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三河市圣屯小学065200)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田秋义(河北省三河市圣屯小学065200)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师的威严下进行学习,不仅有巨大的学习压力,还对枯燥的学习过程产生厌恶的情绪。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对数学知识不能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他们的数学思维模式只是在模仿教师的思路,不能真正地运用知识。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在数学课堂上,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成积极主动的探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体验,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在思考和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实现了较快的提高,使数学课堂高效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他们感兴趣的课堂情境,从调动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始,逐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数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获得激励,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内化,使他们真正掌握学到的知识。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他们对知识进行了再创造,通过利用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对知识进行分析,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全面深入地理解新知识,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同时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他们能快速地从数学知识体系中调取出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让他们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调动思维进行积极思考,通过深入分析,使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生对动手操作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探究,通过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他们能把新旧知识快速联系起来,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为了让学生提高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十根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把数学思维和直观教具结合起来,通过动手操作来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理解了数学知识,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同时在进行操作过程中,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钟表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钟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他们会清楚地认识到时针、分针、秒针,提高他们在读数时的准确率。让学生在快乐的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喜欢上数学学科。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4~6人,进行知识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和小组成员进行积极谈论,使他们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要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习和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探究任务的分配,并积极主动地帮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获得进步,并对学习产生兴趣,积极地进行探究。
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进步,及时地对小组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他们能有效地进行知识探究。同时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加入到讨论当中,和小组成员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提高学习效率,使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真正取得实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只有学生存在疑问,才能促进他们深入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疑问,使数学知识和能力获得质的飞跃。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学生在上课时,对教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8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学生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1-8=3(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4个仙桃,算式是12-8=4(个)……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
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要实现高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加强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并积极地调动思维进行思考,结合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体会在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在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逐渐形成,他们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能力不断提高。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的题海战术,而是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进行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使数学课堂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场所,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不断成长。
(责编 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