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巧”助你攻“堡垒”

2015-12-28 18:57张正青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5年12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边长直角三角形

张正青

本章主要研究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包括它们的发现、证明和应用.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灵活地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找到方便快捷的解题思路,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一、 巧分类

勾股定理公式的作用在于已知直角三角形三边中的两边,可以求出第三边,但是当题目中没有给出图形或者所给出的边长指向不明确时,很有可能造成多解的情况,这时候需要我们对已知情况进行准确分类.

例1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多少?

【分析】直角三角形边长3和4并没有表明是直角边还是斜边,需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设第三边长为x,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在勾股定理中的使用,关键是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准确分类.

二、 巧转化

勾股定理的应用前提是直角三角形,当题目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多边形或立体图形时,这就需要我们将多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将立体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的问题,从而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

例2  如图1,长方体的高为3 cm,底面是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 现有一蚂蚁从顶点A出发,沿长方体侧面到达顶点C处,小虫走的路程最短为多少厘米?

【分析】蚂蚁行走的路线是一条不在同一平面内的折线,要计算它的长度,就要想法把它放到一个平面内.比较几种展开方法,将右侧面展开所得的距离最短.如图2,将右侧面展开,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找到最短距离是长方形的对角线,然后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

解:如图2,将右侧面展开,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出:

点A到点C的最短距离即为线段AB的长,而长方形的高AD和两条底边之和DB以及线段AB恰好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线段A

∴蚂蚁走的路程最短为5 cm.

【点评】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上的路线问题,我们可以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找到最短路径,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线路很多,最短路线却是唯一的.要弄清最短的路线,不妨借助实物演示,效果将更佳.

三、 巧选择

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很多时候不能直接计算,题目中给我们的图形又比较复杂,存在多个直角三角形,同学们总为找不到合适的直角三角形而困惑.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直角三角形来构造方程,从而顺利解题.

例3  如图3,将长方形纸片ABCD的一边AD向下折叠,点D落在BC边的F处,AB=CD=8 cm,BC=AD=10 cm,求EC的长.

【分析】图3中共有4个直角三角形,其中的Rt△ABF的三边都是可求的,设EC为x后,只有Rt△EFC的三边是可直接用含有x的式子来表示的,因此锁定目标为Rt△EFC.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来解答.

解:设EC=x,由折叠可知,

AF=AD=10,EF=DE=DC-EC=8-x,

在Rt△ABF中,

则FC=BC-BF=10-6=4,

在Rt△EFC中,EC2+FC2=EF2,

即x2+42=(8-x)2,

解得x=3,∴EC=3 cm.

【点评】本题呈现的问题背景为长方形中的折叠类问题,解此类题型需要我们由折叠寻找其中的等量关系,关键却是选择恰当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四、 巧构造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找到题目中所隐藏的数学模型往往是其中的难点.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模型,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例4  如图4,某公园有这样两棵树,一棵树高8 m,另一棵树高2 m,两树之间相距为8 m,请问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沿直线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需要飞行多少米?

【分析】根据题意,要以AB为边构建合适的直角三角形,把求线段的问题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边长的问题解答.

解:连接点A、点B,过点B向较高的树所在的直线作垂线段,垂足为C,可得到Rt△ABC,其中AC=8-2=6,BC=8.

在Rt△ABC中,

∴小鸟需要飞行10 m.

【点评】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应对实际问题仔细分析,并恰当地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兰陵中学)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边长直角三角形
含30°角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巧比边长与转化思想——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
5.2 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
拼搭直角三角形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