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张 楠,孙秀杰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东院区血液科,山东 青岛 266071)
※内科护理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
刘 波,张 楠,孙秀杰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东院区血液科,山东 青岛 266071)
目的防范与减少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血液科患者情况,设计《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对1 325例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分,≥3分者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进行护理干预,与未使用前1 252例患者跌倒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后,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对高危跌倒患者进行评估报告,有效做好三级监控,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能有效避免患者跌倒的发生。
血液科;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非常关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已列为医院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的质量指标[1]。血液科住院患者常有贫血、发热、化疗后体质虚弱等问题。据报道,血液科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很高,白血病及贫血可能是最危险因素[2]。为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本科室自2012年1月开始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血液病患者1 252例为对照组,男656例,女596例;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血液病患者1 325例为观察组,男673例,女65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职业、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对照组按照血液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入院时及住院过程中应用报告表对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实施预见性护理。
2.1 表格设计 参考相关文献[3-4],结合血液科患者情况进行表格设计,内容见文后表1。
2.2 报告表应用
2.2.1 填写方法 报告表评估部分有10项内容,前8项每符合一个条件得分为1分,否则为0分,后2项符合(1)为 0 分,符合(2)为 1 分,合计总分,1~2分为跌倒低危患者,3~5分为跌倒中危患者,6分及以上为跌倒高危患者。报告表预防跌倒措施部分有10项内容,责任护士根据具体评估结果针对性选择预防跌倒措施,打√注明,告知患者或家属并签名确认。患者出院当天进行终末评价,责任护士及护士长确认签名后归档。
2.2.2 评估及报告 由责任护士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入院评估:总得分≥3分填写该报告表,在交班报告中描述相关危险因素并记录评分;总得分≥6分者填写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通过OA上报护理部,另一份手签版留科室备案,并列入重点交班内容。住院期间病情发生变化,新出现跌倒相关危险因素时随时评估。每周重新评估1次,慢性患者或长期住院(超过1个月)患者每月评估1次,评分低于3分时暂停评估,并电话通知护理部。每月汇总预防跌倒报表,填写《护士长手册》相关内容。
2.2.3 落实预防跌倒措施
2.2.3.1 标识清楚,时刻提醒 跌倒评分≥3分的中高危患者均于患者床头、卫生间放置“小心跌倒”提示牌,并于护士站白板处明确标注中高危跌倒患者床号。据文献报道[5],跌倒常发生在夜间或清晨,而此时间正是值班人员少护士巡视及家属警惕性低时间段,因此根据标识提醒,加强该重点时间段的巡视,防患未然。
2.2.3.2 保证环境安全 责任护士每日检查患者鞋底防滑性能,保证呼叫铃、床体、床档、病房照明、卫生间及走廊扶手等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病房及走廊环境宽敞明亮,无有潜在危险的障碍物。呼叫器及用物置患者易取处,协助患者上下床,合理使用床档及约束带。
2.2.3.3 健康教育 (1)加强培训,提高护士宣教沟通能力,重点对评分为中高危患者有针对性地宣教。(2)针对血液系统疾病特点,如贫血、感染、出血等,告知患者血红蛋白低导致头晕乏力,容易跌倒;发热导致体力消耗,可发生虚脱;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若发生跌倒,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危及生命的脑出血),以引起患者及家属高度重视。教会患者改变体位时遵循“三步曲”:平躺30 s再坐起,坐起30 s再站立,站立30 s再行走[6]。重度贫血及反复高热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及时补充水分及营养,必要时床上或床旁大小便。血小板低的患者行动宜缓慢,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磕碰。(3)用药宣教。用药前告知药物不良反应,对应用利妥昔单抗、硼替佐米等易引起低血压等药物的患者要特别关注,在患者用药的整个过程中加强巡视,保证陪护到位。对使用利尿剂或退热药物的患者,指导并协助床上或床旁排尿,避免过快转体。对服用降压药的患者,监测血压,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常备糖块,备餐后方可用药。
2.2.3.4 签字确认 告知家属患者属于中高危跌倒范畴,要特别关注,防止跌倒引起不良后果,加重病情;将防范跌倒的所有措施告知家属及患者,需要患者及家属协助做的工作,要重点告知并确认其掌握。在全面评估、宣教之后,患者或患者家属签字确认,可起到提醒、重视、认真实施的良好作用。
2.2.4 三级监控
2.2.4.1 责任护士监控 责任护士将填写报告表的患者情况报告护士长,对该部分患者有针对性的重点关注,按报告表要求逐项实施护理措施,并对替班护士及三班护士的相关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有问题及时于晨会或晚交班时进行反馈,促进及时整改。
2.2.4.2 护士长监控 护士长接责任护士报告后,认真分析其评估及措施实施准确性,给予指导。并于五巡查时间段(早交班、上午下班前、下午上班后、晚交班、随时)查看患者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了解患者及家属知识掌握情况,各种警示标识、防护用具等是否及时到位。措施落实不力者,提出整改意见并严格质控,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
2.2.4.3 护理部监控 护理部接高危跌倒报告表后,由区域主任不定时到病房进行抽查质控,监控护士长的重视程度,措施落实情况,并提出指导意见。该项内容为每月护理部护理安全检查重点内容,与科室年终目标考核挂钩。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将应用报告表前后血液科患者跌倒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36%,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例,%)
4.1 报告表应用效果分析 因跌倒引起的骨折、压疮及肺部感染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经济负担[7]。而血液科贫血患者较多,据文献报道,血红蛋白水平每下降10个单位,跌倒的发生率增高45%[8];处于生命晚期的贫血患者跌倒复发的可能性是正常血红蛋白患者的2倍[9]。因此,血液科患者跌倒的危险性较高,这对血液科的防跌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中报告表的设计和使用,较好地针对性解决了该问题。观察组仅有2例住院期间发生跌倒,1例因陪护家属离开,患者自行下床时未扶稳,沿着床沿顺势坐在地上,查体无任何损伤;1例患者过于肥胖,如厕后回床时体力不支,发生晕厥,家属体格较小未扶住患者跌坐地上,其下跌速度由于外力的牵拉而得到缓冲,医护人员立即到位抬患者上床,查体无外伤,及时给予处置患者病情缓解清醒。该2例患者虽跌倒但未发生不良后果,与护士宣教到位,患者及家属重视密不可分。对比对照组情况患者跌倒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充分说明了报告表应用的有效性。
4.2 报告表优势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关于跌倒的评估工具、量表等有很多,国外就有40多种。但具有报告性质的工具却鲜见报道。本报告表在深入细致评估危险因素并进行预防的基础上,将及时逐级上报做为一项重要内容,使高危跌倒患者的管理实现了三级监控。有效及时的监控与指导增强了护士的风险意识,提高了护士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避免了护士工作的盲目性,使工作更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护士长的重视、针对性的宣教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防范意识,积极配合护士工作,全面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但每一名患者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病情千变万化,报告表所列项目并不能涵盖所有细节,如何更准确细致的评估,如何将防护措施更个体化,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跌倒的发生率,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表1 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报告及预防记录表
[1]韩月红,刘淑梅,杨 萍.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49-51.
[2]鲍红霞,张仪仙,李玉玲.血液科患者的跌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2312-2313.
[3]夏厚萍.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泌尿外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30-31.
[4]夏文君.住院病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1):54-55.
[5]符娟娟.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7):148.
[6]朱晓影.预防骨科患者跌倒的流程管理[J].护理学报,2011,18(1B):25-26.
[7]Cwikel J,Fried A V.The Social Epidemiology of Falls A-mong Community-Dweling Elderly: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s for Prevention[J].Disabil Rehabil,1992,14(3):113-121.
[8]Dharmarajan T S,Norkus E P.Mild Anemia and the Risk of Falls in Older Adults From Nursing Homes and the Community[J].J Am Med Dir Assoc,2004,5(6):395-400.
[9]Penninx B W,Pluijm S M,Lips P,et al.Late-life Anemi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Recurrent Falls[J].J Am Geristr Soc,2005,53(12):2106-2111.
R473.5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4.034
2014-05-09
刘 波(1975-),女,山东青岛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士长。
孙秀杰(1972-),女,山东青岛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江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