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实习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调查

2015-12-18 03:03:54时忠丽李美荣
护理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济宁伦理

时忠丽,李美荣,张 霞

(1.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2.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山东 济宁 272013;3.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11)

【调查研究】

本科护生实习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调查

时忠丽1,李美荣2,张 霞3

(1.济宁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67;2.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山东 济宁 272013;3.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及对生命的认识有所改变,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常遇到很多临床护理伦理问题[1]。这些护理伦理问题严重困扰了临床护理人员,阻碍了护理人员对临床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尤其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各种伦理问题,不能得到较好的指导,部分实习护生对于自己未来参加临床工作后,因现实与所学护理伦理知识有冲突时,能否坚持护理工作没有信心。因此,从实习开始就要有目的的培养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为护生毕业后要从事的护理工作充实护理伦理知识。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本科护生实习不同阶段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变化,探讨提高本科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教学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于2012年6月—2013年2月,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从四年制护理专业本科大四实习学生中抽取8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四年制护理专业本科大四实习学生;全程参与(实习前1周、实习3个月和实习6个月)。排除标准:实习时间<3个月;研究过程中脱落的护生。

1.2 调查工具 (1)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护生的性别、年龄、实习医院等级、家庭所在地、专业态度等内容。(2)护理伦理决策问卷(Judgment about Nursing Decision,JAND)(中文版),是目前国际上对护理专业人员测量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最权威的问卷[2],具有较好的信效度[3]。该问卷共有48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中立,4=同意,5=非常同意。总分范围76~380分,得分>304分代表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水平较高,228~304为中等水平,<228分为较低水平。(3)临床教师伦理带教满意度调查表,用于测量护生对教师伦理带教的满意度,内容包括护生对带教中的伦理道德概念、伦理道德行为和伦理道德原则等伦理内容教师带教的满意度。各项内容采用3级评分,即“不满意”0分、“基本满意”1分和“非常满意”2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对健康教育越满意。

1.3 调查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资料收集,于实习前1周发放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同时在实习前1周、实习3个月和6个月后发放护理伦理决策问卷,实习3个月和6个月后发放临床教师伦理带教满意度调查表。所有调查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共发放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9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或方差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的本科护生共80名,其中男 19 名,女 61 名;年龄 21~24(22.04±0.23)岁;所在实习医院等级,三级甲等医院56名,二级甲等医院24名;家庭所在地,城镇48名,农村32名。所有护生在校期间均接受过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学习,表示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74名。

2.2 实习不同阶段本科护生伦理决策能力比较 护生在实习6个月后伦理决策各维度及总分得分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习不同阶段本科护生伦理决策能力比较(±S,n=80)

表1 实习不同阶段本科护生伦理决策能力比较(±S,n=80)

?

2.3 本科护生对临床教师伦理带教满意度 实习6个月后护生对临床护理伦理实践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临床教师在伦理道德概念和伦理道德行为的伦理带教满意度反而降低,较实习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本科护生对临床教师伦理带教满意度(±S,分)

表2 本科护生对临床教师伦理带教满意度(±S,分)

时间 n 伦理道德概念 伦理道德行为 伦理道德原则实习 3个月 80 1.86±0.35 1.86±0.35 1.54±0.51实习 6个月 80 1.56±0.56 1.56±0.50 1.42±0.50 t 2.840 3.040 1.050 P 0.006 0.003 0.296

3 讨论

3.1 改革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临床医学相关的护理学因其自身专业特点,更加强调教学中如何使护生早期接触临床、反复临床操作和全面结合临床实际。护生在实习前和实习早期,其护理伦理的认知和行为决策均来源于学校课堂教学和生活常识,而目前护理伦理学教学中,教材的部分案例陈旧,难以反映真实的临床情境。而且课堂教学中以理论为主,与临床实际联系少,此种教学方式不仅难以引起护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局限了护生对护理伦理的理解,使他们不能将道德原则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4]。随着实习的不断深入和护理临床实践活动的增加,护生对临床护理伦理道德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伦理认知由以感性认识为主转变为理性认识逐渐增多,对护理伦理理论和临床教师的伦理带教产生疑问,影响护生护理伦理道德的最终形成。因此,针对护生实习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习早期,可将教材理论与临床实例结合起来,与护生共同分析讨论;在实习后期,教师可鼓励护生自己找出日常护理行为中隐含的护理伦理问题,同时教师给予正确的示范,完成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真正结合,逐步培养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

3.2 充分发挥临床护士的带教示范作用,消除社会等负面影响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的学习是通过观察来实现的[5]。在护生伦理决策能力形成的过程中,患者、护士、医护间的相互影响,医院的规章制度,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等都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其中,护生最直接的观察和模仿对象就是带教教师,教师对护理伦理道德的认知和行为可直接影响护生对其理解,从而影响其伦理决策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相关研究指出,知识与经验是影响有效护理决策的重要因素[6];足够的伦理实习是发展伦理决策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临床教学中,应正确运用教师示范等正面影响因素,充分发挥临床护士的带教示范作用。教师首先提高自己分析临床护理问题中隐含的护理伦理道德的能力,并有意识的将这些问题对护生进行讲解,指导护生正确处理实习中遇到的护理伦理问题,促进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3.3 加强认识,将教学目标贯穿护生的整个实习 在不同阶段的临床带教中,护生对教师的带教满意度不同。在实习早期,为完成教学任务,临床护士对护生往往要求较高,给予护理操作和伦理认识的指导都比较多,教师乐于将自己对护理伦理道德的理解与护生交流。在实习后期,临床护士认为护生已经掌握了大多护理操作技能,忽视了对护生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而具备良好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前提[7]。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实践相联系。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护理伦理道德实践,有一定的过程,需要临床教师的引导和不断强化。因此,在临床带教的各个时期,都应加强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4 结论

本科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其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不同,而护理决策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生护理伦理实践的执行。在护生的不同实习阶段,临床带教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伦理教学,提高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积极参与护理伦理实践。同时,加强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不断完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考评机制,以促进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1]白阳静,李 宁,李晓玲.论护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9,23(7):1698-1699.

[2]Olive H N,Helena L K.Nursing Students’Ethical Decision-mak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Nurse Educ Today,2007,27(7):796-807.

[3]高 静,吴晨曦,柏丁兮,等.中文版护理伦理决策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35-737.

[4]赵 茜,范秀珍,张 远.护理伦理学在护理实习生避免护理差错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5):613-615.

[5]李敏燕,崔妙玲,陈 飞.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09,6(9):422-424.

[6]杜 萍.基于军医大学护生视角的护理伦理学课程现状与改革[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1):47-49.

[7]郁晓路,袁长蓉,仇瑶琴,等.国内外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教育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1):44-47.

Ethical Decision-making Ability in Clinical Nursing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SHI Zhong-li1,LI Mei-rong2,ZHANG Xia3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实习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80名四年制护理本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前1周、实习3个月和6个月后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本科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不同,实习6个月后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较实习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6个月后护生对临床教师在伦理道德概念和伦理道德行为的伦理带教满意度较实习3个月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临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不同,在临床带教中应强化正面影响,教会护生正确应对负面影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伦理教学,以提高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本科护生;护理伦理;伦理决策

R192.6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4.021

2014-03-06

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医学教育研究课题(YJKT201143)

时忠丽(1977-),女,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

[本文编辑:吴艳妮]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济宁伦理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造纸(2022年8期)2022-11-24 09:43:40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山东济宁卷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24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酿造(2019年9期)2019-10-08 05:44:04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新闻传播(2016年18期)2016-07-19 10:12:06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24
路过济宁(组诗)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2
伦理道德在清代借贷契约中的约束力
法律史评论(2015年0期)2015-07-31 18: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