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孙际佳 汪元梅 肖诗斌 习欠云 唐雪莲 张永亮
摘要:以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高级动物生物化学》为背景,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高级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试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关键词: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16-02
生物化学是各个高等院校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与各个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以及生命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变化。而动物生物化学是农业院校动物生产、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等众多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因此本课程的开设效果不但对生物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动物生产和兽医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一直被誉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研究内容也更加广泛和深入。这也需要生物化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针对生命科学不同的专业方向,做出相应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生物技术的发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各个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饲料学、流行病及免疫学、繁殖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学院和动物医学院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及动物营养等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基础课。《高级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目的,是在本科所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讨各学科普遍涉及的生物化学问题,为研究生论文和今后研究工作开展打下必要基础。一般来说,本科阶段的生物化学讲授的是比较基础而专业的理论知识,而在研究生阶段,不仅需要联系研究生科研工作开展、联系前沿技术的要求,还应该从研究生的实际能力出发,结合当代生物化学发展趋势,反映较成熟的学科新进展和动物生化特点。对讲授内容的深广度周密精选,力求做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深入浅出,说理清楚。
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改善《高级动物生物化学》的授课成效,是我们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改革方案,在教学中实践、分析和总结,对以后的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出以下思考。
一、教学内容上的改革
(一)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对象设置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是针对动物科学方向的研究生开设的,其目的是在本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各学科普遍涉及的生物化学问题,为研究生论文和今后研究工作开展打下必要的基础。研究生研究对象为动物,之后主要为畜牧及水产业服务,如家鱼人工繁殖时使用的多肽激素;喂养家畜的发酵饲料等,更为深层次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农业生产的整个面貌。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正在全球展开的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变革的方向起着决定作用,其结果必定导致信息社会在全球的实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它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同时也影响着动物科学研究。信息类无形产业将成为关键资源,不断加强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是当今科研工作的基础。作为研究生的基础课程《高级动物生物化学》,也应该在提高对前沿技术的敏感度,及时获取最新科研信息,调整相关教学内容,使得研究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没有缺乏对新科研进展的把握,培养研究生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科研思维。
综上,我们在《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内容设置上,以动物科学为主导,科学研究为主要理论支持,结合前沿技术,设置以下内容:蛋白质方面主要介绍其结构及功能、信号通路以及分离纯化与鉴定和糖生物,核酸方面主要介绍基因的新概念、DNA序列测定、microRNA的研究与应用、DNA复制、基因转录与转录后加工、基因翻译成蛋白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充分体现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应用的原理以及当前热门研究。以上内容设置,既兼顾了理论的基础,在本科基础上有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结合前沿技术对内容及时调整,结合研究生科研实际,提供帮助。
(二)相关实验课程
在本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依托本学院的教学及科研平台,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实验课程《生物化学研究技术》和《高级生物化学实验》。理论结合实践,为研究生之后论文及科研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PPT,影像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随之不断改进,除了传统的黑板板书式教学方式,更增加了声、图、动画以及影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动静结合、色调鲜明,很好地解决了黑白静态教学的难题。在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根据学科特点,多数需要彩色图片真实呈现物质存在的状态,需要动画模拟代谢过程等,多媒体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也让学生们更易理解。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率先采用多媒体教学,多方面、多渠道收集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教材、参考教材、参考杂志相结合的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上取得较佳的成效。
(二)开展网络教学平台
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上网,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校共享。本课程教师团体协同了从事网络课程建设的专业人员,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将更有利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三)启发式、研讨式教学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在内容体系结构全面,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多样,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鼓励学生依据课程要求,理论联系自身的科研需求,阅读相关科技期刊,写作读书报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良好效果。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改传统的“一锤定音”的考试考核方式,采用期末考试和读书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教材、参考教材、参考杂志相结合的手段,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并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或科研方向,撰写1-2篇与《高级动物生物化学》学习内容相关的读书报告。鼓励学生多阅读、勤思考,为学生后续的论文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且将每期读书报告的评定纳入期末成绩,改变过去“一锤定音”的传统考试方式。这种联合考核方式,一方面考核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结合研究生自己的研究课题,鼓励相关文献检索阅读能力,为之后课题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高级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团队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着手,拟定改革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学改革之路还很漫长,还需如整合更为全面的教学资源、建立更为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提高对当前前沿技术的敏感度等等,这些都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总之,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十年育树、百年育人,随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在今后的教学实验中,我们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源淑,邹思湘,刘仪.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38(2):254-258.
[2]杨群辉,胡建民,胡兰,等.农业院校提高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730-733.
[3]郭建华,张耕,蒋智钢,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下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548-9550.
[4]向金梅.高职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9).
[5]张恩平,刘林丽.农业院校《动物生物化学》课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家畜生态学报,2012,33(4):121-124.
[6]陆辉,卢军锋.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0):43-44.
[7]高学军,李庆章,孙喆,等.动物生物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92-95.
[8]位治国,王萍,文凤云等.信息化时代的动物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改革初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4):030.
[9]肖红波,卢向阳,孙志良等.动物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4):135-136.
[10]李春莲.浅析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成才之路,2010,(13):39-39.
[11]孙际佳,刘丽.多媒体技术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6):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