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
【摘要】 体态语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辅助手段,更是教师职业的一项基本功。通过它教师可以在传授知识时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从而对教师语言表达起到一个更为有效的补充作用。在思想政治课中使用体态语,可以让师生之间做进一步的交流,使得学生更愿意去接受所学的知识,最终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体态语 交流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0-066-01
教师体态语的概念及分类:
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教师在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相应的表情、体态、动作等,借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和缺陷。这种通过人的表情、体态、动作的变化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示态度的无声语言,就叫做体态语言。体态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身体姿势来传递信息、表露情感、表明态度的一整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既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还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所谓教师体态语是基于对体态语分析,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特点提出来的。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经过多年实验,于1968年总结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十38%的音调十55%的面部表情与动作。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人们在利用有声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配上一些体态语言,使话语不仅有“声”,而且有“色”,因此,体态语言在师生交流中对言语行为的辅助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体态语重要分以下几类:
(一)表情语言
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种,它可以把某些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准确地表露出来。因此,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表现得亲切温和,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且学生接受有用信息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目光语言
眼睛具有出色的表情达意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目光进行心灵的沟通。通常正视表示肯定、鼓励或期望;斜视表示景仰或思虑;俯视表示羞愧或内疚。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使自己的目光与全班学生的目光保持交流,对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可用眼光盯住一段时间,以制止其违纪行为;对认真听讲、思维活跃的学生可投以赞赏的目光以资鼓励;对老抢答问题的学生,可投以使其保持冷静的目光;对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则应给予鼓励的目光。
(三)仪表语言
一个人的相貌、衣着、发式、装饰等,同时伴随着人的性格、气质、品质、文化修养就是人的仪表。“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仪表是自身综合素质与个性情感的外在表现,是外表和内涵的统一,它对学生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教学中,教师的仪表要整洁大方、庄重典雅,给学生以朴素之美。过于花哨的打扮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引起视觉疲劳,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所以,教师不要过分追求衣着的华丽和装饰的新奇,穿着打扮应该符合年龄、性别、性格、体态等特点,力求做到活泼而不失庄重、时尚而不张扬。
(四)姿势语言
教师的姿势语言主要有站姿和走姿两种:第一,站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表现出优美、自然的站姿,给学生一种正直挺拔的感受,这将有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第二,走。在讲课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走动,这时要做到步速适中,步履以慢、轻静为宜,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不同姿势会向学生发出不同的信号,无论是站着还是走动,教师的姿势都应表现得精神饱满。
(五)头部语言
头部运动一般可分为点头、侧头和摇头三种:第一,点头。当教师表示对学生的称赞或同意时,可以使用此种方式,这是一种表示肯定意义的体态语言。第二,侧头。侧头或皱眉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谈话感兴趣或不敢兴趣时,表示疑惑或怀疑的含义,也可以表示委婉地对学生的否定。第三,摇头。当表示“不”这一基本含义时,教师一定要慎用这一体态语言。
(六)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指通过手指、手掌和手臂的姿势动作进行传情达意,在师生交流中使用范围极广。赞许用大拇指,蔑视用小指,肯定用握紧的拳头等。教師亲切温和的招手,恰到其时的带头鼓掌,与学生谈话时配以适当手势,都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与真诚。在使用手势语言时,应注意手势与表达内容的有机结合,要轻松自然,不要给人以做作的感觉。
积极体态语是指有助于教师驾驭课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授课效率并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体态语言,如鼓掌、亲密注视、颔首、微笑等。消极体态语不仅影响教学进程,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服饰仪表,是学生对教师感性认知的逻辑起点,也是对课程教学认识的开始。
教师体态语言的意义
第一,帮助组织教学。教师体态语言的使用,大部分不是取代有声语言,而是辅助或替代口语表达以引起学生注意,增强语言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饱满的精神、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都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第三,发展学生思维。体态语言所隐含的信息,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再创造。在这由“语言信息──体态语言──语言信息”的加工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开掘。
第四,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和谐、自然的体态语言有助于促成生动、感人的教学效果。教师鼓励的眼神、亲切的微笑、充满激情的手势,都可以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剂,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张宝臣.教师体态语运用初探[J].教师园地2005年第1期(总第131期).
[2]刘红,李拥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体态语浅析[J].高教高职研究2009年10月号中旬刊.
[3]陈进.教师体态语言刍议[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20卷(总第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