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15-12-24 20:02马超润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乡镇中学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校园文化是一种体现学校开放性、表现学校精神的文化。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得生活在该校的师生在思想上、行为上、价值观念上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环境使师生精神品德的形成和道德观念的养成都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本文主要从德育的视角对当前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建设的路径,以便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乡镇中学 校园文化 路径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教育,同时,教育也离不开和谐的氛围和文化环境的熏陶。中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但还未形成明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新形势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目前许多乡镇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校园文化的认识不够,过于注重教学,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日程上来,以至于乡镇中学的学生思想道德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乡镇中学的自然环境资源,结合乡土民俗建立一种体现学校管理,充分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在思想品德上积极引导学生的良好文化。

一、乡镇中学校园文化

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学校文化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形式,作为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需要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校园文化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和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1]校园文化是整个学校发展方式的整合,体现了一个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在整体上体现出学校的文化环境、管理制度,以及精神文化和行为引导。

乡镇中学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概念在理解上并无较大差异。校园文化可以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行为文化来进行划分,乡镇中学校园文化亦可以如此划分。乡镇中学校园精神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乡镇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人生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乡镇中学校园物质文化主要体现于乡镇学校的物质构成,即学校教学楼、校园内景观设计、雕塑等,可以说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在思想品德、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外化或表现;乡镇中学校园行为文化还体现于学校规定的行为准则、基本规范,要求师生积极遵守的规章制度,这些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师生的价值观点和道德观念。

二、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1.目前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校园文化建设在乡镇中学教育中的影响不断扩大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塑造人、提升人的育人方式不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发挥,有助于学校师生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乡镇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自然环境优势,通过物质、精神、行为等方面突出“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层面上注重绿化校园环境、雕塑、教学楼建造等;在精神层面上从学生特点出发选择校园文化精神的链条,即校歌、校风、班风等的宣传;在行为方式层面上,通过中学生行为准则的宣传,以及从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努力整合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目前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级各类中学都注重把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也能更好地实现与时俱进。当前,许多地区乡镇中学在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充分结合社会文化,达到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有效传播。在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的过程中,充分实现教书育人的效果,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投入不断加大

随着校园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国家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不断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中学各方面的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2.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校园文化建设空间狭小

在乡镇中学发展过程中,某些地区学生人数分配不够均匀,学校人数较多,校园拥挤,难以有效管理学生,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学校人数不断增多,校园面积无法扩建,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要想短时期内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转变是很难做到的。

(2)校园文化建设让位于应试教育

绝大多数乡镇中学在教学理念上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不重视。在整体规划和制度建设上缺乏完善的机制,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升学率上,学生长期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即教室—食堂—宿舍,大量的时间被投入到课本的学习上,学生在此过程中无法获得乐趣。

(3)校园文化建设中隐性文化缺失

乡镇中学在地理条件上受到限制,在获得信息的渠道和速度上远不如城市中学。许多乡镇中学在认识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硬件设备上力求改头换面。但是,在学校面貌大改变的状况下,却忽略了隐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精神面貌上没能跟上硬件设施改善的步伐,无法实现隐性校园文化与硬件设施的结合。在学校里缺乏相应的弘扬本校学习和劳动精神的观念,师生在精神思想上缺乏凝聚力。许多乡镇中学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业余时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忽略了学校校园文化的档次,无法实现隐性校园文化在弘扬主旋律方面的作用。

(4)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校园文化体现的是一所学校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结合自身特色营造的一种氛围。但就目前许多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来看,往往忽视了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只是盲目地追随其他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其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个性,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反映本地区的现状和特色。

三、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

1.经济基础薄弱

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体上落后于城市,其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经济基础薄弱,在于校园文化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和改善的力度不够。首先,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与城市差距比较大,人力资源投入相对较少。由于生活条件和收入方面的差距,许多骨干教师不断向上级流动,优秀师资力量不断流失,影响着学校校园文化的开展。另外,学校基础设施配备相对比较落后,物质文化建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2.思想意识落后

就目前看来,许多学校领导或教师在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上并没有长远的认识,也没有采取有效的实践活动,这主要是由陈旧的观念和文化偏差导致的。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把校园文化建设归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并没有将其放到本学科教学中来进行。许多教师还片面地认为教学本身就是进行知识的传播,学生考出好成绩,学校有较好的升学率就是自身的贡献,而忽略了在教学工作中应有的道德行为教育和文化教育。在许多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并没有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其往往变成一种简单的口号,素质教育在升学率面前只能作为一个空架子,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表现。

3.外来文化影响校园文化有序开展

中学生身心发展还未趋于稳定,很多时候表现出叛逆、追求新奇事物、追求独特的特点。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影响下,他们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尤其是一些外来的非主流文化在中学生身上的影响表现得比较明显,例如:欧美流行的圣诞节,日韩的小说、漫画等在中学生中备受喜爱。长期在外来文化影响下,学生的关注点出现了错位,非主流的外来文化在学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反倒成了主流。在农村地区,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守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许多正处于叛逆阶段的中学生因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正确引导,在外来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染上一些不良习惯,这些非主流文化不仅冲击着本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接受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4.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许多乡镇中学并未把校园文化融入到学校办学宗旨、办学目标以及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上,没有形成有效的校园文化管理制度,在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上缺乏文化性质和文化精神。由于其固有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乡镇中学虽然有一套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和规划,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却并未充分发挥过其作用,甚至只热衷于做表面工作。一些乡镇中学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仅仅是把学校规章制度作为一种文字标语展示到墙上,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规章管理就是通过罚款来实现的。这种较为僵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在整体上缺乏创新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1.加大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确,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信息资源获取渠道比较单一,长期以来城乡差距比较大。要实现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就需要从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乡镇中学要从学校的布局、校舍的建造、校园环境的美化、教学资源设备的配备等层面作有效规划,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并充分优化资金的使用效率。

2.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积极的、与时俱进的观念能够更好地促进事物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实施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和塑造人的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政治观点、价值理念。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途径,需要有效地发挥其引导人、熏陶人的功能。目前,校园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获得普遍认同,但在广大的乡镇地区,许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还留存着原有的、固化了的思想观念,简单地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一般的文娱活动,在他们的认识里升学率是主要的。因此,只有在乡镇地区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师生、家长心目中树立起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全方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理念,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在乡镇中学得到有效的开展。

3.开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活动

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心理波动较大的阶段,在众多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必然会出现价值观等方面的偏差,这就需要积极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其心理、生理方面的发展。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依托于积极向上、能够传递正能量的文体活动知识讲座来进行,如:以演练的形式对学生开展拒绝毒品、拒绝诱惑的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学习兴趣小组、社团等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开展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也激发了其拼搏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摆脱外来低俗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4.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

校园文化建设得以开展,必须有一个完善有效的制度作为依托。因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只有建立在完善的管理机制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有效性。乡镇中学应该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其规划体系中来,充分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对此,一份结合实际、凸显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方案对于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设计要有完善的体系,并且切合实际,不仅要有时效性,还要保证长期性,方案一经确定就应该做好准备,积极开展,全员参与,而不是把实际行动和方案的建立背离开来。

道德的生活方式比单纯的课堂道德、规范化的德育活动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更为深远和持久。因此,拥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不仅是学校特色的体现,也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乡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其自然地理优势,也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师生的主体性,切实将校园文化融入到学校生活中,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 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陈万柏,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张想明.中国显性德育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0).

[5] 成文凯,李印霞,赵永峰.农村中小学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6] 王作亮,伏荣超.建构乡村学校学习共同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作者:马超润(1989-),女,云南昆明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乡镇中学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国学”在当下乡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乡镇中学生的生活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乡镇中学教学质量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