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与小学体育的衔接

2015-12-23 09:30王晓冬
魅力中国 2015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初中体育教学小学体育教学

王晓冬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体育是一门衔接性较强的学科,因为其根据人身体素质展开教学,作用也在于提高身体素质,改善身体状况。本文便是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与小学体育的衔接,两者进行良好衔接,将会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 教学衔接

一.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探讨

首先,笔者将从整体上分析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目前,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主要是素质教育。其主要内容是针对体育锻炼。其中,技术含量较低。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学方法主要是玩游戏,体育锻炼的效果相对较小。正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而且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不去上学,所以教师可能会较少关注这方面,导致一些小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或者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进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这就产生了意识相对薄弱。

其次,对小学教育教学进行分析。教育的两个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教师负责教学。学生主要与教师合作学习。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想做的就是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学习更有意义的体育知识和相关的体育技能,并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然而,目前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在其中起的主观作用更大,而学生的自主性更小。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使学生接受和被动,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体育教学不是考试的内容,所以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展示教学内容,课堂与学生的交往相对较少,因此师生互动性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对于作者所教的学生,作者必须充分理解这一主题。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7至12岁。此时,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部分体育技能不够完善,身体形态欠缺,部分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调节功能不稳定,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应适应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应过于剧烈的运动,教学内容也不应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我最不想讨论的是小学体育的“硬件”。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软件”,那么资金的分配和场馆的建设就叫做“硬件”。虽然许多小学没有教师问题,但是由于缺乏设备和场地不完善,一些教育活动难以正常进行。有些学校没有固定的操场供老师教和学生做体育锻炼,由于设备的限制,存在很多人共用一个乐器的情况。有些学生甚至不能共享器材,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相关运动技能的学习。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设备和场馆的专项经费十分重要,不可低估。

二、中学体育教育概述

由于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将小学与初中体育教学联系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体育教育为中学体育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无论是体育还是生理,只有具备一定水平的身体素质和基础,才能更好地开展中学体育课程学习。许多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就不能适应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因为他们在小学没有打好基础,身体素质差,不懂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虽然能掌握一些理论知识,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了一些困难,不能掌握一些运动技能。中学体育教育是以小学体育教育质量为基础的。它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地发挥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未来竞争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体育在其它学科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学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增强体质。健康的身体更有利于学习其他科目。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微妙地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是书本上没有的。因此,笔者应该对中学体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相比小学,中学体育教育更加密集、更加困难和有目的。作为一名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衔接中小学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中小学体育教育衔接教学创新举措

1.开学前夕,我们应该检查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相关技能。根据各校初一学生年度招生情况的调查,学生的体育素养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学校开学前两周要全面调查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学习、运动知识和文化素养,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否则,不仅浪费了相关资源,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每个初中,尤其是初一体育教师,都需要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为仅仅从小学到初中,有些学生可能无法适应这种状况,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实践调查,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有效。

2.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热爱体育。进入初中后,一些学生可能存在矛盾心理:他们想上体育课,想自由放松,不想上体育课,因为他们不能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有心理压力。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尽力正确引导学生,尤其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使他们能够理解初中体育与小学的区别,并尽快适应。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参考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确立各学期的教学目标,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根据学生每年不同的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我国教育历来注重以人为本,作为一名教师,笔者的主要目标必须是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安全第一。我们必须确保学生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技能学习中的安全,积极引导学生和教师沟通,如果发现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处理。体育教学既是实践教学,又是理论教学。有些老师把重點放在实践而不是理论上是不明智的。理论和实践的比例约为1:2。二者相辅相成,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体育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中小学,都不能忽视。由于中小学体育教育不同,所以笔者应注意其衔接,不要使小学体育教育与初中体育教育脱节。体育课程教育必须适应当时学生的身体和生理条件。同时,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的良好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强壮的体魄,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国成.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8):1105-1106.

[2]陈伟华,有效衔接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探索[J].现代教学,2012(6):65-65.

[3]吴玲萍.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途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232-232.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初中体育教学小学体育教学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