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玲玲
涛涛( 化名),男,14 岁,培智学校八年级学生。 涛涛妈妈40 岁时经历难产,而后剖腹产下他。 涛涛2 岁时被诊断为低功能自闭症, 伴有重度智力障碍, 无语言。 平时在课堂上涛涛的参与度极低,常随意走动,且手部伴随着连续的自我刺激行为。
六年级时,教师发现涛涛爱吃黑板报上的剪纸,于是采取了多种方法开展干预。当吃纸行为基本消退后,七年级时开始喜欢吃粉笔,便再次进行干预。但是效果依然不佳:当吃粉笔行为基本消退后,到八年级时又开始喜欢吃教室窗台上盆栽里的泥土。因此,笔者参考了有关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矫正的研究, 从探索涛涛异食行为的根源出发,运用医教结合等理念与方法,开展了新一轮的矫正,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
1.通过控制环境减少刺激源,降低问题行为发生频率
六年级时,涛涛爱上了吃教室黑板报上的剪纸。每次发现涛涛的吃纸行为,笔者就会严厉批评并制止他,但大都无效。涛涛吃纸行为的频率超过了一天5 次,且变得愈发严重。
为此,笔者考虑从环境入手,希望通过减少教室环境中的纸张降低其吃纸行为发生的频率。 如将贴在黑板报上的纸片全塑封。 当涛涛发现自己无法把纸片撕下来后,便无奈地放弃了吃纸行为。虽然他偶尔还是能在教室其他角落找到纸屑, 但基本已将吃纸的频率降到一周1 次。
2.通过惩罚和奖励,降低问题行为发生频率
七年级时,涛涛又产生了吃粉笔的行为。 刚开始,他吃粉笔行为频率很高,几乎一天6 次。在笔者采取了控制环境减少刺激源等措施后, 涛涛吃粉笔行为频率从一天6 次减少到一天2 次。
可这样的频率还是较高, 对涛涛的健康仍有影响。 联想到涛涛平时最爱吃妈妈为他准备的饼干,于是,只要他一有吃粉笔的行为,笔者就以不让他吃饼干作为惩罚。即使他午饭吃得不多,下午肚子饿了,也不给他吃,并明确告诉他不吃粉笔才能吃饼干。 如果他能忍住一整天不吃粉笔,就奖励他吃饼干。 通过适当的惩罚和奖励,涛涛的吃粉笔行为频率基本降为一周2 次。
3.初期矫正策略中的不足和反思
虽然初期矫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笔者认为初期矫正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没有找到涛涛喜欢乱吃东西的原因, 所有的矫正措施只是暂时压制了他的问题行为, 并没有从根本上矫正他的行为问题。 其次,矫正措施比较单一,在前期的矫正措施中真正起作用的是环境控制,这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 第三,涛涛属于极重度智力落后儿童, 让他理解其行为与奖惩之间的因果关系已不易, 再让他通过一天的努力得到表扬的结果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笔者认为奖惩的措施只是暂时管用。
正当笔者想找出更有效的行为改变措施时, 升入八年级的涛涛又冒出了另一个问题行为: 吃教室花盆中的泥巴。 经观察,涛涛吃泥巴的频率达到一天4 次。涛涛“ 此起彼伏”的异食问题行为,促使笔者更加深入地思考:纸屑、粉笔、泥巴虽然是不同的物品,仅仅是载体,但这些载体通通指向了同一个问题行为——异食。只要涛涛还在不断寻找新的异食对象, 就意味着初期的矫正并不彻底。只有涛涛彻底打消了异食的念头,对他的行为矫正才算是真正有成效的。
1.生理原因初探
不仅是老师, 涛涛的妈妈对他的异食行为也大惑不解。 为了解决疑惑,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结合涛涛的各种表现,初步判断他可能患有异食癖。对于异食癖的成因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 医学界倾向于认为是因体内缺乏微量元素; 精神病学界倾向于认为成因是精神异常,常见于有发展障碍的人群,如自闭症、智力落后人群。
2.做好家校沟通,说服家长就医
涛涛妈妈对于要带着孩子去看病做检查非常抵触,觉得丢面子。于是笔者主动提出想陪妈妈一起带涛涛去医院,一来减轻妈妈的抵触心理,二来也对涛涛的病情能有直接了解。 妈妈听后心情稍有缓和, 勉强答应。 来到医院后,笔者发现类似孩子特别多,其中还有不少是普通学校里的学生。此时,笔者找准时机马上宽慰妈妈: 即使是普通学校的孩子也会存在精神或心理问题,对于本就是特殊儿童的家长而言,更应该心平气和地直面孩子的状况。从此,妈妈不再对带涛涛去医院感到抗拒。
3.借助医学诊断,找出异食的病因与对策
医生给涛涛做了专门的体内微量元素检测, 发现他严重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建议涛涛除了对症服用含有微量元素的处方药外,还应改善饮食结构,并配合行为矫正训练, 寻找其他对其自身无伤害的行为来替代吃泥巴等问题行为。
4.制定和实施个别化饮食计划
笔者和妈妈共同探讨并制定了以去除多余热量为前提,以补充微量元素为目标的“ 涛涛饮食计划”,得到了医生的认可。在最近一次的医院检测报告中,涛涛体内的微量元素比例已达到同龄孩子的正常值。
5.开展个别化的行为矫正
根据行为矫正的理论,采用行为替代的方式,可以将吃泥巴的行为替代成对孩子健康无伤害的良好行为。涛涛平时爱吃零食,但若用吃零食的方式替代吃泥巴,会干扰饮食计划的实施,在教室的集体环境中也会影响其他学生。
此时笔者想到涛涛平时对小毛巾情有独钟, 喜欢拿在手中把玩。毛巾无毒且不易被咬破撕碎,同时也能吸引他的注意。 于是,每当他想吃泥巴时,笔者就会用毛巾吸引他的注意力,使他淡忘吃泥巴这回事。每日放学后笔者都会叮嘱妈妈换上干净的毛巾放在书包里。现在,涛涛在学校吃泥巴的行为已消退。 在家中,妈妈也对他的吃泥巴行为进行观察记录, 由最初的每天3次减少到两周1 次。
6.师生联动,让其他同学帮助实施行为矫正
针对涛涛的异食癖,笔者召开了班会课,把涛涛的各种异食行为做成幻灯片, 请大家判断这些行为是否合适,帮助学生明白吃纸、粉笔等行为都对健康不利。幻灯片的最后一张是正确的替代行为,即把玩小毛巾。现在,全班同学都能有意识地制止涛涛的问题行为,并及时将替代物交给涛涛, 帮助他用良好行为替代问题行为。
在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干预下,涛涛的异食行为已基本消除。进入九年级,其异食问题几乎没有再出现。对比前后两次矫正方法可以看出,由于后期干预找到了异食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干预的角度也更多元,因此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案例的实践也证明,运用医教结合理念开展行为改变训练必须坚持科学依据。 只有在医院确诊孩子病因的前提下,行为矫正训练才能对症下药,效果也更明显。
[1]杨雪梅.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9):125-127.
[2]陈云英,叶立信,许家成,等.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29.
[3]于松梅.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及其干预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1999,(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