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秋杰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愈发重视基础教育,主要是通过基础教育来为后续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新时期,基础教育实现了全面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是重要学科之一,不仅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科学设计,让学生产生足够的阅读兴趣,以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对此,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展开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问题设计
1、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秉持平等互助的教学原则,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识文断字的能力,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欣赏时,能够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初步理解与认知,增强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谆谆善诱的教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实语文知识,提升对语言的敏感度,发展语文思维,丰富内心世界。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忽略知识的讲解
近些年,我国不断实施新课改,很多学校都开始利用自主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的自主地位,但是却没有融合知识传授和教学活动,在自主学习活动当中学生比较迷茫,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的理解重点知识,也无法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2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实施高效阅读教学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并没有深入研究教材,只是结合参考资料的建议解读文本。这样教师就无法深入的把握教材内容,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没有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导致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不符。教师没有清晰把握阅读教学目标,就会迷失教学方向,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3教学手段单一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是利用单一的教学手段,长久以来都利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无法结合课本知识学习和当下的咨询热点和时代变化,导致阅读学习呈现出教条化,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3 .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若想提高语文阅读效果,让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必须要打造相配套的阅读氛围,即可为阅读教学实施做好铺垫。因此,教师可以融入一系列趣味性元素来引导学生,导入新课程,让学生可在一个趣味、愉快的氛围内学习,从而产生阅读主动性。通过创设趣味性氛围,采取合理的引导,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时刻集中,如选择故事、音乐等元素,进而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前提。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乌鸦喝水”时,为更好的引导学生阅读本文章,教师可创设趣味性情境,运用创意性方式来导入新课。上课之前,学生还处在课下娱乐情绪之中,为实现从下课到上课的良好过渡,此时,教师可利用好电子平台来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视频,让小学生始终处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下,通过欣赏动画来感受其中蕴含的知识点,然后引导出新课一一乌鸦喝水,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只有熟读之后,才能对本节课进行详细的学习与分析。
3.2开展分角色阅读
通常来讲,在阅读文章时,主要采取一人通读的方式,在此种状态下学生会感到厌烦感与烦躁感,且阅读方式毫无新意。为改变当前状态,应实施分角色朗读模式,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每人分饰一角,且阅读之前,学生必须要深度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带着感情去阅读,便于学生对人物情感的拿捏,还能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便于学生对文章更为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几个人一组,主要担当陶罐、铁罐与旁白等角色,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可以加入相应的情感来进行合理的阅读,从而产生阅读的积极性。因此,阅读之前,学生必须要深度分析陶罐、铁罐的具体性格,才能使用正确的语气、表情,会让整个表演更为出色,刺激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
3.3设定明确的教學目标
利用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为了拓展学生视野,还要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感受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实施高效语文阅读教学,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保证顺利的实现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个体特征,设计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融合学生的情感和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阅读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主体意识,设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时候,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文章,认识课文当中的生字词,掌握文章内涵。通过课文可以教导做一个诚实的人。在学习之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诚实这一美德,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国王给孩子们的花种都是煮过的,孩子们知道这样的花种是不可能开花的么?学生都会说这些孩子不知道,教师可以接着问:但是所有的孩子都带来了美丽的花朵,只有一个孩子抱着空花盆,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可以明确减实的珍贵。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品德。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引导,通过正确的引领和帮助,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在课堂上能够活跃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优化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正确阅读,通过开展趣味阅读方式,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龙沛歆,邱旭红,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课文重点组织阅读教学[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12 (12).
[2]崔艳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找准文章的切入点[J].俪人(教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