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特征

2015-12-19 07:09张树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8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颈动脉斑块

张树荣

河北磁县人民医院功能科 磁县 0565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02—2014-02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0 例为观察组,男22 例,女18例,年龄61~73岁,平均(66.6±3.3)岁。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60~75 岁,平均(65.2±3.7)岁。2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年龄60~75岁;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类型颅内病变;近期心梗、脑卒中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不能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颈部超声检查选择SiemensEUB6500 型、GE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0 MHz,受检者取仰卧位,颈部侧伸45度,充分暴露受检侧,取横、纵等多个切面多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进行观察,观察颈动脉内膜、管腔、管径,并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对颈动脉斑块类型及分布进行记录。测量颈内动脉、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颈动脉斑块类型包括软斑块、硬斑块、混合斑块及扁平班。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评价2组认知功能,包括定向力、识记、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5部分,总分满分为30分。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及斑块类型分布,比较2组PSV、RI及PI间的差异,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血流动力学指标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共检查颈动脉斑块216处,显著多于对照组的42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块类型方面,以软斑块最多,混合斑块次之,扁平斑块最少。见表1,图A、B、C。

表1 2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比较

2.2 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PSV 显著高于对照组,RI及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D。

表2 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

2.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MMSE 评分与血流动力学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观察组MMSE 评分为(24.45±6.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4±7.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流动力学指标PSV 与MMSE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423,P<0.05)。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脑血管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的第2位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2]。两者重要的病理基础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引起狭窄、闭塞。采用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患者颈动脉进行评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超声学检查具有CT 及MR 不可替代的优势,简便廉价、软组织分辨率高、可动态观察及多普勒成像技术均使超声颈动脉成像成为颈动脉检查的首选方法[3]。通过超声学检查可以显示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变化,内膜斑块形成,能够对斑块的径线进行测量,并进行分型。本研究中,观察组共检查颈动脉斑块216处,显著多于对照组的42处,说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颈动脉斑块多发生于血管起始部及分叉部,该部位血流速度降低、低切变力的变化是导致斑块形成的重要原因[4]。不同类型斑块稳定性不同,而斑块脱落会导致脑内动脉栓塞,引起急性梗死,通过超声对其分型有助于早期采用干预措施[5]。颈动脉结构的改变可引起动脉狭窄、弹性下降进而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SV 显著高于对照组,RI及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显著,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颈动脉管壁弹性降低,血流阻力增加,通过上述指标的测量可以量化反应颈动脉血流特征,从而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价和预测。另外,本研究应用MMSE评分对患者认知进行评价,显示与健康志愿者比较,观察组患者MMSE 评分显著降低,说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出现降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流动力学指标PSV 与MMSE 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说明随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恶化,其认知功能障碍会更显著。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检查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颈动脉管壁结构的变化,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定位和分型,并能够通过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的测量反应颈动脉血流特征,对于临床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黄镪,武剑,马青峰,等.全脑CT 灌注成像指导静脉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3):3 419-3 423.

[2]黄显军,周志明,刘文华,等.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FLAIR 序列高信号血管征可能与脑侧支循环有关: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4,22(3):161-166.

[3]程有根,杨光钊,茅国群,等.双源CT 4D-CTA 联合灌注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医学,2013,35(20):1 816-1 819.

[4]孟蕾.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判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48):56-57.

[5]陈晓慧,曲国田,程祥勇,等.不同海拔地区的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超声比较[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4):352-354.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颈动脉斑块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