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高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思考

2015-12-16 14:11汪海波
关键词:工科艺术设计校企

许 醴,汪海波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一、工科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背景和现状

(一)设计艺术人才培养背景

艺术与设计有着实用、经济与审美相结合的特点,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艺术设计教育在理念上从“工艺美术”教育转型为“设计”教育,从“艺术设计”教育转型为“设计艺术”教育。

近年来一些工科高校依靠自身学科优势和丰富的校内资源开始招收艺术生,成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关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侧重于人才培养理念革新,强调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但对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系统的研究,只是倡导某一种模式”。[1]

(二)工科高校设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能完全切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没有紧密结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是设计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是设计专业的学生难就业,毕业生难以完全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2.人才培养的模式缺少个性和特色。没有充分考虑办学基础、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不同及生源之间的差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计划雷同。

3.有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沿用纯美院式的培养模式,缺乏自己的特色。课程内容和培养计划也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不足,不能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

二、工科背景下设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构建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可以充分利用工科背景优势,建立以课程类别模块和课程特色模块为基础的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引入工作室教育、引企入校、人才定单等方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教育管理层面,加强思想引领。积极构建工科背景下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同步的国际化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构建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手段:通过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加强校企合作和国内外合作培养来实现培养目标。

(一)思想教育引导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指导思想部分,必须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领,而高校的思想引领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首要任务。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新形势下,尤其是针对走在前沿的设计艺术学生,更要加强新媒体的平台建设,将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社研会、报告会、讨论会、调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同时还可以创新党、团日活动形式,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思想教育的成效。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掌握指导人生发展的科学方法。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设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有利于个性全面发展的设计艺术人才的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学生个体来说,还可以促使学生把在校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专业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联系起来,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联系起来。要引导学生尽早确立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合理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学生在未来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土市场的需求和国际化潮流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模块化: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技能、实习基地(包括工作室)。[2]

2.课程内容动态更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评价体系,根据第三方评估,校友和企业的调查反馈,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更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动态修订教学计划。

(三)实践、实习与应用

设计艺术类专业是既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淀的专业。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符合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实施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形式。

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实现多样化,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1)工作室化教学:教师工作室、企业工作室;(2)项目教学;(3)引企入校,建立校企联合工作室:企业的设计师定期或不定期来到学校,带来企业的真实商业案例,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思路和方案,由师生企三方共同确定方案并设计作品,以客户反馈的意见分析评价设计的优劣。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本科院校,既能培养学生在真实商业环境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4)“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根据企业的计划和要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学生在完成学校的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和技能课的教学和训练后,直接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3]

(四)探索国际化合作培养的多种方式

可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合作方式。

1.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比如,workshop是一种短期实践形式,每年与国外高校商定设计主题,互派师生交流,在短期内围绕设计主题进行双方的学术交流、参观调研和设计实践。[4]通过workshop合作,可以收获大量的实践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2.与国外大学开展艺术设计本科人才的联合培养。在融合两校艺术设计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将国内、外两个学习阶段有机结合起来,学分互认,培养同时具有中国学士学位和国外资格认证的国际性艺术设计人才。

3.加强外语教学。外语一直是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薄弱环节,而较高的外语水平是国际型设计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进行国际合作,能够使学生在国际合作的氛围中增强国际竞争的紧迫感,提高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主动性。

4.加强学术交流 。邀请外国著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举办介绍国外最新艺术设计成果的学术展览来向学生介绍国外的最新动态;派出教学骨干人员到国外研修,提高专业教学的新水平。

[1]吴利锋.近十年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文献综述[J].大众文艺,2012(20):273-274.

[2]邹蕾蓉,徐姝.工科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框架体系的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7(6):122-125.

[3]王荣明.加强校企合作 培养技能型人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1(5):131-132.

[4]谢海涛.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研究生教育,2010(1):42-45.

猜你喜欢
工科艺术设计校企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