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荣
个案管理( Case Management)是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在美国社会工作界推广的一种社会工作模式。 它是由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为一群或某一案主统整协助活动的一个过程。 过程中各个不同机构的工作人员相互沟通协调,以团队合作方式为案主提供所需服务,并以扩大服务成效为主要目的。 个案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社会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掌握不同案主的需求, 并以需求为目的组建服务团队,有效配合,深度拓展服务资源。这种机制化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服务成效,因而逐渐为人们所采用。
与社会工作者探索为不同案主提供所需服务相类似, 满足特殊儿童的个性化需求是当前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焦点。 特殊教育的基石在于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作为培智儿童的主要教育场所,各类基层特殊教育学校一直都在探索如何满足不同智障儿童的教育需求,促进其在认知、感知动作、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语言交往等方面得到发展。
近年来, 我校作为浙江省重要的培智教育中心之一,面临一个困扰:教育对象的情况日益复杂。 学生的残障程度越来越严重,残障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包括了智障、脑瘫、自闭症、多重障碍等。 教育对象的变化,势必会引起教育模式的变革。从个案管理中获得启发,学校决定从2013 年12 月开始,全面启动以个案管理为导向的培智教育模式改革。
1.人员的安排及定位
组建个案管理员队伍是改革的基础与核心。 我校通过现代管理制度安排,以专业基础为导向,建立了学校行政管理、个案管理员小组( 组长)、个案管理员三级架构,见图1:
图1 个案管理架构
学校行政层面, 教学副校长专职管理个案管理团队,指导并监督组长工作。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中层干部或高级教师担任个案管理组组长,负责个案管理员的培训、调整与业务指导。个案管理员一般由学校的教学与康复领域骨干教师担任,每个个案管理员负责一个学生个案小组,小组人数固定在6 到7 人。
其中,个案管理员是实施教育康复活动的基层人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个案管理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多元的知识结构、系统的思考方式、熟练的沟通技巧与有效的资源整合能力。 个案管理员的职责包括:为小组内智障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儿童接受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情况; 根据智障儿童全面评估结果,指出其特殊需求,制订个别教育目标;根据个别教育目标与学校所提供课程, 进行有效匹配拟定个别化教育康复课表;协调儿童的日常教学与康复活动;对智障儿童的教育、 康复效果进行及时阶段性评估和学期评估并反馈给授课教师, 调整儿童的教育康复计划与目标;组织家长、科任教师与康复训练师共同商讨儿童的教育与康复问题,并为家长提供直接服务;为智障儿童拓展校内外可能的教育康复资源等。
2.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有效进行改革的重要保障。 根据学生的需求,结合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学校在提升教师日常教学技能的同时, 按照智障儿童的康复训练需求,把教师组建成个案评估、游戏治疗、音乐治疗、艺术治疗、运动康复、言语康复、多感官及脑瘫康复、自闭症康复等学习研究团队,通过高校、康复中心、省内学校进修等多种形式, 提高教师在智障康复训练中的能力水平,保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为智障儿童提供多元化服务的能力。
以个案管理为导向的培智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而提供教育服务的关键,在于设置相应的配套课程。基于我校培智教育对象的康复需求和现有的师资力量, 课程被分为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补偿性课程三大类。除了共同的基础性课程之外, 发展性课程被分为规定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在学校特色课程里,学生可以选择社团活动或早间操。 而补偿性课程则分为集体修习和个人修习两大类,见图2:
图2 学校课程设置
对智障儿童进行的个性化教育, 是一个需要多部门相互协调合作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以下步骤:实施评估——分配个案——制定目标——实施服务——定期评估——及时反馈——监督补救。 智障儿童首先要接受评估团队进行的系统评估, 根据系统评估结果把智障儿童分配至相应的个案管理员, 个案管理员依照评估所给出的教育建议制订教育目标和个性化课表。 教育与康复服务团队实施服务。 个案管理员在儿童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进行短期评估与阶段性评价, 并及时反馈给教育康复服务团队。个案管理员召集家长、教师和康复训练师召开会议, 共同研究康复教育的调整方案并监督补救教学的进行。
经过近两年的教育实践,我们发现以个案管理为基础实施智障儿童的教育康复服务,具有针对性强、服务满意度高、学生进步明显、教师团队凝聚力提高等特点。与年( 班)级管理模式相比,个案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图3:
图3 传统管理模式与个案管理模式的比较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基于个案管理的培智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4 个方面:
1.加强和完善评估环节
确保评估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是深化改革的首要保障。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如果评估程序没有统一科学的标准,评估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势必会影响对培智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2.调整人员分配和管理
人员的合理安排与定位是教育模式改革的关键。学校教师既要担任学科教学者或康复训练实施者,又要扮演个案管理员, 造成了实际教学中的很多角色矛盾。因此必须对团队进行合理的调整,保障人员分配与管理的顺畅。
3.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要满足智障儿童多元的个性化教育需求, 必须有基于多学科多领域的、 涵盖教学与康复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 如何对学校教师进行有效指导, 实现职责分化,既保证教师在某一领域的深入学习与成长,又让其具备过硬的综合素养、能够承担专业领域外的管理角色,是今后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
4.拓展及整合教育资源
智障学生的教育康复需求是多元的, 这就要求培智教育中心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校内、 校外的多种教育资源。因此在巩固校内资源的基础上,应积极拓展校外教育资源,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