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附加值:现代化督导评估的理想境界

2015-12-15 09:03金依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督学督导办学

金依俚

教育督导现代化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且本身就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教育督导不仅要适应教育的现代化,更应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和有力杠杆。只有适应并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育督导才称得上是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督导。

基于这种认识,自2011年起,深圳市以创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以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评估为依托,开始了教育督导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并收获日益丰富的鲜活经验和不断生长的理性思考。

坚定核心理念,彰显人本性

人本性是现代化督导的本质属性,是现代化督导评估区别于达标性评估的根本标志。人本性作为现代化督导评估的核心理念,要渗透在评估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但首先应该体现于以评估指标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顶层设计,因为指标体系是评估的依据,是具体实施的蓝图。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最核心的关切就是大写、特写的“人”,即学生、培养学生的教师以及率领教师的校长团队,围绕着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校长领导力提升,设计了“领导与管理、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应的15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硬件设施、空间布局等物质要素都退居为背景。督学的工作不再是简单地对照指标量化打分,评估反馈也不做高低甄别分出三六九等,而是帮助学校升华经验、诊断问题、创新发展。因此,指标的意义,与其说是考核标准,不如说是全面关照、透视学校的观测点。督学聚焦师生的精神状态、成长需求、发展后劲以及过程的获得感、幸福感,而让学校教育的公平性、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公众满意度等自然映现其中。评估直接的导向作用是:让学校校长、教师不必也无法刻意为迎评做秀,不再一味追求物质的高档、形式上的创新时尚以及呈现的浅表华丽,而是回归教育本源,用智、用力于学校的内涵、特色,用心、用情于培养素质全面、个性舒展的学生。人本性使原本让人望而生畏的教育督导闪耀出人性光辉与现代文明的高贵品质。

人本性当然也应该体现于对学校自主性的充分尊重和褒扬。自主性是学校多样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形成学校个性、特色的基础。没有自主性就谈不上学校的个性和特色,也就不会有学校多样性发展的教育春天。可以说,学校千校一面、万人同腔,与评估标准的僵化、单一不无关系。

尊重学校自主性,其价值在于以引导学校自觉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制订科学发展规划,形成自评自诊、自我改进的长效机制并且能以坦诚的心态迎接评估。不隐恶,不虚美,以理性的思维反思总结,以科学的方法手段查析问题并真诚整改。因此,这种尊重既要体现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也要有机融合于操作规范及评估过程。要把学校发展规划、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能力纳入重要的评估范畴。每位督学在进入学校前,都要研究学校递交的自评报告和学校发展规划,基于学校自身基础和发展规划进行评价,关注学校内涵个性和纵向进步。在督学眼里,“从起点看变化,从入口看出口”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罗湖区罗芳小学的自评报告,多达7万余字,校长说:“自评过程是学校自我改进提升的契机,它鞭策学校前进了一大步。”大鹏区中心小学评估后的整改方案包括总方案和10个子方案,具体措施多达100余条,自我改进的能力与效果令人信服。

提倡督导评估人本性就不能忽视对督学的主体性尊重。督学是评估的实施主体,评估是督学全身心投入的再创造过程。因此,尊重督学的主体性,激发督学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是专业性、高水平、内涵型督导评估的必然要求。显然,尊重督学的主体性不能浅表地理解为对督学礼节性的尊敬和热情,而是强调督学在评估过程中智慧才情的充分发挥及其对学校发展的积极影响,从中真切体会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获得感、成就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奉献与获得的有机统一,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说叫做“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深圳办学水平评估体系,从设计伊始就给督学能够而且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比如,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评价,对学校文化的分析,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对教学改进的建议等等,都不是简单地对照指标就能完成的。而且,经历越丰富、理论建树越高、专业功底越深的督学,就越能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越能让受评学校得益。事实表明,这种获得感、成就感是督学参与评估持久热情的催化剂,更是高质量、高水平督导评估的不竭源泉,同时也是开启督学心扉,解决督学从“要我参加”到“我乐意参加”的关键。很难想象,被动机械地看资料、查数据、数物件,仅仅起着工具性作用的督学,会有深刻思想的精彩绽放,进而会有督导评估的青春活力和持久生命力!

优化评估策略,激扬民主性

督导评估的民主性,对推进管、办、评分离,提升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二是新型评价关系;三是评价过程的开放。

首先要改变传统督导评估模式中督学独大,过程封闭的状态,形成政府主导,督学为主体,学校、家长、社区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格局。政府督导部门要发布公告,向学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公开评估时间、参与方式和投诉电话,向公众敞开大门,搭建开放平台。评估前,学校要主动邀请社区各界代表、责任督学等参与学校的自评自诊,采集师生家长的意见建议,形成实事求是的自评报告;评估中,家长等社会公众不能只是作为督学调查研究采集信息的对象,同时也是有义务为学校建言献策的责任人;评估结束后,他们又是监督、见证学校改进发展的第三方。

构建新型评价关系,使督学与学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变为平等、互动、合作的关系;淡化行政色彩,突出服务意识。解除“我问你答”“我说你听”“我评你改”消极评估模式及线型工作方式,营造协商、对话、共识、多赢的评估生态。

督导的民主性离不开评价过程的开放性。必须做到评估标准公开、评估方式透明、评估程序规范、评估结论公告、全程阳光操作。可以说,开放性促使评估更加趋向公正、公平,更有公信力和影响力。

这里试举一例予以说明:有一个叫湖贝的小学,是个原来相对薄弱、最典型的“城中村”学校。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贫困生、学困生比例偏高,办学场地和周边环境受限、困难较大,师生士气低靡、信心缺失。新任校长到任后,提出“无差生教育”办学理念,从提振士气入手,全面整饬办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建立激励机制,使学校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升,由全区的末端学校一跃跻身先进行列。学校自编自创、适用学校狭小空间的交通广播操,师生同乐,美丽绝伦,令人惊叹!办学水平评估专家组来到学校,一开始对该校“无差生教育”办学理念的科学性褒贬不一,争论交锋甚为激烈。但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评估组不但充分肯定了办学理念,还对学校因校制宜、后来居上的成效及其经验做了入木三分地挖掘,更是以“湖贝模式”“湖贝路径”高水平的建议让这个异军突起的“城中村”学校看到了个性化发展的美好前景。整个评估过程没有组长一言堂,结论更非某个人的主观臆断,而是深入调研、广泛采集信息、充分民主讨论的集体表达。当督学挥别学校,回首几天的评估,感叹着“无差生教育”办学理念对于这样一所学校的适切性,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惬意从心底升起!

遵循教育规律,凸显专业性

督导评估是政府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更是具有较高学术含量的专业活动,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提升督导评估的专业化水平,是评估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评估的专业性应该贯穿在评估的全过程。首先是评估指标体系科学、严谨和可行,任何未经充分调研、论证,随意设指标和分值的做法都是对评估的亵渎。深圳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评估,从研发指标体系、试评再到正式启动,历时3年,并在近4年的评估实践中不断完善。就目前情况看来,这是一项受到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欢迎、效果良好的评估。

评估的专业性与评估者的专业水平直接相关,要求督学具有一定的教育行政管理经验和相应的专业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质量的督导评估就是高水平督学的督导评估。因此,督学的选聘至关重要。深圳市兼职督学多达500余人,我曾在一本督学论文的序言中对深圳督学有过一段描述:“深圳有一支优秀的督学队伍——一个特殊的精英群体。他们当中,既有老当益壮、德高望重的资深专家,也有驰骋教坛、思想活跃的青年才俊;既有年富力强的一线校长和教研员,也有长期关注基础教育并热衷督导事业的各界精英。进入评估,督学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全面‘体检的专家;放下评估,他们大多又是长于实践研究、笔耕不辍的学者。带着对教育的真挚情怀,他们认真履行监督、检查、指导、评估的职责,对受评学校的发展进行清晰定位、科学诊断和智慧引领,为整体提升深圳教育质量和优化政府教育管理效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然,伴随着督学专业成长的是政府提供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包括通识培训、专题培训、海外培训、高端研修等等,并且把培训时间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课时,解决了继续教育与督学培训“两张皮”的问题。

科研、培训、评估“三位一体”的制度设计,是不断加速督学专业化的重要保障。2011年,办学水平评估以“构建发达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研究—基于深圳市的经验”的课题研究立项为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以此为契机,组织了一支市、区督导室、高校、教科研部门、专兼职督学和基层学校多方广泛参与的研究队伍,分设评估指标、评估理论、评估政策、评估技术、学校自评自诊等5个子课题,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几年下来,出现了可喜的景象:以科研引领评估,在研究状态中推进评估,科研与评估相生相长;寓科研于培训,以培训提升督学专业素养,科研与培训相得益彰。它使广大督学的理性追求、研究兴趣和创新活力空前迸发。从信息采集到发现亮点,从经验交流到树立典型,从现象梳理到理念创新,从刷新特色到提升品牌,督导们的实践积累叠加成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景象标志着深圳教育督导进入了一个崭新历史阶段:自在、自为、自觉。

全面研发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评价工具和规范化程序设计,是评估具有专业水准的技术支撑。近年来,针对督学角色分工、技术指引、量表工具、文本规范、运作机制等领域系列研发成果达40余种,汇编成《评估工作手册》,构成了一个较为严密、相互支持的评估质量保障系统。评估方法突出实证性,并对基本工作提出相应的量化要求:三天半评估一所学校,观课学科覆盖100%、教师覆盖率60%—100%;教师问卷覆盖率100%,学生问卷200-400名、家长问卷200人以上;访谈学校领导干部、师生200人次以上。督学风趣地表述为“望、问、闻、切”。

程序是评估专业化设计不可忽视的环节,其重要性不亚于程序之于司法的意义。程序设计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过程必须丰满、清晰、完整。例如,评估前学校必须认真按要求自评自诊,递交自评报告,这个环节丝毫不能马虎。第二,务必保证督学广泛深入地采集信息,充分掌握相关的事实、数据,为全面把握、分析、判断掌握第一手资料。第三,务必确保每一个督学的话语权,使评估的民主性一以贯之。其具体规定为“三合两分五步骤”:第一步,全体督学集合听取校长情况介绍并进行交流答问;第二步,分指标小组督学各自采集信息(听课、访谈、问卷、查阅资料等);第三步,全体督学再集中交流各指标小组当天见闻和初步印象,明确进一步需要补充了解的问题或核实的信息;第四步,分指标组督学再各自采集信息;第五步,全体督学第三次集中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形成集体的评估反馈报告。期间组长与校长要就学校一些全局性、深层次问题,特别是批评性意见和建议进行随机性对话沟通,校长可以解释回应甚至辩论。这样的程序安排,规避了评估组长主宰下的一言堂,防止了信息采集的走过场,杜绝了不负责任的主观随意性,真正实现了制度设计“必须如此,必然如此”的刚性约束。其效果也许可以从一个故事中窥见一斑——“喀什客人的美丽邂逅”:两年前的一天,喀什市一个校长教师考察团误打误撞来到了深圳的一个小学,于是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时值评估进入第二天,全体督学正在集中讨论各指标小组前一天的信息情况。考察团原本打算礼节性地旁听一下就离开,但督学采集信息的新颖方式、解剖“麻雀”式的发现求证、入木三分的问题分析、激情洋溢的辩论交锋、充满张力的现场情景,让他们忘了离开的时间,最后决定取消别的安排,全程参与了评估组一天的活动。临别时说:“你们的做法真是别具一格,是我们见过的最精彩的评估,学校太需要这种评估了!”据说该考察团回去后把这次体验向当地教育部门做了汇报,再后来,办学水平评估纳入了深圳对喀什“教育援疆”的项目。2014年我们应邀协助喀什教育部门对其所有中学进行了评估,喀什的专职督学和骨干督学分组全程参与其中。他们客气地说,这是对当地督学最好的示范,最有效的培训,也是对学校最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指导。2015年的任务是对喀什市所有小学进行办学水平评估,目前正在进行。

评估报告是评估专业水准的终极呈现。人们通常强调督导报告要突出评价的准确性、指导的科学性、建议的操作性和表达的规范性,但我们还进一步强调了报告的个性。因为学校的管理、课程、文化等是多样化的,其特质、亮点、风格各有千秋,问题也不可能全部雷同。因此,督导报告必须是“这一个”学校的督导报告,而不仅是学校的督导报告。从这个意义上讲,缺乏个性的评估报告谈不上真正的诊断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我们突出强调了两点:一是督学“原生态”所见所闻,着眼于取样的常态化和情境性,关注师生的现场表现和直接信息;二是所有的判断必须“让事实说话,以数据支撑”。评估报告一般1.5万字左右,每一份评估报告后都附有一份问题清单,如校园周边脏乱、教室窗帘太暗影响采光等等。于是,“呈现﹢判断﹢问题清单”成了深圳办学水平评估报告的一个鲜明特质和独特格式,并且平添了一份颇具档案性、史纪性色彩的历史厚重。

强化制度建设,彰显法治性

教育督导法治化是落实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督导自身发展成熟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标志。教育督导法治性根植于督导的法律依据和法定职责。这方面深圳得益于先发优势。1996年深圳制订了第一个地方立法的《深圳经济特区教育督导条例》,使深圳特区的教育督导较早迈上了法治的轨道。条例在督导职能定位、机构编制、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为形成良好法治环境、树立依法督导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定期开展强制性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2011年市教育局、督导室颁布《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实施意见》,建立了学校全覆盖、强制性、周期化的评估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就此拉开序幕。

督导的法制性,更应该贯彻在实施过程中对正确导向的坚守,对评估结果权威性应用及相应的责任追究,也只有这样,督学开展工作才会有足够的底气。为此,从一开始,深圳就着力于以制度设计和安排来提升办学水平评估的实效性。不断加强评估的配套政策研究,努力推进评估制度的体系化、序列化,相继出台了学校自评自诊制度、评估公告制度、评估意见申诉复议制度、办学水平评估意见报告制度、督学责任区制度、市督学管理制度等配套制度,明确了教育行政、督导部门、学校、督学在评估中的职责,有力提升了办学水平评估的权威性和整体效能。各区也因地制宜,创新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跟踪整改。如龙岗区每月督导室和教育局联席会议制度,各职能科室按照问题分类负责跟踪落实;罗湖区采取责任督学分片包干,监督指导学校前期的自评自诊和后续改进。各区督导室的辖区学校整改结果的年度报上并报市督导室;市督导室每年抽查各区整改情况并形成综合报告或专项报告呈市政府。对于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如大班额问题、教师结构失衡问题等,市政府将召开专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办法或相关政策措施。

用柔软走心的方式表达刚性的评估意见,以智慧和胸襟坚守评估法制性,是深圳督学长期修炼的一项基本功。评估南山区的一个学校时,正值校长即将退休。这一位在当地颇有影响力且心高气傲的资深校长,期待督学像往常一样献上预期的赞美并以此为其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丝毫没有听取不同声音的思想准备。当组长按照既定程序与他反馈当天几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和相关意见时,立刻遭遇拒绝且态度十分生硬,甚至要求取消评估反馈会的环节。遭遇这样的“钉子户”校长,评估组依然秉持“让事实说话,以数据支撑”评估原则,更严谨地采集各种信息,更慎重地推敲每一条反馈意见,并和校长进行耐心细致的动态对话交流。最后,校长不但接受了督学的意见,还含着热泪,在反馈会上,满怀激情地以“诚服、信服、折服”表达对督学的感谢和敬意,欢迎评估组“回头看”整改效果。

教育督导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相生相长,相得益彰。检查与监督相统一,诊断与指导相统一,评估与构建相统一,教育督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科学性、建设性和权威性,悄然促进着教育现代性的增长和实现,加快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期间赋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和信念是:现代化督导评估必然带来高附加值,换句话说,高附加值是现代化督导评估的理想境界。因为人本性、主体性、民主性、专业性和法治性等特质使评估过程具有了不同于达标性评估的生长性、拓展性和延伸性,评估价值的生成超越了有限的评估时空,不断产生、丰富并在评估结束后继续发酵升华、迁移扩大。所谓评估一所,多方受益;评估数日,影响久远。

——校长们说,评估让学校接受了真正意义的“体检”,是名医会诊;专家组是免费上门的智囊团、参谋部。评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因而学生成长指数、幸福指数迅速攀升。2014年底,全市首次委托第三方调查义务教育满意度,家长、学生、教师满意度分别达到83.77,93.90和87.80。

——督学们感叹,评估是信息集散,是经验分享,是高端论坛,是高效培训,让人激活灵感、开阔视野、增值知识、提升能力;评估是他山之石,成全他人,完善自我,一箭双雕,一石三鸟;评估是桥梁是共建,它让受评学校之间、督学所在学校之间有了新的互动交流的桥梁,合作共赢的平台;评估是新途径、新天地,专职督学、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以新的视角走基层、摸实情,提高了教育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

——政府的观念刷新了,来自督学最基层、最前线的信息最为真实,督学的反馈意见,是政府优化行政管理、提升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科学决策最可靠的参考依据。

也许,全方位的、多元的、长远的、显性或隐性的“高附加值”,正是现代化教育督导的真谛所在,生命力所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初步的探索让深圳督导人看到了督导现代化的一扇窗景,也更明白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会有许多沟沟坎,但高附加值的体验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未来的路充满信心和美好憧憬。

猜你喜欢
督学督导办学
责任督学思与行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如何处理好督学与校长之间的关系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行走在教育督导之路上——对做好责任督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