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信教学生校内宗教传播渗透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50名信教学生的实证调查

2015-12-17 14:33:52杨越岚穆灵敏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信教高校学生大学生

李 辉,杨越岚,穆灵敏

(1河北师范大学 团委,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2廊坊师范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3河北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新形势下高校信教学生校内宗教传播渗透问题及对策
——基于对50名信教学生的实证调查

李 辉1,杨越岚2,穆灵敏3

(1河北师范大学 团委,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2廊坊师范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3河北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在校内传播宗教或举行宗教性质的活动时有发生。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以H大学为例开展调研,分析了以“老乡会”、“学生社团”等为代表的信教学生的宗教传播渗透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从入学宗教政策教育、家庭与学校沟通交流、对弱势学生群体关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应对之策。

高校学生;宗教传播;学工队伍;对策

新的历史时期,信仰的角逐越发激烈。如何有效引导在校青年学生培养科学而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有效践行党的宗教政策,杜绝学生在校内参与宗教传播活动(或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1]

为破解这一问题,笔者在校园内选择了50名信教学生作为访谈对象(涵盖文理科),以问卷调查和“一对一”访谈的形式进行多角度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参与访谈信教学生中,有70%的人认为宗教是一种文化形式,有30%认为宗教是一个团体,并有自己的组织、教规、教义,由此可以看出信教大学生对宗教的基本认识虽不全面但是相对较为客观。与此同时,我们针对高校学生在校内宗教传播的方式和特点进行了调研,总结出了较为客观的调研结果,现从渗透形式、渗透原因、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加以归纳。

1 信教大学生校内宗教传播、渗透形式

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内传播宗教、组织(参与)宗教活动(或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党的宗教政策在高校内经历着严峻考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大约85%的信教大学生并没有扮演过“传教者”的角色,但其中约有16%的学生有过传播意向和冲动。可见,高校宗教传播现象具有可控性但这一问题不容忽视,所以学校相关组织应加强重视,积极引导。

在研究基础上,我们综合访谈和调研的结果,结合高校学生宗教活动的表现和特点,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1 校园“老乡会”形式的宗教传播

高校大学新生背井离乡初入新环境时,情感一般脆弱孤寂,没有归属感,这会使其容易受“老乡”情结的影响。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高校信教学生中很多以“老乡会”形式参与活动。他们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民俗背景,有更多“宗教共同体”;而诸多校外宗教团体也善于利用这一特点鼓动校内信教学生发展或组织新生信徒,老生带新生,逐渐形成以“老乡会”为外在标志的信教学生群体。

1.2 宿舍“另类推销”形式的宗教渗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校信教学生在校内其实是有着一个外在松散、内部紧密的系统,这在其招募和发展新成员的过程中尤为显著。在高校中,信教的高年级学生总能在新生军训期间深入新生宿舍“送关怀”、“送温暖”,第一时间做好信教新生“认亲”和新生力量“发展”两项工作,较早地做好了成员吸纳工作,不断壮大校内信教学生队伍。

1.3 校内“学生社团”形式的宗教活动

高校信教学生在校内开展宗教活动一般较为隐蔽。近年来,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外衣出现的宗教活动在高校屡见不鲜。它们一般都以“XX学生社团”名义出现,但这些所谓的社团均没有在学校团委及相关部分备案注册;他们的很多集体活动带有明显的宗教性质,其中超过1/3的活动形式为集体礼拜。可见,宗教活动已成为大学校园里有着一定空间的群体活动,学校相关部门应提高警惕,加强疏导。

1.4 其他形式的宗教传播与渗透活动

在调查中发现,在宗教节日里很多高校信教学生往往在校内组织(或参与)形式多样的宗教活动(或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活动):数十个学生聚集在一起唱圣歌,排练和演出各种形式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小节目。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校外的宗教人士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深入到校园中来召集校内信教学生有组织地开展活动,甚至采用“宗教色彩励志教育课堂”形式为学生传播宗教思想,实现精神控制。

2 高校大学生校内宗教传播渗透的原因分析

结合宗教信仰的传播特点以及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影响高校大学生校内宗教传播渗透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家庭宗教文化的影响。在调查研究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家庭成员有不同程度的宗教信仰。这部分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来自家庭的深刻烙印让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宗教政策宣讲教育”工作相形见绌。调查发现,有64%的信教学生在小学及以前就接触宗教,有18%的信教学生从初中开始接触,有6%的信教学生从高中开始接触宗教,有12%的信教学生是大学之后接触宗教的。

(2)学生归属感、存在感的诉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校信教学生中很多学生情感脆弱,内心孤寂,缺乏必要的归属感与安全感,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缺乏群体归属感;相比而言,他们能够在信教群体中获取温暖与慰藉,能够在共同信仰的支持和纽带作用下,倾吐心声,共同分享,互帮互助,享受虚拟的、温暖的宗教精神世界。调查统计发现,有28%信教学生是为了寻求神的庇佑和精神寄托来求助于宗教的。[2]

(3)对自我生活环境的不满情绪。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校信教学生群体有一个显著特点:对现实世界存在诸多不满。这种情绪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而在访谈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他们对周围环境及师生某些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的摒弃。他们在宗教信条的影响下自律约束,共同规范着某些方面的行为选择,在很多时候,他们以类同的行为习惯和价值选择构筑起群体内部成员的价值共同体。

(4)对法规校纪的“茫然”或“漠视”。高校里为数众多的学生对国家宗教政策的学习和掌握不够,对宗教政策的细则认识不深。这种问题在信教学生中间也同样存在:部分信教学生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解读也存在着较大偏差。此外,某些信教学生明知“校内传播宗教、开展宗教活动”违反校规校纪却视而不见,并以此彰显自我个性。

3 高校大学生校内宗教传播渗透防范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防范宗教传播渗透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必然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上述诸多问题,高校的学生工作队伍应积极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了解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

(1)提升新生入学宗教政策宣传效果。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应该给大学新生上好“第一堂宗教政策课”,以学生易于接受的认知体系做好党的宗教政策的宣讲和解读,让广大新生能够印象深刻,内化于心。同时,高校学生工作者也应该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维度,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思维。[3]

(2)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优化建设。高校学生工作队伍要做好信教学生或有宗教信仰倾向学生的信息摸底工作:以写电子邮件、邮寄信件、假期家访、专题网络学生家长会等形式完善沟通路径。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家长认识到子女独立选择信仰的重要性,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世界观的科学构建。

(3)加大对弱势学生群体的关怀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弱势群体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这也要求高校学工队伍关注信教学生以及有宗教信仰倾向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给学生以足够尊重、足够温暖和及时帮助。在信任的基础上,有效引导青年学生重新理性审视和选择自我价值信仰。

(4)强化校园主流文化的塑造和影响。以健康、积极、文明、活泼的校园活动吸引青年学生,鼓舞青年学生,传播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校园正能量。调查中我们发现校园QQ群上有利玛窦志愿者招募广告等现象,这种问题的存在正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挑战,也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对此,我们应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去防范高校宗教传播渗透这一问题,以自我批判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目前的校园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要求我们在创新文化载体、丰富校园文体活动的基础上,填补和完善青年学生的内心苍白和空缺。[4]

(5)创新大学生宿舍园区德育工作新路径。高校宿舍园区化背景下,“学生宿舍”逐渐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及课外生活的主要阵地,面对以“宿舍为单位”的宗教传播和渗透,高校学生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及学生宿舍管理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进驻学生园区、创新学生宿舍园区教育载体,杜绝在学生宿舍及宿舍园区进行宗教传播的现象,积极以符合当前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宿舍园区文化活动温润学生的心灵,用充满科学和理性的思想占领学生的第二课堂环境。

[1]赵建国.终极关怀——信仰及其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1.

[2]左鹏,何进,等.大学生信教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55—59.

[3]李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7—50.

[4]李素菊.青年与“宗教热”[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76.

(责任编辑:杨阳)

In the new situation,undergraduates spread the religious thoughts and hold religious activities in campus occasionally.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take H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carry out the research.We analyses the forms and features of the religion disseminating.fellow-provinicals reunion,students'association are the common forms of the religion disseminating.the reasons include the family religion culture,the students'sense of belonging,etc.This paper proposes variousmeasures about young students'religion disseminate in campus,such as education of the religion policy,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universities,more attention to the disadvantages students.

undergraduate;religion disseminate;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work team for students administration

G641

A

1672—9536(2015)01—0072—03

2015—07—30

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S2012Q17)

李辉(1984—),男,河北沧州人,河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信教高校学生大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 90后”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