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away构式的选择限制与认知理据探析

2015-12-25 02:13吴军群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论元谓词结构式

吴军群,潘 震

(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一、引言

构式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构式语法的出现为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当前的构式尤其是英语构式研究主要集中在双宾构式、致使移动构式、动结构式、way构式等大类构式上。TIME-away构式虽然具有动结构式Subj+V+Obj+Comp的原型形式,其构式的准入条件与意义均与普通动结构式不同,但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TIME-away构式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构式,表示主语施事“浪费了一段时间做某事”,其句法形式为SUBJ+V+TIME+away。

(1) John danced the whole night away. (约翰跳了一整晚的舞)

(2) She slept the morning away. (她睡了一早上)

(3) Bill whiled the afternoon away. (比尔消磨了一个下午)

以上三个例子都表示主语施事浪费了一段时间做某事,他们本应当在这段时间内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

(4) *We enjoyed the whole morning away.

(5) *The tree shook two hours away.

这两个句子形式上符合TIME-away的构式标准,但是非法的句子。对于TIME-away构式的研究应具体到论元的选择限制。因此,本文主要探讨TIME-away构式的三个问题,首先系统探究TIME-away构式的论元限制条件,从主语、谓词、时间论元、结果补语away层面分别讨论,重点探究前人未涉及的谓词准入问题,并对其他部分也进行必要补充;分析TIME-away构式的认知经济性和表达经济性;探究产生TIME-away构式的认知理据。

二、TIME-away构式的选择限制

TIME-away构式形式上表现为Subj+V+Obj+away,这一构式有三个论元成分,分别是施事、时间论元和结果补语away。国外对TIME-away构式的研究主要来自Jackendoff(1997),他仅列出了TIME-away 构式句法语义的部分特征,未涉及动词的准入问题。本文首先讨论构式中这三个论元的限制条件,其次是谓词的选择与准入。

1 生命度

生命度(animacy)原本属于生物学领域概念,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化,学者们开始关注到生命度在语言生成中的作用,有生与无生是自然界的基本分类。Comrie(1989)提到生命度的基本等级序列是:人类>动物>无生命体。把生命度这一概念运用到语言学角度来看,可以得到下面的基本框架:N[人]>N[其他有生]>N[无生]。在这个等级序列下可以发现,生命度越高的名词越容易进入TIME-away构式,生命度越低越难进入。根据Jackendoff(1997)的研究,TIME-away构式的施事主语要求必须是有意愿的,没有意愿的施事无法进入构式。

(6) *The light flashed two hours away.(Jackendoff,1997:537)

此处主语为无生命无意愿施事light,无法满足进入构式的条件,因而被认为是不合法的句子。但是生命度较低的其他有生类能否进入构式?通过检索,我们在语料库中发现了如下例句:

(7) Two elk stood on hills to our north and south, bugling the night away. (Shealey,2000:11)

可以看出,TIME-away构式中可以接受N[其他有生]类名词作为主语施事。主语的限制是TIME-away构式的一个典型特征。跳出TIME-away构式的研究来看,同样形如S+V+O+Oc的构式却对主语论元有更宽松的限制。Goldberg(1995)在对动结构式的限制进行讨论的时候发现,无自愿性的发动者或无生施事论元也可以接受。她给出了这样一个例子:

(8) The alarm clock ticked the baby awake.(闹钟把宝宝嘀嗒醒了。)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TIME-away构式,因构式本身传递“浪费一段时间”的语义,构式义对施事论元产生了语义限制,我们不能说一样东西浪费了一段时间做了其他事,所以,无生命体往往具备较低的生命度特征因而难以进入构式。而在动结构式中,虽然形式相似,但语义凸显结果,对施事的生命度要求并不高。

2 谓词

谓词的准入问题是构式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焦点,可以进入TIME-away构式的动词有准入限制。Jackendoff(1997)提出了一些关于谓词的准入条件。首先,动词必须为一种活动,而不能是一种状态,即使这个状态包含主语的意愿。例如:

(9) Celia saluted for two hours.

(10) *Celia sat two hours away.(Jackendoff,1997:537)

其次,进入TIME-away构式的动词表达重复性的有界事件,因此,表示单向不可复位动作的动词不可进入该构式。例如:

(11) *Sam frittered three days away dying.

(12) *Sam whiled three days away awakening.

再次,进入TIME-away构式的动词往往能够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或放松的行为或事件。例如:

(13) We understand the temptation of being able to keep company with supermodels, disco the night away in far-flung locales. (Ascher-Walsh,1998:34)

因此,TIME-away构式的句法限制特殊且复杂,在确定准入动词分类时,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前人对与之形式相似的动结构式的动词准入的探讨。Goldberg(1995:189)在对动结构式分类时,根据构式的及物性进行分类,把动结构式分为两类:二元动结式(two-place resultatives), 意 义 为 X causes Y to become Z by V-ing, 如 John wiped the table clean.不及物动结式,表示的意义为X becomes Y by V-ing,如The river froze solid.此后Goldberg和Jackendoff(2004)根据致使特征对英语动结构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划分,把英语动结构式分为如下四类:致使特征动结构式、非致使特征动结构式、致使路径动结构式、非致使路径动结构式。通过与动结式的对比不难发现,TIME-away构式的特殊性在于,施事对宾语NP一般不具有致使行为。

根据我们的世界知识可知,人们不能说施事致使时间流逝了,时间的消失不以施事主语发出的任何动作而转移。因此,不具有致使性的动词不能进入构式,因而非宾格动词不允许进入构式。主要包括表示存在、发生 的(exist,hang,emerge,happen), 体 动词(如 begin,start,end),持续性谓词(last,survive,remain等)。基于此,本研究参照前人的分类,以动词与NP是否构成主谓关系,认为可以将TIME-away构式的准入动词分为两类。第一,不及物类TIME-away构式。不及物类TIME-away构式句法上表现为Subj+[V+TIME]i+away,构式意义为,句法层面的动词与时间论元之间不存在主谓关系。这一类动词较多,主要为描述意愿行为(如play,daydream,swim等)或某些无意识的身体过程(如sneeze,sleep,cry等)非作格谓词。例如:

(14) Dave sneezed the afternoon away.

(15) Judy read the morning away.

(16) Emma slept the afternoon away.

例句中的sneeze,read,sleep等均与构式中的NP构成非及物关系(虽然有些动词本身为及物动词),这些词进入构式后仍表示“施事浪费一段时间做某事”,这里的浪费语义无法直接通过动词本身来获得,并且此时准入构式的动词与NP之间存在“假宾语”现象。关于这一点将在时间论元分析中加以解释。

第二,及物类TIME-away构式。及物类TIME-away构式句法上呈现Subj+[V+TIME]t+away+Comp,谓词和时间NP之间存在支配关系,但这一类动词在进入TIME-away构式时,往往会增添补语成分,并且这个补语成分由V+ing形式承担。我们尝试去掉补足成分给本族语者确认,反馈结果表示这类句子语义不完整,难以接受。及物类TIME-away构式的准入动词数量有限,主要有fritter,while,piss,waste等。这些词进入构式后句子语义可以直接获得,因为可以从这些词汇本身获知。例如:

(17) Kate frittered a week away.

(18) Amy whiled the morning away sleeping.

(19) Celia pissed the afternoon away gambling.

(20) ? Celia frittered/ whiled/ pissed the night away.

根据这一分类,本文尝试性地做出TIME-away构式形式语义匹配图。

图1 TIME-away构式的形式意义匹配

3 时间论元

时间论元在TIME-away构式中似乎没有过多的限制,表示时间的名词都可以进入构式, 如 year,month,week,day,hour等。“Way构式描述主语的空间活动而TIME-away构式描写的是主语的时间活动”(Jackendoff,1997:547)。但时间论元在非及物的TIME-away构式中并非是谓词的真正宾语,即形成假宾语。假宾语是指处在构式宾语上的成分不是动词的语义论元。TIME-away构式中假宾语的形成也有其认知理据,将在第三部分详细论述。此外,Jackendoff(1997)提出TIME-away构式中动词的真正宾语可以通过添加with指明。例如:

(21) Fred drank the night away with a bottle of Jack Daniels.(Jackendoff,1997:535)

但本文研究也发现,并非所有进入TIME-away构式不及物动词都可以用with成分补充受事。例如:

(22) His court officer was able to lie down on a bench and nap the afternoon away.(Alex,1997:22)

进入TIME-away构式的动词较为复杂,在本例中,由于nap本身不具有及物性特征,因此在进入构式后无需找到一个补充成分。

4 结果补语away

在TIME-away构式中,away是其中唯一的助词。对于TIME-away构式的结果补语away,其位置不受句法特征影响,当NP较长时可以放在动词后,也可放在NP后。例如:

(23) Stan drank away the(entire)afternoon of his 15th birthday.

(24) Stan fished away all of Tuesday morning.(Jackendoff,1997:535)

其次,away也可被副词成分修饰。例如:

(25) Dan slept the long afternoon entirely away.

三、TIME-away构式的认知理据

语言表达和人们的认知之间并非一一对应,需要通过认知构建起来。TIME-away构式在英语构式中具有自身独特性,其表层结构形式与语义之间不是任意匹配的,而是具有认知理据的。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探究TIME-away构式的认知理据。

1 非范畴化

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一个范畴包含非典型成员与示例成员。Hopper和Thompson(1980)指出,非范畴化主要指词类在一定语篇条件的作用下脱离其基本语义和句法特征的过程。非范畴化应用在构式中,使得句法和语义中某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状态弱化,语法意义增强。相对于独立的词汇而言,语义更加抽象,无法从构式本身推导,因此具有更多的句法限制与意义。非范畴化是一种思维创新手段,这个过程强调认知发展中的源概念。

TIME-away构式作为一个范畴,其中包含了典型的及物构式 (Subj+Vt+TIME+away+Comp)和非典型的不及物构式(Subj+Vi+TIME+away),但从本质上来说二者又同属于及物构式范畴。在及物构式范畴中,又存在及物性高低的问题。非范畴化即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特征。根据这一描述,例(26)属于典型及物构式,例(27)为边缘性及物构式。

(26) He whiled the afternoon away very pleasantly.(Clough,2001:10)

(27) I have done that, though, walked the night away in a strange town.(Wuori,1997:269)

例(26)中while作为谓词,时间NP(the afternoon)直接作其宾语,是一个典型的及物构式。例(27)中,walk是句子的谓词,其施事在句子中体现为句子主语I,但时间NP并非为动词walk的直接宾语,没有满足构式典型特征的要求,因而在此可看作边缘性及物构式。可以看到,虽然Vi+TIME+away+Comp属于TIME-away构式范畴连续体上的边缘成员,但它仍然包含典型成员的某些特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单从形式上看,TIME-away构式的语例大部分表现为Vi+TIME+away+Comp,但其典型成员仍然是及物类构式Subj+Vt+TIME+away+Comp的原因。正是在非范畴化的作用下,产出不同语言实例。另外,不及物TIME-away构式中的动词虽然获得了及物动词的句法位置,但并不意味着带有及物动词的其他特征,相反还会有不及物动词的句法特征。例如,在谈到TIME-away构式准入动词的分类时,两类TIME-away构式不同的句法表现形式也是由非范畴化造成,如例(18)和(19)。

再从结果论元away角度来看,Jackendoff(1997:540)在研究中指出:“时体副词away本身不足以解释TIME-away构式的语义特征。”他给出了两点理由:第一,通过与up的句法比较,认为包含时体副词的away都是未完结的(atelic),而TIME-away构式中的away是完结的(telic);第二,时体副词away不允许量化型副词修饰,而TIME-away构式可以用如partly,entirely等程度副词修饰。但他一味注重句法特征而没有看到构式内部范畴化现象。事实上,away的原型词义为“远离,离开”,如 lure away(引诱离开),drive away(驶离),sail away(乘船离开)等,还有其他语义值,表示消失,如boil away(蒸发),wipe away(擦去),wither away(逐渐消亡);表示收拾,如put away (放好), file away(归档);表示连续不断做某事,如laugh away(不停地笑),chatter away(喋喋不休)。可以看出,以上的几个语义均由其原型语义去范畴化而来,不断获得新的语义值,如表示消失时,主语发生了形变或位移,表示收拾放好的语义时,远离了原先凌乱的状态,表示“连续不断做某事”时,自然也远离了初始状态。因此,结果补语away在构式中既可以标记动作的持续性,也可以作为形容词补语,表示远离、离去。

TIME-away构式中的不及物构式的原型特征和认知显性度为我们识解构式提供了动力。 语言在使用中遵循动态规则,因而,范畴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的过程强调语言结构的变化和语义的丰富扩展,语言本身在使用中不断被赋予新的结构。TIME-away构式中,表现出非原型特征的构式在去范畴化的作用下不断获得新的特征,从而表现出Subj+Vi+TIME+away特殊的句法形式。从认知的角度看,TIME-away构式的典型性是由非范畴化不断形成。其语义的生成从词汇本身到与“浪费义”的整合,突出了语言的扩展功能。

2 认知经济性

生成理论总是试图尽量简化人们必须学会的东西和语言习得中的心理表征形式,这种简化的根据就在于经济标准,最好的语法就是用最少的符号获得这样的效果(Langacker,1999:91)。为了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经济原则是语言在有限的容量内提供更多信息的有效途径,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的收益。Martinet提出语言的经济原则:“言语活动中存在着从内部促使语言运动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归结为人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上(体力上)和精神上(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的基本冲突。交际和表达的需要始终在发展、变化,促使人们采用更多、更新、更复杂、更具有特定作用的语言单位(指符素和音位),而人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惰性则要求在言语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力量的消耗,使用比较少的、省力的、已经熟悉的或比较习惯了的,或者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周绍珩,1980:7)。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原则只在语音层面发生作用,但实际上在语义、句法和语篇层面都发挥作用。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会话双方不会也没必要捕获对方传递的所有信息,而是进行采样并压制,寻找信息重点,在不误解意思的情况下将承载的旧信息的部分忽略,把焦点放在新信息部分,从而更加高效地交际。经济原则不能简单地认为少用词,其本质应当是获得预期效果。这一点也符合Grice(1975)提出的合作准则中的量的原则。语言的经济原则在构式上的应用也十分明显,经济原则在TIME-away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相比传统句法形态,TIME-away构式经济简洁,用最简形式传递出句法特征意外的信息。例如:

(28) He wasted the whole night dancing and dancing.

(29) He danced the whole night away.

各论元在进入TIME-away构式后,其语义成分受到构式本身影响会产生语义增益效应,动词本身在动词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如例(29),dance本身表示跳舞的动作,进入构式后仍保留本义,构式给予了[WASTE TIME]与[KEEP DOING]两个语义值。显然,在表达相同语义的情况下,例(29)比(28)更加简洁,适应了经济性的语言现实。这是TIME-away构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另一方面,在经济原则的作用和驱使下,TIME-away构式的某些形式逐渐归约化、俗成化,并渐渐固定下来,形成惯常搭配并被人们所接受。例如:

(30) Pissing an afternoon away had never seemed so vitally important.(Dustin,2009:61)

进入TIME-away的动词piss其本义表示“小便”,很难与宾语TIME构成认知建构,但在进入构式后被构式赋予新含义,表达“浪费一段时间做某事”,现在piss away已经固定下来成为一个惯用搭配,可单独使用,仍表示浪费的语义。同样地,我们常用的while一词经常被用作连词(如I lived in a hostel while I was a student)或名词(如for a while)使用,前者表示一种让步关系,后者表示一小段时间。事实上,while作为及物类TIME-away构式的一种,除了本身有消磨时间的意思外,在进入构式后其个体词义也被凸显,但仍然保留构式的某些成分。例如,

(31) Older children can while hours away with electronic toys and CD players.(Clubb,2000:4)

例(31)中while进入构式后其动词义被构式凸显,表示“消磨、浪费时间”。现在使用while的动词语义时往往需要与away搭配使用。这也是在认知经济性的原则下的构式认知经济化与归约化的结果,与此类似的搭配还有fritter away等。

3 转喻压制

从对谓词的准入研究可以看出,进入TIME-away构式的动词仅仅表达一种行为动作,和构式的本质意义产生了语义不兼容,那么词汇义是如何增加自身语义保证构式义的完整一致的?根据构式语法的观点,构式义与词汇义之间的互动关系包含一致或冲突两种形式,当二者一致时,句子合乎语义,当二者产生冲突时,语义压制手段可以消除二者冲突。句子的整体意义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构式义和自下而上的词汇义途经压制的结果。TIME-away构式的认知意图在于表达主语对某一特定时间的消极作用,即表示某种属性。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动作需要通过构式中的状态才能凸显。在TIME-away构式中,可以认为在进入构式前的动词凸显的是其作为动词的动作义,而构式表达的却是一种状态义。语义的焦点由动作本身转移到了状态,凸显了结果。那么,构式义实现压制词汇义的手段是什么?本文认为主要是靠转喻实现。

传统语言学把转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发展,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它不单是一种修辞工具,也是一种认知机制(李福印,2008:145),并把转喻看作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同时也是意义扩展的基础手段。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来说,人们创造并使用特定语言构式来表述和理解事物或抽象概念,其前提是将该构式识解为与其构成成分相联系的事物(潘震,2013:65)。TIME-away构式句法形式上直接推导的语义为施事耗费一段时间做某事。但是,形式上的语义推导并不能使人信服。因为根据常识经验可知,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耗费时间,这样来界定该构式的意义便没有实际价值。Jackendoff(1997)对 TIME-away构式从单纯的句法语义的总结不足以解释“主语对这一段时间的浪费”的概念。这时借助转喻压制理论就能得到很好的阐释。在TIME-away构式中的动词仅仅表达一个动作,而这一动作却包含了“浪费了一段时间”的语义。同时,这一语义并不能从动作本身获得,而是通过转喻发挥作用进而体现其含义。“耗费一段时间”作为源域,通过原因(本应在这段时间内做其他事)到结果(浪费时间)的转喻实现连接“主语浪费了一段时间做某事”的目标域,使得构式义与词汇义二者之间的冲突消除。例如:

(32) She partied the night away. (Johnson,2002:102)

本文运用转喻压制模式分析例(32),得出如下示意图:

图2 TIME-away构式的转喻模式

这里的动词party在进入构式前仅强调一个动作,进入构式之后“耗费时间”作为源域,施事“本应在晚上做其他事”为原因,通过原因—结果的转喻,表达施事“浪费了一晚上的时间开晚会”。此外,由于施事在语义层面上无法对时间宾语进行控制,句法层面上表现为对过程的强调与凸显,因而动词party在此处的动作意味减弱,进入构式后更倾向于凸显一种过程状态特征。

四、结语

在Jackendoff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剖析了TIME-away构式的论元选择制约问题,重点探究了前人未涉及的准入动词的分类与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对TIME-away构式的认知理据进行解读,作为TIME-away构式,字面意义是花了一段时间做某事,实际表达浪费了一段时间。因此,从句法配置上无法揣测其固化语义,对TIME-away构式的认知理据探究后认为非范畴化、认知经济性与转喻压制是TIME-away构式背后的认知策略,对构式认知理据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构式的本质及功能,体现了构式中整体与部分的意义的匹配。

[1] Alex, C. La dolce vita[J]. Washington Monthly, 1997, (10).

[2] Ascher-Walsh, R. Dear Leo[J].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8, (428).

[3] Clough, B. W. May Be Some Time[J]. Analog Science Fiction & Fact, 2001, (4).

[4] Clubb, D. M. Tried-and-true Tips; Savvy Parents Share Their Wisdom[N]. Chicago Sun-Times, 2000-6-11(3).

[5] Comrie, B.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89.

[6] Dustin, K. The Collected Wisdom of Esquire as It Relates to Drinking[J]. Esquire, 2009, (6).

[7] 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8] Goldberg, A. E. & R. Jackendoff. The English Resultative as a Family of Constructions[J]. Language, 2004, (3).

[9] 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In P. Cole & J. Morgan(eds.)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rts[C]. Massachusetts: Academic Press, 1975.

[10] Hopper, P. J. & S. A. Thompson.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J]. Language, 1980, (56).

[11] Jackendoff, R. Twistin’ the Night Away[J]. Language, 1997, (3).

[12] Johnson, B. Finding Her Own Path[J]. Good Housekeeping, 2002, (4).

[13] 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 Berlin: Monton de Cruyter, 1999.

[14] Shealey, T. The ‘Perfect’ Trip[J]. Backpacker, 2000, (7).

[15] Wuori, G. K. As Good As I Can Be[J]. The Massachusetts Review, 1997, (2).

[16] 李福印. 认知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7] 潘震. 致使移动构式及物性的认知转喻研究[J]. 外国语文, 2013, (5).

猜你喜欢
论元谓词结构式
向量题中关于结构式a=xb+yc的考点剖析与应用举例
被遮蔽的逻辑谓词
——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
党项语谓词前缀的分裂式
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
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的确定
从时态入手探讨结构式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的教学
全科医生小词典
——访谈法
基于依存树距离识别论元的语义角色标注系统
谓词公式中子句集提取的实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