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第四节《圆周角》.本节课是在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的性质进行探索,圆周角性质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习圆的后续知识的重要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圆周角性质也是说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教学片断】
1.习旧引新
教师:同学们,在⊙O上,任选两个点A、B,然后顺次连接点A、O、B,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圆心角.
教师:如果我们改变顶点的位置,你还能将顶点放在哪里?(利用几何画板演示)
学生1:放在圆内.
学生2:放在圆外.
学生3:放在圆上.
教师:像这样的角我们可以画无数个.你认为在这些角中,哪些角是比较特殊的?
学生4:顶点在圆上的角.
教师:观察力很棒!那我们给它们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合适?
学生5:圆上角.
教师:很好,有创意.我们同学知道模仿前面圆心角的命名法进行命名.还有其他的名字吗?
学生6:圆周角.
教师:请大家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名字,你们觉得哪一个更合适?
学生:圆周角.
2.概念学习
教师:既然我们一起发现了圆周角,那你们能给圆周角下个定义吗?
学生7:顶点在圆上的角.
教师:那看看这个角是圆周角吗?(几何画板演示仅顶点在圆上,两边不与圆相交的角)
学生8:顶点在圆上,边也在圆上.
教师:能不能描述得更准确些?(同时用几何画板演示不管角的顶点在圆周上如何变化,角的两边始终与圆相交)
学生9: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始终与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
教师:说得很好.我们把顶点在圆上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3.探讨性质
教师:既然圆周角是一种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角,那么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常特殊的位置关系就可能伴随着特殊的数量关系.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角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一个圆,并在圆上取两点A、B,在圆周上找一点P,得到∠APB.
教师:像这样的圆周角,你能画几个?
学生:无数个.
教师:你们觉得它们可能有什么关系?
学生:都相等.
教师:我们猜想它们都相等,如何证明它们一定相等呢?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10:用量角器量.
教师:我们可以试一试这个办法,量一量,看是否相等?
学生11:量出来是相等的.
学生12:差不多,但有一点差别.
教师:同学们知道,我们在作图中肯定存在一些误差.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看看角度是否一直不变?(用几何画板演示,随着顶点P的变化,角的度数不发生变化)
教师:看清楚了吗?由此我们能否得到一些猜想?
学生13:圆周角度数都相等.
教师:同学们同意吗?
学生14:不同意,我跟我同桌的角就不等.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
教师:那同学们想想,是什么导致了你们画的圆周角度数不等呢?
学生15:我们取的弧大小不同.
教师:很好,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那刚才我们演示时,为什么圆周角的度数不变,你自己画的若干个圆周角度数也相等呢?
学生16:它们都过点A、B.
学生17:它们都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
教师:非常棒!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学生: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教后反思】
1.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探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我多次采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圆周角的产生、运动过程.让学生不是用耳朵听数学,而是用眼睛看数学,动手做数学,在主动探讨、分析、交流中获得数学概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
2.先思后导,凸显数学教学本质
在教学中,我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凸显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做中思、在做中学.讲解重在点拨,点在学生活思维的迷茫之时、断裂之处,切中问题“要害”,提示问题的实质,启迪学生不断向前探索.
3.以学定教、学教互动,突出学生学习力
我以学定教、学教互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了非常充足的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和展示交流的空间,变“教”为“导”,学生变“听”为“学”,能让学生讲的充分让学生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揭示了数学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科学地思考和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他们“创造性”的“本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