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庭侠
摘要:数学课程的特点众所周知,既抽象又繁琐,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现代素质教育明确规定,学生应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此时,有必要将熟悉的生活情境应用到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让它在生活因素的驱动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使数学与生活完美融合。教师可针对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及其重要性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对其应用措施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 运用
1、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常常会有一些公式及一些逻辑推理,最初接触的时候孩子们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我们一味的采用教师在前面讲解,孩子在下面听讲的这种教学方式效果肯定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昕着听着很容易溜号、或者长时间处于大脑空白的状态,最后造成成绩不理想。如果我们把乏味的数学教学放在一些合适的生活情境当中去,就会极大的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知道数学可以处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让他们在课下时有的时候也会想起课堂上的数学知识。
2、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小学生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数学可以引导学者对数据做出分析、处理和论证。”当下,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抽象思维。若没有教师的科学指导,很难学好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用平时较为普遍的数学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的各种问题,让他们肯定数学的功能和地位,提升兴趣,使学生爱上并学好数学。
2.2 将抽象化的数学形象化,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新时期的数学教师需扩大个人的知识面和眼界,尤其是要对心理学有足够的认知和领悟。实际生活中,小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少不了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处理各种难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引入必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找到更多的熟悉感,提升他们的领悟能力和学习的能动性。那些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如几何尺寸、正方体、圆柱体等,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相应的物具(方盒、杯子等),并把它们摆放在讲桌上,将抽象化知识具体化,从而加深学生的直观了解。
2.3 培养小学生多方面实践探究能力
从前的课堂上,教学方式相对滞后,小学生长期陷入被动状态,缺乏朝气和活力。长此以往,小学生的能动性和探索能力也会下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对教学展开了系列的研究。课堂上,教师利用现实中的生活情境,引导小学生回归现实.提升学生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学会与人合作。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措施
3.1 深化情境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落实
为了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作用,需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深化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实施。从生活进入情境,在小学生眼中,生活是美好而有趣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有趣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不仅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规律,并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例如,在基础数学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导入这样一种生活情境:教师给学生剪十朵大红花,给a组学生剪三朵,给b组学生剪四朵,剩下的放在书包里,问学生剩余的大红花的数量,并奖励大红花给前几个正确回答的学生。毫无疑问,学生会竞相举手说出答案,得到大红花。在这里,分大红花这种情况,可以充分掌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得到大红花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把生活中的情况升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必要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水平,还要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升华生活内容,增加一些高于现实的生活情境。
3.2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
要想利用最合适的生活场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需要教师善于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元素,合理地将他们引入合适的教学环节,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统计”相关内容时,可以模拟在超市购物的情况,让学生轮流当收银员和采购员,收银员要及时统计一小时内的净收入是多少;采购员需要及时统计他们购买的商品数量和花费。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场景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统计学有一個理论上的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运用这一课学到的东西去购物,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加轻松。
3.3 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实践运用能力
要激发和提高小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生活。当然,也要加强引导,让他们找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逐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就“多边形面积”这一课的学习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问他们,生活中有没有多边形?如果有呢?你能想出计算面积的具体方法吗?我相信这一环节通过学生不断的动手和计算,可以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的实践能力,使数学学习更加有趣。
3.4 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是否灵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学思维的培养,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从生活情境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创造丰富的现实问题,逐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研究“统计”相关内容时,可以从校园生活的实例入手,让学生统计如:学校的男女教师人数、男女学生人数、戴眼镜的师生人数、喜欢穿红色衣服的人数等等。也可以社会生活为例,给学生实践统计的机会,如:根据有关网络数据统计男女人数,并计算比例;老年人数、中年人数和幼儿人数统计等。通过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生活情境事例,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使他们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从长远来看,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坚持这一点,相信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的能力不仅能得到有效提高,并且数学素养也会得到有效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本就来自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学习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是社会的发展需要,情境教学可以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始的课程导入环节,中间的讲授环节,举例环节、以及知识综合运用环节,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燕霞.浅谈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5,
[2]郎东英,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