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促进研究,将能够有效地促进流动儿童和他人形成更好的良性社会关系。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中。因此,对流动儿童实施助人行为的促进和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基于此,更有必要对基于CIIM理论模型进行深一层次的归纳总结,进而找到能够检验理论和应用于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流动儿童;助人行为;促进方案;启示
一、基于CIIM理论模型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促进方案
目前有学者基于CIIM模型设计并实施了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促进方案,并期望通过该促进方案使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班级助人关系网络中,也同时使班级中的亚群体助人关系更完备。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在微观层面提高流动儿童本人的道德素养,在中观层面上可以有效地促进流动儿童和他人形成良好的社会交互关系,在宏观的层面可以帮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中。因此,促进方案的设计也需充分融合微观和中观两个研究层次。基于CIIM理论模型设计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引入了“共识内群身份、合作互动的群际交往和强化共识内群身份”三步层层递进的促进计划。首先,通过引入共识内群身份,使个体对内外群体间差异的关注转移到共识内群身份上。其次,通过合作互动的群际交往,使群组间通过相互依赖的活动达到对班级共同目标的认同。最后,强化共识内群身份。通过对共识内群身份的进一步强化,将能够使个体不完全放弃自己认同的群体身份的前提下融入整个班级中。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前测、后测对比,可知促进方案能有效地保证流动儿童融入班级助人关系网络中,促进方案实施后的班级助人关系网络密度值增加。同时,促进方案实施后班级助人关系网络的亚群体结构有所改变,亚群体内部和亚群体间存在互助关系。此外,群体身份关系网络和助人行为关系网络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促进方案实施后,班级中的流动儿童融入了整个班级的助人关系网络,尤其是原来相对较为封闭的老家认同的流动儿童也和班级中其他同学发生了助人行为。因此,促进方案是有效的。
二、流动儿童助人行为促进方案实施的启示
1.针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促进方案设计与实施应该特别注意流动儿童的个体差异及班级特质
班级作为对流动儿童生活影响最大的外在环境,对流动儿童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正如研究所表明的,流动儿童往往存在歧视知觉和社会融入困难。这种负面的生活状态在流动儿童最基本的生活圈子——班级中更是体现了出来。一方面流动儿童的身份建构决定他们的行为举止,对城市身份的回避与不认可使流动儿童容易处在敏感和回避中。他们归属感的确实不仅是因为自己身份建构的问题,更多时候还源自他们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因此,在促进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和主试应该引导流动儿童释放自己,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接受他人。虽然促进方案的实施应按照既定的促进流程进行,但是也同时注意流动儿童的个体化差异和其所在班级的特质差异。因此,在促进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将流动儿童及其所在的班级环境结合在一起共同考虑,才能使促进方案的实施效果更明显。
2.重视在促进方案实施过程中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互动,强调合作组合的多样性
在促进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流动儿童受到身份建构的影响,很有可能在活动中选择和自己原本在班级中的“伙伴们”集中在一起。这个时候,主试和班主任就有必要提醒流动儿童在选择伙伴组合的过程中应该目标广泛。其中,既应该和流动儿童一起活动,同时又应该和城市小朋友共同合作。促进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正是通过对班级多样性的强调,使流动儿童意识到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异性,进而使流动儿童走出自己身份建构的禁锢,更好地融入班级中。
3.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促进流动儿童减少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
在促进的过程中,主试往往能够感觉到流动儿童的抵触和不配合。这时主试应该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流动儿童进行疏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流动儿童在待人处事时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行为替代原本存在的负面情绪和行为。特别是,对流动儿童所处班级助人关系网络的促进,既是一种宏观群体关系结构的调整,又是对个体行为的促进。助人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更是积极心理学所探讨的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因此,对流动儿童所在班级助人关系网络的促进是符合积极心理学的规范的,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儿童的负情绪和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71-376.
[2]陈阳.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特点及促进:基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陈阳(1980-),辽宁沈阳人,男,汉族,沈阳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讲师,博士,社会心理学方向。
项目信息: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罪错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L11DGL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