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大爆炸时代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应用

2015-12-11 08:06张莹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政治教学信息时代

张莹

摘 要:在信息传送极为便利的时代,高中政治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强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多元化,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有效提升,不断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重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不断适应现代政治课堂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时代;政治教学;教学环境;创新意识

很多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从高中的政治教育开始的。然而现在很多学校的高中政治课程都过于理论化,高中生不感兴趣,教育效果一般,对高中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没有多大帮助。

一、时代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充分说明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信息时代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问题。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获取变得十分容易,在一些学校,学生都有自己的手机,在信息爆炸的这个时代,很多信息没有经过真实性、客观性的审核就第一时间发布到网络中,

在学生的手机中就出现这些信息,这样处理的信息不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在被高中生获取后,在他们之间进行传播,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都在塑造中,他们对这些没有经过严格审核的网络信息不具有辨别能力,一旦被他们获取,“三观”尽毁,严重影响他们政治思想的坚定性。

二、存在的问题

1.对等的教学环境缺失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在课程上是绝对的权威,是政治课程的主导者,学生只能在下面认真听教师的讲解,不断记录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主要是灌输式的教学形式,缺乏启发和思考,不存在教与学的对等性,学生不能随意发挥自己的拓展精神和质疑权利,这将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创造精神不断消磨,这种不对等的教学环境将有损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与学之间没有良性的互动,其过程只是一种死气沉沉的、呆板的教学,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将仅仅局限于教师讲解的范围之内,对于理论知识的拓展没有实际作用,政治教育需要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思考身边发生的各种事件,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运用现代的政治理论,剖析相应的思想困惑,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对这个社会的认同感,增加学生思想中的正能量,从正确的观点和角度来认识社会现象和问题。

2.缺少理论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只是针对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但是现代社会有着思想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党的创新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升级,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思想环境,对于一些新生的社会现象,需要用正确的政治思想去引导学生,然

而,目前教学过程中的政治理论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不能解释当下的一些社会热点和问题,造成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存在困惑和不解,有些学生还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对这个社会产生很多扭曲的观点,近年来,很多学生尤其是很多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出现滑坡现象,学习积极性不增反降,这与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有关。这些都与政治理论课程的知识更新速度较慢有着直接关联,很多党的创新理论在高中政治理论课程上讲解得过少。

3.教学效果的评定存在单一性

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分析,同时也是对高中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式的评价,形成不同的评价意见,有效指导以后教学方式的改进。然而,目前的教学评价机制还是一张试卷,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人具备应试能力,最终达到60分的合格要求,但是他们在现实社会的政治理论知识应用方面缺少经

验,这样的学生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下也成为合格者。真正的教学效果评价还是应该落实到学生运用政治理论思想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上,很显然,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很难满足这一需要,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将很难实现这种多元化的教学

目标。

三、措施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

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上一味地讲解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营造一种全新的教学课堂文

化。由于现代高中生需要面对社会多元化的思想浪潮,很多思想没有经过过滤就进入校园,成为学生产生困惑的根源,这时候我们的教育不是阻止这些思想的入侵,而是需要学生在政治理论课程中找到相应的答案,不断化解心中的疑惑,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地位,将学生变成政治课堂的主体,不断调动他们在教学课堂上的活跃度,课程中加入一些社会论点,让学生课前查一查资料,课堂上组织一些小型的演讲或者辩论赛等,不断加强现代教学主体的转变,加强学生的思维拓展。例如:人教版思想政治课程必修1关于个人分配制度的教学,就可以转变教学主体,采用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以如何看待先富带动后富为题,组织学生进行演讲,以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提升课程教学的互动性

对于高中生来说,政治理论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教学的理论知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难被理解。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将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不断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这种互动式教学将有助于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实现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将有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增强。例如,人教版必修3中关于我们民族精神的教学,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讲解,学生都不爱听,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理解民族精神,具体的教学实施就是在课程开始的时候,以如何看待现代电视上热播的那些抗战神剧为导引,分析一下当地社会对于抗战历史的一些观点,最终引导出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样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教学的互动效果。关于民族精神的教学也可以辩论会的形式,加强教学的互动,上课之前以民族精神在现实社会中有没有落伍为题,将学生分成正反双方,分别准备资料,将课堂的前半段时间交给学生开展相应的辩论,课堂的后半段时间,由教师进行总结,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思想,树立学生崇高的民族精神。

3.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拓展政治教学的第二课堂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脑在很多家庭都已经普及,我们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班级中建立一个微信朋友圈,将一些弘扬正能量的纪录片连接发送,供学生下载观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人教版必修2的关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苦难的中国》等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形成的纪录片,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多媒体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利用朋友圈,引导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的洗礼。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但是存在一些虚假的新闻,因此,在政治课堂上需要转变教学的角色、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同时运用网络技术,开辟政治教学的第二课堂,有效提升高中政治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杨华岳,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艺术性的路径探析: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的艺术[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08):112-113.

[2]刘河元.网络正能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模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构建[J].世纪桥,2015,16(07):156-157.

[3]杨伟吉,吴杨辰子,齐嘉阳,等.基于“(3+X)+1”模式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8(06):145-146.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政治教学信息时代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的改革思路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