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鹤
语文课标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真正地让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地思考与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阅读。提高课堂探究学习实效性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前提:找准核心问题,促有方向的生成
深入解读教材,提炼重点问题。深入分析教材,正确解读文本,找出具有核心价值的问题是实现课堂有效探究的前提。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应强化与发挥教师的导学功能,善于从学生质疑的众多问题当中提炼出重点的问题,把这少数的、有价值的问题纳入教学思路之中,在师与生的对话中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小蝴蝶花》一课,在复习词语环节,老师出示“自馁、高兴、舒畅、骄傲”这几个词语,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学生汇报这些都是描写心情的词语的基础上,让学生读文并根据课文中小蝴蝶花的心情变化给这些词语重新排队;在遵循文路、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引领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小蝴蝶花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舒畅、为什么骄傲等问题,这时,教师及时地梳理:“谁能把这几个问题综合起来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提出“小蝴蝶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这个中心问题进行探究。
瞄准终点目标,促有方向的生成。探究活动是以问题进行驱动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生成许多问题,如果教师在正确地辨析教学流程起点的基础上,把握住教学的终点目标,教学内容的生成就能够在教学流程的调控下,朝着流程的终点有方向地生成。例如《蜀僧》一课,教师制定了这样的目标: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体味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探究“何恃而往”的“恃”字的本源,感悟辨证道理。教师设计问题:“这篇课文的标点是后人加上去的,哪些标点和你想的不同?”引发学生深思质疑。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贫和尚在说“吾一瓶一钵足矣”时用逗号而不用叹号。学生经过阅读探究得出结论:因为贫和尚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而不是把决心放在口中,这种决心与实践正是贫者到达南海的原因,因此课文此处用的是逗号。这样的探究使学生理解了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感悟了“恃”字的含义,是实效性强的探究。
关键:明确探究内容深度的定位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带着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走进课堂,因此,对于书中有确定答案的低认知水平的问题可以一读而过,而那些需要综合、分析、归纳的问题即高认知水平的问题,恰恰是探究的重点。因此,把探究内容的深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是进行有效探究的关键。
例如《小蝴蝶花》一课,小蝴蝶花为什么由自馁到舒畅是课文的难点与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往往会把问题的答案定位在小蝴蝶花因为听了孩子们的赞美才心情舒畅的,而对于小蝴蝶花内因的变化没有省察,因此,把探究的重点定位于此,就避免了教师逐段的串讲,避免了教学的平均用力。这样突出重点的探究,使课堂具有了深度,提高了探究的实效性。
提升:进行精当的探究疏导
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情况,此时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或运用深入浅出、具有启发意义的讲解,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使探究学习真正具有实效性。
例如《工加力字组成功》一课,教师让学生观察“工”“功”“攻”这三个字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说这三个字都念“gōng”;前边是独体字,后边是合体字。此时,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三个字的意思不同,而是让学生再去读读课文,说说自己又有什么新发现。经过认真阅读之后,学生果然发现了字义的不同。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获取答案,印象会非常深刻,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也感悟到读书时要边读边思考的道理。
编辑 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