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文学课程与中学语文对接和深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5-12-30 14:13:02海马
关键词:对接深化中学语文

海马

摘要:在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之间,存在着一个无形的“沟壑”——这就是它们之间的不可通约性。而大学课程与中学课程之间的对接、沟通和深化,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莫泊桑小说《项链》中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分析为例,从四个方面展开了对此问题的分析和阐释。

关键词:高校文学课程;中学语文;对接;深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090-2

在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之间,存在着一个无形的“沟壑”——这就是它们之间的不可通约性。一般来说,大学教师对中学的相关课程并不了解或所知甚少。即使最为年轻的教师,在经历了本科、硕士、博士的教育之后,与中学的受教育时间已至少相隔十年左右时间。且不说人类记忆的普遍“遗忘”规律,中学课程在近年来的不断改进和变化,已然置大学老师于“刻舟求剑”式的尴尬境地。这更不要说在大学从教多年的那些资深教师了。

而大学课程与中学课程之间的对接、沟通和深化,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曾经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现在是一名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从教者,我尝试以高校文学课程与中学语文作为一对范畴来考察和论述这个问题。为了避免空洞地发表议论以及言说上的某些方便,我以莫泊桑小说《项链》的人物形象分析为例,展开我的相关分析和阐释。

在全国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莫泊桑的入选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福楼拜家里的星期天》《珠宝》等多篇。其中,《项链》是传统经典篇目,民国时期的国语教材即选入此篇,建国后的新教材仍然沿用;文革期间曾短暂退出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开放后再次恢复。在如今的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沪教版等中学语文教材中,《项链》几乎成为必选篇目,差异仅是有时编入高中課本,有时则编入了初中课本。另外,在高中英语教材中,也选用了《项链》这篇小说,可见莫氏的此篇小说实属“炙手可热”。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这门课程中,如果讲到法国文学、特别是自然主义文学时,莫泊桑和他的名作《项链》则是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而在“文学理论”课程中,讲到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的“圆型人物”、“扁平人物”理论时,《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多重性和发展性,同样是非常有力的例证或典范材料。那么,面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这篇“熟文”,在大学课程中如何进行解读和讲授,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而有趣的问题。

一、在高校相关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应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讲授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接受语境中,对玛蒂尔德这个典型人物形象分析、评价的历史性和发展性

不要说在“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即使在思想较为解放的1980年代的文学评价中,玛蒂尔德也仍然是个典型的“坏女人”形象,是供人们引以为鉴的“反面典型”。在一本编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文学辞典》中,她的基本形象及其本质是:“爱慕虚荣”,在上流社会的晚会上“出尽风头”,“小资产阶级的醉心奢华的虚荣心理与喜欢钻营的刁钻习气”。而作品的主题则是“辛辣的嘲讽”,批判“以贫富分贵贱的资本主义制度”[1]。而在80年代后期的一本《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则在“《项链》的人物形象”一栏里仍不无残忍地指出,她“是一个艳慕虚荣,追求奢华、庸俗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而对于她失去项琏后的十年艰辛,对她性格上的根本性变化,则视为“不得不”,是“乐极生悲”。而这也正是她被选入中学课本的原因,即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警示教育。

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关于玛蒂尔德的形象分析和评价则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在一些研究性文章中,学者们开始揭示和肯定玛蒂尔德在“丢项链”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诚实”、“负责任”、“勇敢”等品质。这不仅表现在学术研究中,在中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也有明显体现。比如,在北师大九年级上册语文《项链》精品教案中,即已开始在课堂上对玛蒂尔德的“追求奢华,贪图享乐,爱慕虚荣”与“诚实守信,坚忍顽强,宁愿牺牲十年的青春,也要赔偿项链”这两组殊异的人物定位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而这些文学研究和教学上的进步和变迁,也正可以昭示近年来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以及认知上的全新突破和提升。

但是,如果不了解中学语文教育上的这些发展和变化,在高校课堂上的那些分析也就会变成无的放矢,无法更好地为高校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文学知识的传授。

二、把《项链》放到莫泊桑小说的大背景之中,通过与其它相关作品(如《珠宝》)的对比研究,则可收到意外的效果,发现新的观点和立场

在传统的文学形象评价体系中,玛蒂尔德在下层社会十年的艰辛劳动,往往被说成是“虚荣”的代价,是属于“不得不”,甚至是对其虚荣心的某种“惩罚”。一切果真是“不得不”吗?

试举一例,莫泊桑在他的另一则短篇小说《珠宝》中,塑造了一个与玛蒂尔德相类似的小资产阶级女性朗当太太的形象。朗当太太追求上流社会的生活,就用出卖肉体的方式,挣了大笔的金钱,并挤入了上流社会。她每次跳舞回来,总要带回一些珠宝,丈夫很疑惑,她撒谎说,那都是朋友送的一些不值钱的假珠宝。后来,朗当太太死了,朗当先生因为贫穷去典当那些“假珠宝”,这才发现,那都是些价值连城的真珠宝,但都是用肉体换来的。朗当先生因此成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大富翁。

两个故事,一个弄假成真,一个弄真成假,能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我们的玛蒂尔德“美丽”、“娇媚”,在舞会上,“所有男宾(那些上层人物)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的年轻人争着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2]她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她完全有本钱、有条件去当一回朗当太太,再加上她身处“绝境”,她更有理由去这样做。那么,她不需要十年艰辛,只需要一个晚上,就可以获得一条项琏。而且,在伦理观十分开放的法国,这也算不上大逆不道。但玛蒂尔德没有这样做,这说明她的性格还有着深刻的“良知”,这是她没有堕落的根本保证。这也是她性格发展的契机,最终,她从耽于幻想,到吃苦、务实;从一名小资产阶级妇女,变成了一个下层劳动妇女。把这一切都解释为是“不得不”,是“乐极生悲”,是“惩罚”,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通过如此对比分析,我们站在传统立场上对于玛蒂尔德“十年辛劳”以及她的整体形象所作出评价和判定,必然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并形成新的结论。

三、与高中语文课的讲授相比,高校文学课程对《项链》的分析和研究,必须要提升到更为专业性和理论性的新高度

这种理论高度的提升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比如,如果结合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的“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理论[3]、刘再复的“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4]等来进行等讲授,玛蒂尔德性格的多层次性和发展性也就显而易见。

假如你仔细研究一下小说文本,认真地思考一下玛蒂尔德的命运,不再戴上阶级论以及“庸俗社会学”的有色眼镜,我们就会发现另外一个奇迹:玛蒂尔德的性格不是平面的,而是具有多重性;玛蒂尔德的性格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

玛蒂尔德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女性,她不满现状,追求上流社会生活,也确有追求“奢华”和“虚荣”的倾向(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追求到底属否“虚荣”,虚荣的含义又到底是什么)。但是,她的性格中还是有许多美好的方面,比如说“诚实”。她弄丢了女友的项琏,并没有去买一条假的进行欺骗,而是货真价实地买了一条送去。为此,她欠下了可怕的债务。从此,她甘心情愿地去工作,付出了十年的辛劳,付出了十年的青春,这是用“虚荣”二字解释得了的吗?

玛蒂尔德的性格具有多层次性,她有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倾向,但亦保持着“真诚不欺”的美德。并且,在她心灵的深处,还保留着美好的“良知”,这是促使她性格向前发展的真正原因和根本契机。她身上的“天使”最终战胜了“魔鬼”,从而达到了一种人性的完美。而艺术上,则形成了一个悲剧的生活结局,这是一对矛盾,无法调和。

世界上的一切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这是辩证唯物主義的基本观点之一。玛蒂尔德的性格也不例外。她的性格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且,由于她性格中那种美好感情的“良知”作用,使她的性格向美好的方面升华,而不是走向其反面,走向堕落。她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劳动妇女,她“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又猛然打定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掉了女仆,迁移住所,她干着家里一切粗笨的活儿和厨房里讨厌的杂事。“她穿得像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着她那艰难的钱。”这是她的行动。十年后的形象是“她见老了。她机敏地挽着头发,歪斜着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的讲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由于生活的磨砺,十年后,她是完全变成了劳动妇女的形象。这种变化不仅是一种外形上的变化,更是一种心灵的变化。

当然,有时候,她也会坐在窗前,“就在那个舞会上,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倾倒啊!”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有人据此认为,她仍然向往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对那片刻的虚荣念念不忘”,这是多么巨大的误读!其实,这个时候,她不是“向往”,而是对遥远“生活”的回忆罢了。人在痛苦中常常会这样的,这是一种心理现象。我们无权指责痛苦、勇敢的玛蒂尔德的这点可怜的、惟一的对过去回忆的权利。

总括一下,玛蒂尔德的性格前后变化是这样,失项琏前:美丽,贫穷,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爱幻想,爱虚荣,不满现状,是个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典型。失项琏后:失去美丽,更加贫穷,进入上流社会的梦幻成了遥远的回忆,不再幻想,不再虚荣,安于现状,勤劳俭朴,是个劳动妇女的形象。

应该说,玛蒂尔德的形象即是福斯特所说的“圆形人物”,而非“扁平人物”;同时,在小说中,她的性格展示是发展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变的。

四、如果说传统的中学语文教育更多是偏重于知识灌输、思想引领,那么,高校文学课程的人文养成则更应具有研究性、探索性和批判性

比如,关于“虚荣”以及“享乐”等说法,就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虚荣”与“荣誉感”、“个人尊严”如何区分?“享乐”与人类的“快乐原则”如何界定?这些,都可以从人性和哲学高度加以分析。

另外,传统的观念对玛蒂尔德评价的偏颇在于:1.片面性。只看到玛蒂尔德虚荣的一面,却忽略了玛蒂尔德“美德”的一面,而这种美德是玛蒂尔德性格转化的总动力。这是传统的单一化的评论方法的反映,我们在新时期的创作上克服了不少单一化倾向,即“好人没有缺点,坏人没有优点”的模式,可我们的一些评论什么时候才能最终克服这种单一化的倾向呢?2.静止性。只看到人物性格的相对稳定性,忽略了人物形象的发展性。把玛蒂尔德的变化看成是“不得不”,而没有看到她性格转化的个性上的内在必然性以及社会必然性。3.保守性。评论者由于戴着传统思想、思维的套子,诸如“性格单一化的格局”,阶级分析的“有色眼镜”等等,而忽略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忽略了阶级属性的变迁,忽略了人除了阶段性以外仍有其它特性。

社会要变革,思想观念首先要变革;文学评论界的变革,首先是思想方法和评论方法的变革。即使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也是如此。除了教学方法的变革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思想方法的变革。中学语文教学不应成为一个封闭的体系,让课文、评论以及教学及时反映新的变化,诸如文学理论上的新的变化应及时得到反映。而对于大学教育来说,这一点则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这是“知识爆炸”和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与我们时代的发展相同步,与思想解放运动的大势所趋相一致的。这是每个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和大学教育工作者头顶上的圣光和使命所在。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远远超出了高校文学课程与中学语文如何对接、沟通和深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孙家富,张广明.文学辞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04).

[2](法)莫泊桑.蔡汀主编.项链.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第二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09).

[3](英)艾·摩·福斯特.苏炳文译.小说面面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07).

[4]刘再复.性格组合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01).

猜你喜欢
对接深化中学语文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与幼儿美术教学对接的几点思考
G20在和一些国际组织“对接”;杭州峰会不会“跑题”
世界知识(2016年17期)2016-12-03 03:48:20
浅议新时期深化党员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深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47:31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