沦陷,粤北大部落入敌手。在抗战中发展起来的敌后抗日武装力量成为粤北抗战后期的主力,东江纵队北江和西北支队挺进北江,会合“挺二”部队分别建立了根据地,沿着粤汉铁路开展破袭战和在北江袭击日军机动船,使日军铁路和水上运输基本陷于瘫痪;北江党组织领导的各地区抗日游击队、自卫团与东纵、珠纵北上的部队相互配合,在粤北一带坚持游击战争,打击抢粮、抓丁的日伪军,击退日伪军多次报复性扫荡进攻,打乱了敌人阵脚,直至把日军赶出北江,取得北江抗战的胜利。正是正面战场英勇抗击和敌后战场骚扰袭击相结合,打出了粤北人民的战斗意志,最大限度地从时间和空间上保卫了粤北地区,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现实基础。

(三)捍卫交通运输枢纽,使粤汉铁路粤北段成为抗战大动脉

粤汉铁路南北贯穿粤北全境,是联接广州和武汉的交通要道,由于其抗战运输大动脉的地位,因此一直是中日双方争夺的战略目标。随着南京陷落,武汉战略地位的上升,以及津沪陷落后日军在沿海经济的封锁,广州成为内地唯一的物资进出口通道,中日双方对粤汉铁路的争夺愈加激烈。从1937年8月起,日军多次空袭广州、韶关两地,企图扼杀粤汉铁路沿线市镇,切断物资补给线,由于铁路工人的斗智斗勇,及时抢修,日军的阴谋未能得逞,粤汉铁路成为抗战初期全国运输大动脉。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战事稳定在湖南及其周边一带,粤汉铁路作用虽较前相比减弱了,但随着中段逐步恢复通车,继续成为发挥军事和经济线作用的重要支点。其后,日军以打通粤汉铁路为其目的,发动了两次粤北会战,粤北军民奋力拼搏,拆毁南段铁路,与敌展开多次拉锯后,恢复战前态势,保住了粤汉铁路粤北段。粤汉铁路也为第一次粤北会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敌突破12集团军防线深入韶关时,湖南战区54军及时由粤汉铁路运输增援而来,有力地打退了日军。长沙会战中,借助粤汉铁路四(七)战区的粤军迅速支援长沙守军,遏制了日军进攻步伐,稳定了战局,为固守待援、培养战力的当局政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944年,日军发动了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粤汉铁路落入敌手。广东当局在撤退时,组织军民有计划地破坏铁路,韶关至新街的路堤大部分挖毁,乐昌至源潭的轨道全部拆除①。因此,即便日军占领了粤汉铁路全线,始终未能如愿通车。

整个抗战时期,尤其是广州沦陷后,广东当局重新开辟多条进出口运输线,打破了敌人在粤的沿海封锁线,新运输线大都通过韶关中转,再经粤汉铁路将物资源源不断运往西南、西北后方,因此活跃了湘南、赣南、粤北、粤东经济。仅1941年1月至1942年8月间,粤汉铁路就运送军用物品82236吨,工商民用货物458769吨,有力地支持前线作战及发展后方经济②。

(四)形成了繁荣发展的文化阵地,为粤北抗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广州及香港沦陷后,大批文化界人士先后云集或途径韶关,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开辟了以韶关为中心的粤北文化阵地,为推动粤北抗战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韶关成为文化人士“积洼地”,聚集了尚仲衣、陈原、梅龚彬、许崇清等数百位名流学者,以及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粤北分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粤北分会、中苏文化协会广东分会、广东戏剧家协会等文化团体。他们的到来带来了文化行业繁荣,促使韶关新闻出版业迅猛发展,先后出现报刊20多家,出版机构34家,数量大大超过战前。响应文艺界“文化入伍、文章下乡”的号召,文化界人士纷纷下农村、进军营、上前线,进行文艺创作和表演,围绕抗日救亡开展频繁的文化活动,为动员各界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韶关从山城一跃成为与昆明、成都、桂林齐名的文化据点和广东战时文化中心。③

报刊业人士以笔作枪,与敌人开展针锋相对的舆论斗争。战时韶关兴起了《新华南》《北江日报》《晨报》《新军》《广东妇女》等各种官办、民办的新闻报刊,纷纷发表文章,揭露敌人的阴谋和在华南的暴行,呼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敌斗争。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共产党创办的《新华南》,以“团结抗战,打败日寇,肃清汉奸,建设新中国新华南”为主旨,刊载的内容主要体现和研究华南政治、经济、文化并一切抗战工作的经验和意见,供当局及抗战工作者参考,是华南人民团结抗战的号角。作家司马文森、钟敬文等进入到炮火连天的粤北战场,创作《粤北散记》、《良口之 战》等文学作品,反映战况的激烈和军民的英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大批戏剧团体和近百名戏剧工作者以各种方式进入了韶关,其中有以蓝白、艺协、锋社三个剧团组成的第七战区政治部政工大队(七政大)、剧宣一队、剧宣七队等,他们以话剧、音乐等演出的方式开展了募捐、慰问驻地官兵、鼓励青年参军、促进军民团结及开展士兵剧运,从而在抗战实践中打磨艺术,以艺术表演服务抗战大局;还创作了针对广东战区反攻广州的雄壮乐章,如反映两次粤北大捷的多幕剧《北粤丰碑》、音乐《良口烽烟曲》等充满了“泥土味和火药味”的作品,以赤诚的热情记录了英勇悲壮的战斗历程。

(五)中国共产党为粤北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粤北抗战的旗帜和支柱

活跃于粤北地区的共产党组织秉持“抗战高于一切”的共识,以顾全大局的姿态,努力开拓和维护统战关系,积极领导全社会投身抗日,成为粤北抗战的旗帜和支柱。

为促进广东当局坚持抗战,广东党组织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了对抗日将领、上层人士和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省委“以支持12集团军余汉谋部对并推动其进步为中心”,动员和派送大批党员、青年进入12集团军政工队。有效争取了张发奎坚持团结、抗战,使其成为“皖南事变”后唯一一个没有发表“声讨新四军”通电的战区司令官①。此外,对李汉魂、余森文、陈汝棠、莫雄的统战工作也取得显著效果,坚定维护了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局面。

为了在群众中建立强大的党的力量,以积蓄能力参加保卫华南的战争,巩固和保障国统区统一战线,广东省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整顿、发展全省党组织,成立了东江、西江、北江和高雷工委,在各县成立了党组织,还派出党员进入国民党政府机关和军队中参与抗战工作,到农村深入群众中发展党员,大规模开展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了不少抗战骨干力量,党对各项事业的参与和领导得到了加强。

广东党组织还广泛动员各界人士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省委领导的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深入农村开展抗战宣传,动员青年积极参战;不失时机派出区梦觉等一批女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进入李汉魂夫人吴菊芳筹划成立的广东省妇委会工作,成为妇运骨干,推动广东妇委会成为“妇女生产事业的楷模”,为配合抗战起了重要作用;为加强韶关抗战文化领导,还在剧宣一队、剧宣七队、七战区政治部政治大队、四(七)战区长官编辑部等成立了中共党组织,直接促进了韶关抗战文化的发展。

随着广东抗战形势日益严峻,省委在转入粤北后积极组织和发动游击战争,配合和帮助正规军作战。北江特委通过争取地方实力派莫雄直接领导和掌握了“挺二”四支队伍②,与东纵北上粤北的部队一起建立了英佛新翁根据地和清英根据地;各地党组织还建立了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曲南大队等民众抗日武装力量,这些武装力量坚持对敌骚扰、破坏,不同程度地打击了日军顽军,在粤北抗日游击战争中起到积极作用。

三、粤北抗战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在中国抗战史上,由于种种原因,粤北抗战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然而,8年全民族抗战的艰苦岁月,粤北人民用鲜血和汗水英勇地阻击了日军达6年之久,尤其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来,粤北成为广东主战场,粤北人民的坚守为全国持久抵抗、培养战力赢得了时间,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粤北抗战是中国抗战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一)粤北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粤北抗战是在精诚团结、坚持统一战线的国共两党的带领下,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广大群众热情投入,凝结全部力量以实际行动坚守领地,抵御日寇入侵的伟大战斗,表现出粤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抗战8年,广东省以粤北为大本营与日军展开大小上百次殊死搏斗,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都表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两次粤北会战更是大量杀伤日寇。国共两党在广东战场上共牵制日伪军15万,较好地执行了相持阶段开展持久战的任务,在豫湘桂战役爆发前,日军始终没能在广东土地的占领上取得更大进展,保障了粤北战局的长期稳定,避免粤北人民遭受日军铁蹄的践踏,为后方的经济社会各项建设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粤北抗战策应了同期其他战区的战斗

第一次粤北会战是日军为策应桂南会战而打响的,由于粤军的英勇抵抗,粉碎了日寇占领韶关、消灭粤军主力的阴谋,牵制了7万日军兵力,第二次粤北会战是为策应枣宜会战,扩大在广东地区的战果而发动的,粤军以同样的顽强还击了日寇,使其阴谋无法得逞。由于正面战场的英勇抗击和敌后战场的骚扰袭击,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始终无法调动广东兵力援助东南亚地区,处境被动。而在豫湘桂战役前日军只能龟缩在广州附近狭小的区域,其掠取韶关,取得由南而北重要据点,以便南北夹击,打通横跨三个战区的粤汉铁路①的政治企图难以实现,这也使得持久战时期全国主战场之一的湘桂战区没有来自粤北的后顾之忧。

(三)粤北抗战为全国抗战支援了物资和兵员

广东当局在广州沦陷后开辟多条进出口线路,与日军开展了封锁与反封锁的较量,出口的土特产、金属矿砂,进口的煤油、汽油、棉织品、粮食等日用品及军火武器等军需品,华侨捐赠的物资大部分都通过韶关进行中转,为大后方解决盐荒、粮荒、军需物资缺乏等问题作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其他战区坚持抗战时,粤北大量青年积极参加支援作战,如粤军主力62军参与了激烈的衡阳保卫战、与64军一起参与桂柳会战,许多人为国捐躯,迟滞了日军进攻的步伐,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整体的抗战局势。

(四)粤北抗战使艰苦卓绝、勇敢善战的粤军精神得到发挥

广东作为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孕育的人民向来敢为人先、坚强不屈,延续到广东军人身上表现出了艰苦卓绝、勇敢善战的精神。粤军自建立以来,在北伐、一二八淞沪抗战等无数次战役中骁勇善战,是国民革命最坚强的部队②,不意却在日寇入侵广州时仓促失败,自以为奇耻大辱。在大本营迁韶后,粤军全体将士采取积极主动态势,在政工人员帮助下调整了失败的情绪,重拾了抗战的信心,以洗刷耻辱、收复广州为动力,在两次粤北会战战场上不畏强暴,与日寇血战到底,正如苏联顾问在良口战场所赋“民族英雄烈士血,卫国忠魂万古存”,用血肉之躯阻挡了日军前进的脚步,保卫了粤北。

(五)在粤北抗战中共产党组织在广东的力量得到空前壮大

中共广东省委迁韶后,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以配合正规军打击敌人为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全省各地区党组织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45年抗日胜利时,仅北江地区各党组织,党员就由最初的200多人发展到1500人,党的力量得到壮大,成为抗战中党员人数发展迅猛的省份之一。粤北地区党组织始终高举统一战线旗帜,极力维护坚持团结、进步、抗战的局面,组织和领导青年、妇女、民众、文化团体的抗日救亡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党的威望。并在后期承担起领导粤北人民武装力量打击日伪军、建立根据地的重任,党组织政治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为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韶关市史志办公室)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历史地位基本情况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工作解析
江西豫章书院的历史地位、现状与开发前景
云南省首次接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关于县级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央苏区医学教育历史地位探析
管道升画作的艺术探索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