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摘 要:2011版新课标提出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将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基本目标之一。此观点广受一线教师和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有效帮助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谈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 内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30-01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有个体差异的,它关乎一个人的感受以及感悟数学的水平。帮助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一、观察想象,积累直观表象经验
观察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获取经验的方法,是获得并积累直观表象经验的重要渠道,也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获得的起始阶段。小学某些数学知识并不是以逻辑推理为准的,某种程度上数学知识的形成依赖于直观。因此,通过观察想象,积累丰富的直观表象经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时,教师通过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指一指这些物体上的圆,并请学生说说还在哪里看到过圆,再让学生想一想之前认识的平面图形和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辨认常见物体上的圆,激活关于圆的已有认识,并通过想象,初步建立了圆的直观表象。
二、归纳概括,积累数学思考经验
从数学学习的过程看,无论是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知识的应用,还是在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经验的积累都离不开概括与归纳。数学思考的经验可以产生于概括归纳的思考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处处都能运用到概括与归纳,只要教师精心编排,发展数学思考经验这一教学的重要目标不难实现。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例题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计算,否则就失去了一次帮助学生自己体验概括、归纳“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的机会。在比较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产生简化的心理需求,从而确定简化竖式的必要性。这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了算法,还经历了数学思考的过程,从而积累了相关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猜想验证,积累探究发现经验
猜想是探究的开始,但猜想并不是凭空臆想,提出猜想,是需要验证的。这样的活动在数学课堂中比比皆是,学生在探究发现过程中的体验,是数学知识不能涵盖的,是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统计》时,出示习题:小明6~12岁的身高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从这幅统计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可引导学生从三个层次思考:1.观看统计图,回答各年龄段的身高是多少厘米;2.分析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哪两年间身高长得比较快?或比较慢?3.由此推测,小明14岁时身高可能是多少。
在这个活动中,利用已有数据进行猜想,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已有数据提出想法,而不是瞎猜,也就是说要通过验证。比如若想成为排球运动员,12岁时的身高是180厘米,就是与已有数据背离的主观想象。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本校12岁学生的平均身高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合理。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综合运用,积累解决问题经验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综合与实践。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一要综合运用相关知识;二要展开观察、想象、归纳、操作、猜想、实验等诸多活动;三要与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经历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能得到加深,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经验又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
例如,教学一下《小小商店》时,进行模拟商店活动。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准备好各种玩具及学习、生活用品,再指导学生调查各类物品价格,为商品设计价格标签。布置好三个柜台:“生活用品”“学生文具”“趣味玩具”。这时提问:商店里除了商品还有什么呀?从而引出:竞聘“柜台经理”“售货员”的活动。最后让其余学生扮演“顾客”,拿着自己的学具人民币到“模拟商店”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需要运用分类以及加减法的知识,再加上在生活中学生都有过直接或间接购物的经验,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愉快地度过了这节课。这既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数学,丰富了学生将数学课本知识结合实际生活解决问题的经验。
综上所述,知识可以传递、技能可以传授。基本活动经验是综合性的,在数学活动过程中都有体现,是学生个人的直接经历和感悟,是不能被传播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苾菁.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人民教育,2010,(11).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