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5-12-23 01:25魏新明
魅力中国 2015年17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

魏新明

摘要:目前,语文课程一直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今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知道西方文化中的情人节,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的乞巧节:他们都知道圣诞节要做什么,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传统新年的起源以及它的存在意义。仅仅只有少数人对这些节日之后的美丽传说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少年中的缺失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诸如爱情故事和恐怖故事之类的快餐文化已经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流行则将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了边缘。面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交互作用,我们必须将促进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将其融入到国民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使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引言

高中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优秀思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灿烂辉煌的遗产。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对二者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相互补充都有很大的益处。

一、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长期以来,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忽视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不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我国传统节日还没有被包括在法定假日内,只是近几年才得到了改善,同时许多传统文化逐渐消失。除了传统节日,还有一些地方习俗,如婚礼,葬礼等等。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或传奇故事正慢慢脱离人们的视野。以金钱衡量一切的扭曲价值观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学习原因

在当今时代的学校教育中,分数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评价标准。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好学生首先应该是具有高尚的品德,然后是具有渊博知识的人。在古代中国,这样的人被称为圣人或贤者。然而,由于现在的高考不注重对“品德”这一方面进行评价,致使学校教育更倾向于注重分数教育,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德育”教育。品德包含了许多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古人强调“君子爱财有道”,“孝敬父母”,“尊师重教”等等。不幸的是,在分数和社会现实的压力下,学校教育不得不向分数倾斜,这虽然有利于高分的出现,但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家庭原因

70后和80后这一辈人成长的环境基本上是中国改革开放,一切向“金钱”看的时期,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受到过好的教育,也没有机会来接受父辈们口口相传的文化传承,因此如今作为父母的他们也很少能让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缺失就不可避免了。

改革开放初期,“一切向金钱看”成为时代的主流,那时候的人们向“钱”看起,最终导致了教育的缺失,与此同时也不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至于现在的父母很少能让自己的孩子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传统文化的缺失。

二、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对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挖掘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高中语文教材现在越来越注重对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宣传。这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变化。它既反映了高中语文的发展趋势,又符合新课改在全国推广传统文化的氛围。课堂上的老师应该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深入挖掘教科书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的价值。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均出自名师之手,经过教育专家的精心挑选。他们在编辑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中国高中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现在,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之下,新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好好利用这宝贵的资源。比如,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古诗词,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像《水调歌头》、《蜀道难》、《离骚》等皆出自于名家之手。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再让同学理解诗句的同时又要使学生体会蕴含在内的丰富的思想感情,通过古诗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二)开展多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备方法,是课堂教学必备的补充,是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化过程。此外,课外活动无疑为严肃的高中课程教学增添了许多乐趣。这也是利用各种课外活动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方式。语言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应该是活泼的,充滿活力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比如,语文老师可以举行国学竞赛,古诗词竞赛等方法来鼓励学生去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三)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无论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教学之外的生活中,良好的人文氛围都为传统文化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土壤。传统文化是反映了一个民族文明进化过程中的民族特色和特征。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良好的人文氛围体现在课堂上,即意识到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学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课堂应该充分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励,从重视课堂成果到重视课堂过程。在课堂外,提供有效的途径,让学生培养自己的气质,发展自己的思想,在传承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同时,体验人文精神,拓展自己的人文情怀。

三、结语

加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确实是一项必要而有意义的探索,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要大力推进这一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萍,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渗透.新校园[J].2009年.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